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果樹的果實不香,它憑什麼叫香果樹
也有一些植物的名字看似有個來源,但是當你真的去思考的時候,卻發現似乎並不是那麼回事兒,比如今天要說的香果樹。看上去香果樹的名字可能暗示著這種植物的果實有香味,但是無論是我本人親自聞過,還是詢問其他聞過的朋友,都沒有發現它的果實有什麼香味。不過不管叫什麼名字,都不影響香果樹作為被研究的熱點。香果樹的果實沒什麼香味。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我縣驚現世界珍稀植物——穗花杉原生群落
點擊題目下方平江鄉友網,每日為您推送平江最新最有趣的內容作者:林思文 鄒 江 6月21日,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植物學博士李家湘證實,蘆頭實驗林場林調隊在我縣境內的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科考時新發現的稀有植物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文:花木君您若問人見過或聽過植物喜樹嗎?大多數人都會搖頭,即便是喜樹分布地的百姓也大多不太了解,因為,喜樹的名字是植物學名,而在分布地名字繁多,各不相同,再加上野生稀少,因而人們也不會特別留意這種樹木。
-
香果樹--穿越千年的尋覓!
這便是我們成植的科技人員特意前往大邑飛水村探訪的成都最美古樹——一株圍徑達763釐米的香果樹。2-4年開一次花,花繁葉茂,但並不結果 。千年來,繁花巨樹孤獨終老,野生資源極為稀少。「山中難尋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2017年全國綠委辦和中國林學會共同發起尋找最美古樹活動,全國共評出85顆,四川入選5顆,而大邑縣飛水村的這顆香果樹,是成都唯一入選的「中國最美古樹」。
-
湖北發現植物「活化石」長果安息香 種群規模可觀
新華社武漢4月22日電(記者馮國棟、李思遠)湖北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前發現我國特有瀕危植物種群——長果安息香。據介紹,這是後河保護區首次發現這一物種。種群生長良好,規模可觀。長果安息香又名長果秤錘樹,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園林觀賞樹種,被稱為植物「活化石」。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植物庫:揚州現有500多種木本植物 重點保護至少10種
陳衛元說,這500多種木本植物,每一種數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其中30多種城市綠地分布較少,每一種都不足50棵,如青杄、孔雀柏、北美紅杉、天目木蘭、柱冠羅漢松、赤揚、天竺桂(浙江樟)、銅錢樹、珊瑚樸、糙葉樹、化香、木荷、金絲梅、瓶蘭花、秤錘樹、山梅花、雙莢槐、浙江紫薇、藍果樹、歐洲七葉樹、野漆樹、流蘇、糯米條、老鼠矢、吳茱萸等。彩色化是今後植樹造林的重要方向之一。
-
揚州現有500多種木本植物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至少10種
陳衛元說,這500多種木本植物,每一種數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其中30多種城市綠地分布較少,每一種都不足50棵,如青杄、孔雀柏、北美紅杉、天目木蘭、柱冠羅漢松、赤揚、天竺桂( 浙江樟)、銅錢樹、珊瑚樸、糙葉樹、化香、木荷、金絲梅、瓶蘭花、秤錘樹、山梅花、雙莢槐、浙江紫薇、藍果樹、歐洲七葉樹、野漆樹、流蘇、糯米條、老鼠矢、吳茱萸等。
-
國家Ⅱ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神奇的翅果油樹
國家Ⅱ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神奇的翅果油樹文:花木君一般人估計沒聽說過翅果油樹,然而,如果您去過山西晉南地區的鄉寧縣,問問當地人引以為豪的東西,一般都會給您說出兩種,第一當然是全國優質煤炭基地,另一種則是名叫翅果油的果樹。
-
我縣首次發現陽彩臂金龜
——這不,我縣近日就發現這樣一隻甲蟲——陽彩臂金龜,刷新了我縣生物多樣性的記錄,也為下一步科學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提出了新課題。 事情是這樣的:2018年6月24日,桃溪鎮陶村的幾個村民正圍著一隻甲蟲看熱鬧:這隻甲蟲確實不常見,比一般的天牛還大,體長約70毫米、體寬約40毫米,通體金屬色。
-
日本科學家發現珊瑚起源於約5億年前
日發現珊瑚起源於約5億年前 新華社東京7月25日電 日本科學家25日說,通過解讀珊瑚基因組,他們發現珊瑚是在約5億年前出現的,這一發現比原先認定的珊瑚誕生時間早2億多年。 日本衝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採集了珊瑚的精子,分析其中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鹼基序列,確定了珊瑚的2.4萬個基因。
-
我科學家發現 1.25億年前的「善變」植物
記者11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獲悉,來自該所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凌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窗口。
-
浙江17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植物 有一種建德獨有!
野生動植物天然生長,卻有不少瀕臨滅絕。浙江於去年9月編制了《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繼續對29個種(類)開展拯救性保護。浙江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其中有一種植物可是咱建德獨有的!你知道它長什麼模樣?
-
貴州大學王牌專業推薦:1個雙一流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貴州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辦學歷史的重點大學,學校創辦於1902年,是貴州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學,也是一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省部共建重點大學。貴州大學目前擁有一個雙一流學科,一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多個省級重點學科。高考如果想報考貴州大學的,還是可以關注的。
-
四川發現數萬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
6月12日,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聯合阿壩州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調查時,調查隊在保護區內發現兩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分布地。經初步統計,數量在8萬株至12萬株之間,如此規模,在國內實屬罕見。
-
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數據禾(databox.store)根據河南省環保廳、林業廳、農業廳、國土廳等部門發布的自然保護區名錄,以及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底資料。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9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的有95種。1993年該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基金會(MMF)優先保護及國家和全球重要意義的區域。(7)河南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南部信陽市境內的豫鄂兩省交界處,面積3000公頃,森林覆蓋率98%。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惠東發現珍稀植物「無葉美冠蘭」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實習生蔡曉佳 據媒體報導,近期惠東古田保護區發現有無葉美冠蘭。無葉美冠蘭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花期主要集中在4-6月,開花後會慢慢枯萎。南都記者獲悉,早在2018年,廣東如春生態集團有限公司、廣州紫荊林業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聯合華南農業大學調查團隊進行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科學考察時曾發現無葉美冠蘭的身影。
-
發現極度瀕危植物雲南木蓮?看法律是怎麼保護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
199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正式實施,2017年進行了修訂,該條例所保護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長並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採集、出售、收購、主管部門責任等均作出了明確規定。
-
研究發現紅豆杉屬植物起源於早白堊紀
中新網昆明9月8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網站8日發布消息:該所研究團隊與來自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中國科學院PIFI學者Michael M?ller博士等合作,在全球紅豆杉屬植物物種分化與時空演化歷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紅豆杉屬植物起源於早白堊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