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鉛 溫暖的俠

2021-01-18 上遊新聞

華龍網消息,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放射性藥物治療、醫學影像診斷、射線下的穿刺和導管診療開始普及,這些技術都極大提升了病患治癒的可能性,但相關的醫護人員們,卻不得不經年累月地「吃」著高能量的輻射。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團隊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醫護人員從不計算自己所承受的輻射量,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救人,他們被譽為在超強輻射下戰鬥的「鉛衣俠」。

12月18日,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負一層,醫生唐森林的工作間就在這裡。鉛衣、鉛圍脖、鉛帽……唐森林每天到崗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那些沉重的工作服。入職5年了,每天穿著近20斤的鉛衣工作已成常態。「在我們這裡,哪怕是女性醫護人員也要穿著鉛衣。」唐森林說話語速緩慢,性子溫和,但卻對自己和同事工作時的規範操作情況十分重視,畢竟,他們每天打交道的是伽馬射線帶來的輻射。

「這是老式的鉛衣,有袖子的是新款的。」唐森林一邊穿一邊說,科室裡的同事都覺得沒袖子的行動方便,效率高一些,病人等的時間也短一些,所以有袖子的鉛衣反而穿的人少。但這就意味著,他們在輻射下的暴露就更多了。一件手術服、一套鉛衣,外罩一件無菌衣,摸上去非常光滑,密不透風。唐森林說,尤其是夏天,即使是在空調房,每天脫下鉛衣結束工作後後,他的後背也常常是被汗水浸透。

碘131和18F-FDG 是在核醫學科室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種藥物,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屬於伽馬射線輻射,這也是核爆炸後,會產生的一種輻射。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配藥時的輻射量,唐森林在厚重的鉛門內操作,但為了靈活操作,他的雙手卻依然暴露在輻射中。「來我們這兒的都是腫瘤患者,病況複雜,病症較重。」對於自己常年累月的雙手暴露,唐森林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這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唐森林所在的小組共4人,輪班制。為了能在每天早上8點以前就把制好的藥品分發到位,當班的人員必須在凌晨5點左右就到崗,開始根據前一天的預約為病人配藥。「冬天的時候,長期天不亮就出門了,回家後孩子也睡了。」唐森林笑著說,雖然許多同事們的家屬都處於擔心,叮囑他們多健身增強抵抗力,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時間。

除了配藥以外,做藥物質控也是唐森林每天的工作之一,雖然不用直接接觸病人,但經唐森林手的每一件東西,最終都會運用於科室內病人的診療中去,這就意味著每一支針劑可能就是診斷腫瘤患者們的良藥,所以,唐森林等人從不敢出錯,哪怕對每個步驟熟悉得倒背如流,但每個數據他們都要再三核對,哪怕是一個病患名字,都要確認三四遍。

配藥有鉛門保護的工作間,那送藥的環節呢?圖中,唐森林手中提的那個類似於保溫杯的鉛罐,就是送藥的器皿,而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存藥工具,就有30斤重。 「平時,我們會把鉛桶放到專門的運輸電梯裡,由電梯裡送到樓上去。」唐森林說,雖然在這裡的每一個環節看起來都「戒備森嚴」,但其實沒有誰真的去計算輻射量,因為算不過來。而直到鉛桶裡的注射器把藥物打進患者的身體,他們的任務才算完成。

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為了儘量阻攔射線,科室內隨處可見鉛制的門、注射臺、垃圾桶,醫護人員在接近患者時也要穿上「鉛衣」。此外,在入口處也醒目寫著「孕婦禁止入內」,不少門上也張貼著「當心電離輻射」的標語,每一個細節仿佛都在無聲地提醒著射線的「威力」。而在如同「槍林彈雨」的傷害中,如唐森林一般的醫護人員們卻仍然每天都選擇穿上鉛衣,在射線中救死扶傷。

