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業邦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推動了核酸檢測技術的廣泛運用,核酸檢測已不是新的醫療技術,1985年,Kary Mullis在Cetus公司工作期間,發明了PCR(聚合酶鏈式反應),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而用於新冠疫情檢測的螢光定量PCR(qPCR)已是第二代PCR技術,經過不斷的產品迭代,數字PCR也已發展了近10年的時間,可廣泛應用於感染病診斷、腫瘤診斷、基因表達分析等領域。
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中,病毒的高靈敏度檢測是關鍵,多項研究表明數字PCR檢測病毒的靈敏度高於qPCR兩個數量級。但是在運用過程中,現有數字PCR產品由於其檢測成本過高,操作複雜,檢測周期過長等問題無法部署,僅僅只能作為科研工具使用,qPCR仍舊是新冠病毒檢測絕對主力。因此市場急需一款自動化、一體化、低檢測成本、快速的數字PCR產品。
思納福醫療致力於「通過不斷技術革新為行業提供快速,靈敏,精準,智能的分子診斷解決方案」。公司以下一代全自動數字PCR做為突破口,開發了具有全球化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微滴生成方法——振動注射技術(Vibrant Injection),開創了全新的無晶片式微滴生成技術路徑,從源頭上徹底解決了微流控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成本高昂,操作繁雜的痛點,有望在精細化醫療檢測領域帶來革新。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思納福醫療,經授權使用
基於該項技術,思納福醫療推出的首款Sniper DQ-24數字PCR儀,不僅實現了全檢測流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參與,其單次檢測耗材成本相較於同類產品下降了一個數量級。有望實現數字PCR技術在臨床應用場景的落地。
思納福醫療創始人盛廣濟介紹說,液滴式數字PCR可廣泛應用於感染性疾病的診斷、遺傳疾病的診斷、腫瘤的診斷、測序樣品的質控、基因表達分析、環境和食品分析。思納福DQ24全自動數字PCR基於「振動注射技術」,無需微流控耗材,主動控制液滴生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液滴還可根據試驗需求調節體積及數量。此外,液滴生成油相使用的是礦物油,具有低成本、無揮發、環保的特性。
從核心專利技術到設備開發製造,思納福醫療的全鏈條式路徑也是投資方極為看重的。2018年4月,思納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並完成了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凱風創投和華進智慧財產權;2019年2月,思納福醫療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凱風創投、中發展啟航基金共同領投,雅惠精準醫療基金跟投,目前思納福醫療進入B輪融資籌備階段。在早期創新醫療技術投資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凱風創投對思納福的屢屢出手,是基於對思納福醫療技術及團隊的認可。對此,凱風創投該項目負責人陳軒澤介紹到:「從技術原理而言,思納福醫療的液滴生成技術、光機電等眾多底層技術在全球範圍內而言都是很先進的,其全自動化一體式數字PCR產品可以解決臨床上的眾多痛點,這種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凱風創投選擇思納福醫療的核心邏輯之一。」此外,思納福醫療的團隊富具有「工匠精神」,在產業化經驗的不斷豐富和成長也是凱風創投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納福醫療並非是盛廣濟等人的「創業首秀」。在校期間,盛廣濟就與現任思納福的其他高管等人一起創辦了光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關注航空航天、核能、半導體測試設備、高端顯微成像裝備等領域。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思納福醫療,經授權使用
據了解,思納福仍有2500平米研發和生產中心正在建設過程中,預計於2020年8月底投入使用。
目前,思納福醫療的液滴式數字PCR設備已投入市場試用,對思納福醫療而言,當務之急則是實現市場的擴張,快速提高市場佔有率,加快產品成熟進度。盛廣濟透露,從用戶角度,新一代液滴式數字PCR無論是設備裝機成本,學習成本,使用成本都將大大低於國外進口產品。思納福醫療在實現市場布局的同時還將繼續產品的迭代創新,進一步強化其高通量檢測的能力。
本文文章頭圖來源於圖蟲網,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