如何判斷一款筆記本可以稱得上是高性能輕薄高端機型?從品牌、價格、外觀設計?還是這本身就是一道無解的題目?!現如今隨著英特爾Evo平臺認證的上線,歷經百項創新、上千元器件海選、平臺級調優的嚴苛篩選後,貼有Evo標誌的筆記本電腦均可稱之為高性能輕薄高端機型,而這一枚看似簡單的貼紙背後卻有著79頁的目標規範和工程師門上百萬小時的嚴苛標準打磨。這究竟是怎樣的認證?今天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下Evo認證。
四方維度優化匠心雕琢Evo認證
既然Evo認證代表著高性能輕薄高端筆記本縮影,那麼它究竟在哪些方面推動了技術的革新與評測標準的創新?下面我就從輕薄小型化、低功耗長續航、高性能展示以及AI全方位調優四大維度深入講解,幫助各位更好更詳細了解Evo認證。
主板小型化,優化結構設計與天線布局
既然是輕薄機型筆記本電腦,自然要從體重到厚度有嚴格參數限定;Evo認證認為在保證mobile go getter的便攜性前提下。比如,對於普通掀蓋式和可翻轉屏幕且小於15英寸的筆記本,厚度應低於15mm,重量低於1.5kg。這樣的參數要在幾年前是相當高端產品系列才會出現的,而現在滿足如此規範的筆記本機型已經上市有超過50款,同時不乏高性價比機型。
Evo平臺是如何有信心讓如此極限的尺寸參數實現的呢?這就需要有優化筆記本內部結構的本領更有技術的創新。比如將屏幕邊框儘量向外擴展至筆記本本身邊緣,不過這樣就會導致天線的難以放置,而英特爾通過平臺級合作採取天線技術創新,使天線所佔空間縮小至原來的10%,從而解決了屏幕邊框的問題,實現了在13 英寸大小的筆記本上獲得14 英寸的顯示屏幕。
長續航做了什麼,低功耗窄邊框的屏幕、主擺動散熱技術
對於每一位輕薄筆記本用戶而言,兼顧長續航需求是必不可少的。而輕薄機型想要實現長續航目標方案其實有很多,就比如通過屏幕創新,降低平臺功耗。夏普帶來的低功耗屏,在降低平臺功耗、提高續航表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根據實際的應用場景和工作負載,在多用途的情況下,從2w屏降低到1w屏大概會有20%的電池使用壽命的延展,換算過來大概是2-4小時左右。
此外,通過提升散熱技術,支持小尺寸主板移位,從而提升續航能力也是需要在相當高精尖工藝技術下才可實現的。舉例來說,英特爾採用了主動和被動冷卻/散熱技術,把熱量從系統中驅散,從而讓尺寸縮小後的Tiger Lake UP4(15W功耗級別)可以放置在鍵盤前三排的下面。使得一家OEM 做到了主板尺寸縮小18%,冷卻能力提高28%,電池續航能力提高20%。
高性能做了什麼,性能優化、連接優化、傳輸優化
今年推出的Evo平臺在高性能方面做出了定義,由於依託於英特爾十一代酷睿晶片,得益於CPU、銳炬Xe架構顯卡引擎以及AI人工智慧方面均得到了革新,使得Evo平臺機型輕鬆打破傳統的性能。不僅是單純的計算能力提升,在高性能晶片的背後更使得整機連接性、數據傳輸性亦得到提升。
既然Evo平臺機型均是高性能的保障,因此連接速度也不會拖後腿。英特爾把5G技術融入產品設計中,提供高帶寬、低延時、快連接等體驗。通過Wi-Fi 6大幅提升無線場景下的連接性能,而新一代Wi-Fi 6技術相比目前的802.11ac WiFi技術,在容量、速度、效率、覆蓋上提升了4倍的網絡體驗。
不僅是網絡連接速度在提升,存儲介質間的傳輸速度也在飛速進行中。依靠可提供40Gb/秒連接速率的Thunderbolt 4協議,只需一條電纜就可連接至多個擴展塢顯示器和外設,通過單個連接進行數據、視頻傳輸和供電。與此同時,多家OEM旗下產品已將連接性打造成為其主要亮點之一,讓人們隨時隨地更放心地工作娛樂。
平臺做了什麼,AI全方位調優
剛剛也提到英特爾十一代酷睿晶片在AI人工智慧方面提升幅度也相當可觀。而基於英特爾GNA 2.0, 搭配軟體算法,可以在視頻會議時實現主播音頻增強,背景噪音智能降噪從而帶來更舒適的辦公體驗。
此外,藉助於英特爾動態睿頻技術,可以調節筆記本電腦內的性能和響應速度體驗,讓筆記本電腦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都能發揮最大性能。比如,消除我們視頻通話時的狗狗叫聲和孩子叫聲等環境噪音;當我們離開時電腦會自動鎖屏直至本機用戶回來,省電又保險;當感知到本機用戶靠近系統,它會一秒喚醒、立即登錄,高效又安全等。在英特爾開放實驗室中,這些系統創新已經構建了參考設計,客戶可以全部或部分使用,甚至在英特爾的支持下,與其他合作夥伴互相學習彼此的系統亮點。
高淘汰率後才有的嚴苛Evo認證
今年推出的Evo平臺,在雅典娜計劃第一版目標規範的基礎上增加了10個新類別,擴展了30多項設計規範,最終呈現了79頁內容,涉及30多項大類,有百餘項指標,相當於一本筆記本圈的「武功寶典」,使得Evo可以支持更多功能。
為了讓這套嚴苛的認證真正做到有溫度,注重真實用戶平臺級體驗,英特爾觀察、記錄和研究受眾用戶的日常學習工作場景,確保該平臺能夠符合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並解決其面臨的難題。因此制定了以用戶為中心的關鍵體驗指標(KEIs),從更高層的用戶需求出發考核筆記本電腦的「軟實力」。並且通過周期性研究和設計循環,不斷增加KEIs的難度,把用戶體驗推向巔峰。
為了普及Evo嚴苛標準,到目前為止,英特爾已累積舉辦了8場信息分享研討會、上百堂技術課程,開放實驗室對組件進行了數千次低功耗優化測試、調試和驗證。每年累積超過200款產品進入英特爾開放實驗室,經過設計、製作、測試的全過程,最終通過標準認證的產品鳳毛菱角。而今年搭載第十一代酷睿的150款產品中僅有40款通過了Evo平臺認證。這些足以見證Evo認證的嚴謹與負責。
至此,從各項軟硬體性能評估到多達25款真實體驗測試的積累,才成就了Evo的品牌標識,也令其成為圈內認證、圈外追捧的「全能高手」。當然英特爾聯合OEM廠商推動的此項Evo認證體系,真正是為消費者而來,為了簡化在海量信息中挑選稱心筆記本的成本,更為消費者帶來真正消費得起、用得舒心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