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的火鍋湯底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一碗精華無限的熱湯下去
從裡由外逼走全身寒氣
可就有人火急火燎地經常燙嘴
輕則舌頭燙麻
吃起來少了味道
重則起皰
無法再大快朵頤
燙傷了馬上冷水衝洗!
嘴巴燙傷,要立馬用冷水衝洗、含漱,以降低燙傷處的溫度,防止深層損傷。
若口內起皰,小皰可不處理,大皰切勿自行弄破,應前往醫院,由醫生消毒後,用無菌的注射器抽去皰內液體,並保留完整的皰壁保護創面;
如皰已破並脫膜,糜爛面要保持清潔,用漱口液含漱消毒,預防繼發感染。
顎部及咽喉等處口腔黏膜的血皰、水皰容易引起喉頭水腫,應及時就診。
有位小姐姐在喝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後
又吃上了冬天的第一次火鍋
在嘗試「牛肉丸」時
被丸子裡的湯汁燙傷
到醫院檢查時她的上顎牙齦邊緣還能看到一個大小約0.2釐米的潰瘍,靠近咽部的黏膜還有充血伴輕微糜爛症狀,看來小姐姐的第二次火鍋宴可要延後好幾天了。
除了燙傷
還有一種痛讓我們
對火鍋渴盼不可及~~
湯底不喝也就算了
可吃個熱乎的涮羊肉、牛肉丸就引起牙痛
那才叫做個殘忍
遇熱痛,也罷
喝口冰藏雪碧降降溫
竟也痛得冒汗
真是食不知味
遇到這種情況
多半是你的牙齒出現問題了
不是牙齒缺損就是牙齦萎縮
口腔問題無小事,平日裡一旦出現冷熱刺激痛、長久隱痛、食物嵌塞、牙齒浮起感等不正常狀況,要及早到口腔科進行檢查、治療,避免步入「痛不欲生」的深淵。
火鍋裡的隱形炸彈
明著來的燙嘴燙牙我們可以小心著避免
但隱形的碎骨頭真是防不勝防
它時而潛伏在湯底
時而混跡在四喜丸子裡
時而埋藏在蘸料中
只要有機會進入口腔
就會冷不防得讓你咬牙切齒
咯嘣一下
日常的就診工作中,後牙牙尖折斷、牙隱裂的患者不在少數,大多數都是不小心咬到小石子兒、碎骨頭所致。
不久前壽昌的金女士在撈完火鍋裡的「精華」後,想著湯底倒了可惜,便留下湯來煮麵條,不曾想一不小心被混在麵條裡的碎骨頭硌到了牙。
當時就感到一陣麻麻的酸痛,接下去的幾天都是不敢咬東西,前來檢查後才發現右側磨牙被硌出了一條細微的裂縫。
一切都得悠著點!
提醒大家如果遭到「暗算」
應及時充填折斷的牙面
或治療並修復烤瓷外套保護患牙
避免牙齒進一步酸痛和細菌
進入牙髓組織引起牙髓發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