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紀發現了一個大定律的帕斯卡
你可知道,小小年紀的帕斯卡,人不大,竟發現了一個大定律,成為教科書上的內容,真是了不起!
1623年6月19日,帕斯卡出生於法國奧佛涅省的克勒蒙城。他從小不僅手腳勤快,愛幫助大人幹這幹那,還喜歡動腦筋,遇到事情總愛思考一下,喜歡問個為什麼。
帕斯卡的父親艾基納是一個小貴族,擔任地方法官的職務,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數學家和拉丁語學者。在他的影響下,帕斯卡很喜歡動腦筋。在其精心的教育下,帕斯卡很小就精通歐幾裡得幾何,他自己獨立地發現出歐幾裡得的前32條定理,而且順序也完全正確。12歲獨自發現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後,開始師從父親學習數學。
1631年,帕斯卡隨家移居巴黎。父親發現帕斯卡很有出息,在他16歲那年,滿心歡喜地帶他參加巴黎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小組(法國巴黎科學院的前身)的學術活動,讓他開了眼界,17歲時帕斯卡寫成了數學水平很高的〈圓錐截線論》一文,這是他研究德扎爾格關於綜合射影幾何的經典工作的結果。
有一次,帕斯卡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一個花匠在澆花,那人把一條長長的扁的水龍帶接到水龍頭上,水龍帶一下子變成圓鼓鼓的,水譁譁地流進了花園裡。帕斯卡覺得好玩極了,他雙腳偷偷站在水龍帶上,只感到水從腳下呼呼地流過,卻踩不斷水流。他又用手去按壓水龍帶,怎麼也按不扁。在靠近花園一頭的水龍帶上有兩個小孔,水從小孔噴射出來,噴得很高,在空中劃了個好看的弧形,才灑落在花畦裡。帕斯卡感到好奇,便把小手罩在小孔上,手被刺 得痒痒的。這時,他的腦海裡產生幾個問號:水在水龍帶裡往前跑,為什麼能夠把水龍帶撐圓呢?小孔裡的水為什麼能夠噴得那麼高?
帶著疑問,他急忙跑回家問爸爸。爸爸回答不出來,就故作生氣地說:「學好書本就行了,不用整天想這想那的。」
帕斯卡是個弄不明白問題決不罷休的人。他自己想法搞到一段水龍帶,接在水龍頭上,觀察向外噴水的情景。他還在水龍帶上特意扎幾個孔,讓水從小孔裡噴出來,噴出的水像盛開的朵朵白色透明的小花。細心的帕斯卡發現,從水孔裡噴出的水花竟一樣長短。
過了些日子,帕斯卡從外面弄了一段比較薄的細皮管子,費了好大的勁才安到了水龍頭上,那細管子一下子就被撐得很粗很粗。他看到這種現象感到非常驚奇,「水裡竟藏著這樣大的力量」
後來,帕斯卡又動腦筋,他弄了一個扎有許多小孔的空心球,球上連接了一個圓筒,圓筒裡安裝了一個可以移動的活塞。他把水灌進球和圓筒裡,用力按活塞,水便從小孔裡均勻地噴射出來。帕斯卡驚喜地發現了一個新問題:不按活塞,空心球裡的水不往外噴射;按活塞用的勁小,水從各個小孔裡噴射的水勁就弱;用的勁越大,水噴得越猛。這裡面有什麼秘密呢?年紀不大的帕斯卡一時還弄不明白。
當帕斯卡慢慢長大後,要揭開這個秘密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於是,帕斯卡就反覆做起實驗來。不斷測量、計算,他終於找到一條規律——加在密閉液體的壓強,能夠按照原來的大小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這就是物理學上有名的「帕斯卡定律」。
後人為了紀念帕斯卡,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壓強的單位,簡稱「帕」。
萬噸水壓機就是根據「帕斯卡定律」設製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