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後才後悔莫及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珍惜,直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這句經典的臺詞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的共鳴,相信是很多小夥伴們都親身經歷過這種痛苦或悔恨。
可是星爺的大話西遊已經火了十幾年,為什麼我們這麼多看過電影的人,明明知道這個道理,卻仍然重蹈覆轍呢?真的是因為你是個渣男或者渣女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並非是因為你渣,而是因為心理學中的稟賦效應在作怪。
何為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某種東西,則這件東西在他心中的價值要比沒擁有之前大大的增加。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天在去上班的路上,你撿到100塊錢,你感覺很開心。第二天仍然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你卻丟了100塊錢,很顯然你會難過。但是你的這種難過帶來的痛苦程度要遠高於撿到100塊所帶來的快樂程度。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泰勒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上課前他去超市買了幾十個玻璃水杯,這種水杯在超市售價為5元。他先來到第一個教室,問這些學生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個杯子,價格區間為0.5-9.5元,結果這個班的同學給出的平均價格為3元。

在另一個教室,泰勒先把這些杯子免費送給學生,然後說因為學校開全體師生大會,杯子不夠用,需要回收一些,問學生願意以什麼樣的價格賣出這個杯子,價格區間同樣為0.5-9.5元,結果這個班的同學給出的平均價格為7元。
事實證明,人們對於屬於自己的東西,往往估值很高,不願放棄。而對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卻覺得並不那麼值錢,泰勒就把人們的這種心理現象稱為「稟賦效應」
生活中的稟賦效應

喜歡網購的同學都知道,很多店家都會承諾,購買之後如果不滿意,七天之內無理由退貨,所以很多朋友都會安心的在這家店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心想不滿意的話再退貨就是了。但是如果你認真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一旦商品到手之後真的退貨的只是極少數,除非有重大商品缺陷。
其實這裡面除了因為不想走退貨流程,怕麻煩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稟賦效應起了作用,貨物到自己手裡之後,就變成了自己擁有的東西,在心理的感知價值就會提升,即使有一些小瑕疵,也會心甘情願接受。

有的人對於現在的工作並不太滿意,並且當下的工作讓自己每天過得很痛苦,心裡無數次有想辭職的念頭,可是卻一拖再拖,始終沒有勇氣辭職,因為害怕辭職後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因為現在的工作是自己已經擁有的,所以過高的估計了其本身價值。
你剛剛購買了一件心愛的衣服,朋友在你旁邊說,款式不好看,價格太貴,買虧了。你是否表面上不說,心理卻很煩呢?相信很多人都很討厭這種行為,這其實也是稟賦效應的體現,這件衣服已經屬於你,即使真的買虧了,但在你心裡認定就是值這個價的。所以面對朋友已經買到的東西,我們要多稱讚才能讓對方更開心。
稟賦效應的啟示
到此我們開頭所提的問題,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後悔沒有珍惜曾經的感情,因為當面對損失時,你的感知更敏感,遠遠地超過了你獲得時候的快感。正是因為你的難過遠遠大於當初的幸福。所以你才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的,才會讓自己無比後悔。

當然這並不是提倡我們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已經擁有幸福的朋友一定要牢牢抓住,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個合適的,彼此相愛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寫這篇文章只是想告訴那些沉湎於自己過去的感情,無法走出陰影正常生活的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也許你和愛人因為各種原因而分手,現在你感到萬分痛苦無法自拔,你要明白其中有心理學的稟賦效應在作祟,你失去的東西的價值也許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勇敢的走出來,幸福就在未來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