在核醫學科,除了負責配藥的唐森林物化組團隊,還有直接與患者接觸的護士團隊,楊川就是其中之一。他坦言,剛開始被分配到核醫學科後,他確實為可能長期在輻射中工作而擔心。「很多人,包括同行可能都認為,我們科室的醫護人員『風險』高,但其實規範操作後,也不用過於擔心。」楊川說,不過許多剛來科室的新同事都會有睏倦的感覺,這也是輻射的作用之一。

到了給病人們餵藥的時間了,楊川按照操作規範,在地上鋪上防護布,以防止含輻射的藥物滴到地上。「布要鋪4層,因為這些藥物都是有伽馬射線的,所以必須做好防護。」楊川說,不僅是服藥時,哪怕病患回到病房,都要住單間。這是由於服藥後的病患自身也帶有輻射,如果兩位病患坐在一起,他們就有可能會承受雙倍的輻射量。

在負二樓,病人們要口服藥物為碘131。叫到名字的病患,把頭放進由鉛隔離的窗口內,再由楊川把配好的藥餵進患者嘴裡,前後不過1分多鐘。這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但事實上,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每個人喝下去的「礦泉水」劑量都有不同,輻射能量的大小也不同。「一位病患服用的碘131能量,相隔1米外,輻射能量都可以達到100uSv/h以上。」楊川說,然而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環境的輻射劑量率只有0.01uSv/h。

8.5公斤,這是從核醫學科護士秦權身上脫下來的鉛制工作服的重量,也是每一位核醫學科醫護人員工作時,要「背負」的重量。但在秦權看來,比起治療病患們的責任,這點重量其實微不足道。「說情懷太偉大了,但我就想來試試。」秦權說,而到了核醫學科,射線是沒有「開關」的,不論是醫護人員還是病患,儀器都「無差別對待」,但他就是想在這裡來試一試,畢竟,這裡的工作,總是要人來做的。

0.56uSv/h,這是核醫學科室的醫務人員用輻射劑量率儀,對藥物製備車間的測量數據。但事實上,核醫學科藥物製備過程本身就存在較大的輻射,然而唐森林、楊川和秦權們仍然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著,堅守著他們各自心中的信念,向著同一個目標前行。

對於踏入這裡的病患來說,接受的是短暫的輻射,而對醫生而言,則意味著經年累月地承受。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共有醫護人員40多人,已配藥3000多例。 在這裡工作的每一個人,都談笑如常。就如唐森林一開始所說的,在這裡,沒有人計算到底會受到多少輻射,因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裡,有多少人得到了治療和希望。

