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按計劃進行,NASA將於北京時間3月6日凌晨2時30分公布Mars 2020火星車的最終名稱。
自去年8月28日起,NASA組織了「2020火星探測車」徵名比賽,參賽學生必須在2019年11月1日前提交心中的最佳名稱和150字左右的短文,解釋命名原因。比賽依就學年齡分為3組,並根據命名的適當性、重要性和獨創性,短文獨創性和最終面試判定。得獎者將獲得命名火星車的權利,並受邀參加2020年7月在現場觀看本次發射。
這樣的活動已經不是第一次舉辦了,就拿好奇號火星車來說吧,2009年05月27日,NASA宣布六年級的華裔女生馬天琪(Clara Ma)的「好奇 」最終贏得了勝利。當時她只有12歲,現在她已經成了大姑娘了,馬天琪說,給好奇號火星車命名的經歷改變了她的生活,也影響了她的選擇。
2019年,馬天琪從耶魯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本科畢業,馬天琪目前正在劍橋大學攻讀科技和環境政策的研究生。
一個火星車徵名活動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它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其中,讓更多的孩子從小就對科學、探索、未來感興趣。
NASA的火星車都有好聽的名字,比如:
勇氣號(Spirit)
機遇號(OPPOrtunity)
好奇號(Curiosity )
在Mars 2020火星車徵名活動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積極參與,最終,活動主辦方共收到了28000多篇競賽短文,經過專業人士和志願者的篩選,今年1月份,選出了155名半決賽選手,然後又在這155名選手中選出了9名進行在線投票,明天凌晨,這9位當中的一位將脫穎而出摘得最後大獎!
9個候選名字:
Endurance,Promise,Vision,Perseverance,Fortitude,Ingenuity,Clarity,Courage,Tenacity。
你喜歡哪個呢?
最終會選擇哪個?拭目以待吧!
目前,Mars2020火星探測器已經抵達發射場,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預計在7月份擇機發射。
2016年8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正式啟動,說是2017年中國航天日前後公布,2020年中國航天日都快到了,仍然沒有公布,最近兩年曾多方打聽此事,但未得到明確答覆。
作為航天愛好者,我也參與了此次活動,取名字、設計logo……
沒想到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好好一個活動成了爛尾工程……
之前舉行的嫦娥四號中繼星公益搭載徵集活動也是嚴重縮水。
據介紹,成功參與活動用戶的姓名及優選前兩萬名的寄語文字信息將搭載在中繼星上一同飛入深空。這是他們的承諾。
2017年12月19日-2018年3月6日舉辦了中繼星公益搭載活動,活動期間一共徵集到十二萬餘條姓名和留言。
實際搭載情況呢?「近八千條留言」一同搭載在「鵲橋」上。縮水太嚴重了。
照片也沒看著,活動官網都打不開了……
NASA搞徵名活動,我們也學,我們也搞,從最後結果來看都只是學學而已,並沒有認真對待。開始讓公眾踴躍參加,最後要麼石沉大海要麼縮水嚴重,說到最不到,時間長了還會有人參加嗎?
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興衝衝參加了活動結果4、5年後都等不到結果,他們什麼心情?
好機會都浪費掉了,悲哀啊!
火星,我們來啦!
2月19日,2020中國火星車車輪亮相螢屏。
我們計劃在2020年7、8月間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一次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這樣形式的探測還沒有哪個國家實現過。
今年,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共安排了3次發射,分別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火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探測器。
目前這些任務都在有序推進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