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作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核心大科學裝置,北京譜儀Ⅲ(BESⅢ)探測器在最新一輪運行取數中,首次在Y(4660)共振能區採集到世界上最大的高質量數據樣本,為奇特強子態和粲重子研究奠定基礎。
中科院高能所介紹,BESⅢ國際合作組6月底至7月初舉行雲上2020年夏季會議,疫情期間,為方便中外合作者參會和減少聚集,會議採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召開,來自中外合作單位近200名合作者線上參會。
在為期5天的會議中,與會代表聽取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和BESⅢ探測器各子系統的運行和取數狀況、北京譜儀探測器CGEM內室建造進展、軟體升級、科學計算以及各物理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數據採集計劃的報告,並總結國際合作組論文發表情況及取得的一批重要成果,以及其他物理分析的最新進展等。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6月24日這一輪運行取數中,BESⅢ實驗首次在Y(4660)共振能區採集了世界上最大的高質量數據樣本,從而為類粲偶素粒子(也稱為XYZ粒子)和粲重子研究奠定了基礎。同時,經過詳細討論物理課題的重要性和國際競爭態勢,結合BEPCⅡ升級的需求,BESⅢ國際合作組已確定今後兩個運行年度的取數計劃。
BESⅢ國際合作組稱,類粲偶素是本世紀初發現的一類新的粒子,其奇特的性質表明它們當中可能存在科學家長期尋找的一種新的物質粒子即奇特態,因此吸引國際高能物理實驗和理論的高度關注。Y(4660)是日本實驗2007年發現、美國實驗2014年確認的一個類粲偶素粒子,是一個相當於5個氫原子的質量卻壽命極短的粒子,由於數據量限制,對它性質的了解還非常膚淺。2019年BEPCⅡ能量升級使得BESⅢ實驗在更高能量採集數據成為可能,這批數據為全方位研究Y(4660)的性質奠定了基礎。此外,該批數據中還包含約160萬含有粲夸克的重子,可用來理解這個質量最低的粲重子的性質。
BESⅢ國際合作組2020年夏季視頻會議還通過華北電力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加入該合作組的申請,至此,BESⅢ國際合作組共擁有來自15個國家的74個成員單位近500名合作者。在會議期間召開的BESⅢ國際合作組執行委員會和機構委員會會議上,合作組調整了部分管理人員,對疫情時期的運行和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組論文發表署名規則等進行討論,並將推行新的措施和出臺相關規範。
據了解,BESⅢ國際合作組2020年秋季物理軟體研討會,將繼續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系統於2020年9月中下旬舉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