原標題:冰冷的鉛 溫暖的俠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在太陽系冰冷的邊緣,曾有一片溫暖的大海
    要知道,冥王星的表面可是連氮氣都會因為嚴寒而被凍結成冰的,與冥王星同樣身處偏遠的太陽系邊陲地帶的卡戎,又怎麼會跟只能存在於溫暖環境中的液態水扯上關係呢?  地球人經常念叨水是生命之源,可對太陽系來說,水,實在不算什麼稀罕物件。就拿冥王星和卡戎的家鄉——柯伊伯帶來說,裡面的大部分小天體,事實上都是一個個凍得梆硬的冰塊。顯然,太陽系邊緣這些泛濫的冰坨坨並不是我們感興趣的東西。
  • 男主看似冰冷與世隔絕,但其實是個溫暖的人!
    男主看似冰冷與世隔絕,但其實是個溫暖的人!《在雲端》一個以雲端為家的男人,終於有一天想回到地上,卻發現他以之為歸宿的那個女人,不過將他當做一個過客。當瑞恩按開阿歷克斯家的門鈴時,忽然想為他流淚。不過,人生並不是醒悟就能圓滿,大多數人都是在醒悟之後,帶著對過去的遺憾和緬懷,繼續自己的人。
  • 16萬年前地球溫暖還是冰冷? 科學家考古尋答案
    溫暖還是冰冷?16萬年來,人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遷?科學家通過兩根洞穴石筍尋找答案。   中美科學家聯合對貴州省荔波縣董哥洞的兩根石筍進行了科考,通過氧同位素年代測定,揭示16萬年以來亞洲季風和低緯度地區的氣候特徵。   尋找回來的世界   一個時期以來,氣候變化成為全球科學家科研的重點。
  • 貓媽找到溫暖的地方,把紙箱留給4隻小貓,自己卻睡在冰冷的外面
    看到這一大家子落戶在自家後院,網友趕緊找來紙箱和棉布,為它們搭建一個溫暖的窩,又準備了許多貓糧和水。 晚上是氣溫最低、最冷的時候,貓媽卻把溫暖的紙箱讓給了孩子,自己卻睡在冰冷的紙箱上面。
  • 武漢協和醫院:心靈畫師妙筆生花,「冰冷」石膏「溫暖」患兒
    冰冷堅硬的石膏常常會導致患兒哭鬧,加重患兒的恐懼感,也使得家長的心情變得沉重。武漢協和醫院小兒骨科的醫生在等待麻醉甦醒的短暫時間內,利用簡單的記號筆在石膏上繪出如「米老鼠」,「飛天小女警」,「小豬佩奇」,「聖誕老人」等等各種各樣可愛的卡通圖像,從而使「冷冰冰硬邦邦」的石膏變得「溫暖可愛」起來,給患兒和家長傳達了小兒骨科醫生的愛心和關懷。
  • 浪漫青春文:在這個冰冷殘酷的世界,我只能從中尋找不經意的溫暖
    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五篇浪漫青春文:在這個冰冷殘酷的世界,我只能從中尋找不經意的溫暖。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
  • 一生溫暖純良 不舍愛與自由
    談起對於自己的期待,我相信很多嚮往自由的人心中都曾經有過想要成為俠的期待。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俠是心系蒼生、悲天憫人的喬峰;是寬厚慷慨,豪氣幹雲的張無忌;是情深義重,亦正亦邪的楊過......那時候的人們受著太多的壓迫,擁有太少的自由和權利,所以我們把俠理解的很崇高,他們四海為家,劫富濟貧,仗劍走天涯。
  • 老感覺手腳冰冷?別老覺得是小事,或與這3種疾病有關
    但是,有部分人經常手腳冰冷,如果手腳的溫度不正常,處於冰冷的狀態中,要了解是否出現了疾病,因為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影響身體的正常血液循環,而在循環無法保持良好,血液,營養物質供應不足時肢體末端熱量產生少,會有溫度下降,無法保持溫暖狀態的表現。
  • 「咬筆能致血鉛超標」:無知還是冷漠?
    原標題:「咬筆能致血鉛超標」:無知還是冷漠?   基層官員只不過裝傻,拿民眾的健康、甚至不惜拿300多名兒童的生命為代價,換取自己心目中的官帽,換取美輪美奐的政績數字而已。   昨天,全國網民都在為湖南衡東縣大浦鎮鎮長蘇根林科普,並且為他的智商表示著急。
  • 火星上的礦物學表明是寒冷而冰冷的古老氣候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火星早期歷史上的氣候一直飽受爭議——這顆紅色的星球是溫暖而潮溼的,還是寒冷而冰冷的?但是,過去地球深處的氣候模型並不能產生足夠溫暖的條件,使液態水能夠在地表存在。有些人試圖用我們在地球上使用的模式來模擬火星的古老氣候,真的很難做到這一點。要創造出一個溫暖的古老的火星是很困難的,因為那時太陽要微弱得多。普渡大學地球、大氣和行星科學助理教授Briony Horgan說。
  • 宇宙中的恆星多得難以計算,但為什麼宇宙卻那麼冰冷和黑暗?
    比如說太陽這顆普通的恆星,其釋放出的能量只有大約22億分之1被我們地球吸收,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充滿溫暖和光明的世界。在想像中,整個宇宙也應該充滿溫暖和光明才對,然而我們看到的事實卻完全相反,現在問題就來了:宇宙中的恆星多得難以計算,但為什麼宇宙卻那麼冰冷和黑暗?這個問題要分為兩部分來解釋,我們先來講為什麼宇宙會如此冰冷。
  • 遠離指尖上的暴力 不做「鍵盤俠」!「網絡噴子」用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遠離指尖上的暴力 不做「鍵盤俠」!「網絡噴子」用英文怎麼說?以及社會題「『鍵盤俠』到底算不算俠?」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奇葩說給小編帶來了不少的歡樂和思考,其中#『鍵盤俠』到底算不算俠?#這個辯題指向了現今社會一個尖銳的問題,就是「鍵盤俠」。
  • 豬豬俠之恐龍日記:豬豬俠和阿五去調查雙冠龍,雙冠龍把豬豬俠當成...
    豬豬俠之恐龍日記:豬豬俠和阿五去調查雙冠龍,雙冠龍把豬豬俠當成了腐肉 2020-11
  • 室內取暖設備,冬季居家更多溫暖
    很多地區都沒有暖氣,室內一片冰冷的氣息,讓人感覺到渾身顫抖,難道這麼冬季就要冰冷度過?安裝取暖設備,能夠提供充足的溫暖,居家舒適溫馨。家裡每個空間都要安裝取暖設備,尤其是客廳和臥室是我們休息居住的空間,一定要安裝取暖設備。
  • 水淨俠丨什麼樣的淨水器能去除鉛鎘砷等有害物質?
    水淨俠讓更多家庭放心使用淨水機水淨俠了解到現在很多市民諮詢安裝淨水機,日前,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明確指出:「鉛,鎘,汞,鉻,砷等重金屬的淨化效果,已成為淨水機產品質量的判斷標準。其中,反滲透膜的過濾效果最好,可以真正濾除重金屬,讓飲水變得更安全。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在我們的想像中,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恆星,宇宙應該是光明和溫暖的,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宇宙是極端黑暗和寒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黑暗冰冷的宇宙宇宙為什麼黑暗關於宇宙為什麼是黑暗的,很久以前就進入了科學家們的研究範圍。
  • 從《三俠五義》到《七俠五義》,小議公案小說的發展
    從《三俠五義》到《七俠五義》,小議公案小說的發展相信看過俠義小說的人肯定看過《七俠五義》,而《七俠五義》是改編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小說,廣泛流傳於世。而七俠五義這部小說的體裁是公案小說和俠義小說合二為一。
  • 七俠五義:五俠聚首卻出意外,北俠歐陽春被誣,東俠小俠巧計救人
    《七俠五義》可以說是我們武俠傳統小說的代表之作,除了故事本身精彩的內容之外,書中的人物關係也是大家經常在茶餘飯後討論的環節,其中其中還有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就是所謂的「七俠五義」到底是幾個人,為什麼還有「三俠五義」這一說?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釋。
  • 七個豬豬俠同時出現?《豬豬俠》最新一季,網友直呼:爺青回!
    豬豬俠自從《積木世界的童話故事》這一季播出後,一直在改變畫風和主題,小豬豬要麼操縱機甲,要麼逮蝦戶飆車,要麼變身成五靈鬥士,編劇想豬豬俠有什麼能力,他就有什麼能力。但因為每一季的主題各不相同,《豬豬俠》十六季動畫之間的割裂感很重,那麼編劇到底會採用什麼方法,把十六季一共七個形象的豬豬俠串聯起來呢?在最新一季《深海小英雄》裡,天才編劇竟然拋出平行世界理論,一口氣把七個豬豬俠拉出來共同作戰,讓屏幕前無數觀眾齊呼:爺青回。
  • 邱華棟寫《十俠》:讓「武」歸「俠」,以「史」明當下
    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著名作家邱華棟近期推出歷史短篇小說集《十俠》,小說把刺客和俠士放在著名的歷史事件中,想像歷史的細節,賦予人物以溫度,復活了俠的精神,浮現出中華民族綿延兩千多年的俠義精神脈絡。 這些故事的敘述各有腔調,寫出了俠的不同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