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1000本書後才懂得,比你厲害的人還在努力,怎敢偷懶?

2020-11-29 愛讀書的百合

很多人誇我自律,說我行動力強,想做什麼事都能做成,還能克服惰性,每天堅持讀書、寫作和跑步,甚至得到結論:百合很自律。

實際情況是,我也會偷懶,也想拖延,甚至有時候完全沒有自制力。說話追求舒適、安逸和簡單是人性的弱點,只不過我更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想要的自由,需要自己去爭取。

也可以說,當我堅持讀完了1000本書後,而且從未沒有間斷過寫作,沒有縱容自己在懶惰中沉溺,才最終取得了所謂別人眼中的「成績」。

對此我沒有沾沾自喜,而是要向《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學習全新理念,那就是:真正的行動力並不來源於自制力,而是來源於想要的自由。

01珍惜每一步來之不易,才會越來越好

三年前,我還在上市公司過著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在上班和下班之間穿梭,那時候根本沒有成長的意識,只是隱約間感到不安,但只能渾渾噩噩過生活。

直到後來偶爾認識了一些書友,看著那些來自五湖四海名校的高材生,竟然還孜孜不倦地讀書,突然就生出了內疚與羞愧感。

想想自己既沒有太閃亮的學歷,也沒有拿得出去的能力,而那些很厲害的人還非常努力,相比之下真算是「遍體鱗傷」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我就開始立志要好好讀書,然後就堅持到了現在。別人都說我很幸運,我都不辯駁,僅僅是一笑而過。因為那麼多苦都吃了,又何必在乎別人說什麼呢?

心理學認為:越是在乎,越是爭辯,越說明內心的恐慌。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波折與困難,說實話早就對外界的評價不那麼在意了,因為知道每一步都來之不易,所以才會分外珍惜,只想把每一步路走好,而不是過於在意表面上的東西。

也可以說經歷了艱難與困苦,在堅持與突破中,早就淬鍊出一身無所畏懼的勇氣。因為懂得珍惜每一步,才會越來越好,而那些身外都無關緊要。

02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是真正的行動力

每天都是禮物,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因為不管我們生活曾經歷過什麼,然而經過一晚後,我們的精力和狀態都會得以恢復。

而作者認為這是「增強迴路」來阻礙我們成功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說當我們不在意失敗時,那麼這種「增強迴路」就對我們無可奈何。

再比如說我們每天都想刷手機,看能吸引你自己的標題,然後就很難進入學習狀態,於是時間就在各種「消費」中浪費掉。

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就是明確自己的細化目標,那麼就不容易受這些「增強迴路」的影響。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意識想刷手機時,你要學會勸自己遠離手機,這時候「增強迴路」就變成了對自己有益的迴路,也就是不斷強調刷手機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事情。

不過做這些選擇的前提是,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會產生真正的行動力。如果僅僅只是跟風的話,那麼很難擁有行動力,或者行動容易擱淺。

所以說,想要獲得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行動與意識去改變。同時也要認定: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努力,那麼你還有什麼理由去偷懶呢?

03一切的成長源於「想清楚」

很多像我一樣的全職媽媽,都因為要帶孩子沒辦法去上班,只要全職帶娃,但同時她們又不甘心就這樣蝸居在家中。也可以說想成長,卻總是事與願違。

這時候其實對我們來說,做什麼並不重要,想清楚更重要。因為作為人來說,如果想要真正堅持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該怎麼做?

然後將要什麼儘可能的詳細化,該怎麼做的步驟要細化到具體每周、每天,甚至是每小時,如果只是說「我想成功,我想成長」,類似這種不清楚的目標,最終都只能不了了之。

那麼全職媽媽,該如何建立清晰的目標呢?《認知覺醒》中建議可以從三點做起:

第一,寫下你的目標,然後將目標細化。這也意味著想沒有用,做了才有效,而且目標一定要是可衡量和可執行的,不能過於抽象;

第二,做自己熱愛的事。比如我當初從上市公司離職後,就考慮著要做文字有關的事情,於是選擇了讀書和寫作。而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真的更容易堅持下去;

第三,改變思維,認知清晰。這意味著當別人對你說「讀書無用,努力無用,又賺不到錢」時,你要想清楚你要的是成長還是一時的滿足。當學會延遲滿足時,可以說你一定能成功,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所以說,很多人想要的東西都太過於迫切了,所以才導致了總是陷入烏合之眾,跟著風向四處碰撞,最終卻一無所成。

04結語

也可以說當我們陷入懶惰、空虛、失控的情緒時,往往是因為大腦處於模糊狀態,或者說不清晰自己的目標,也不知道如何實現它。

思維改變意識,意識決定行動,行動才能成就未來,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自己,建議先讀讀《認知覺醒》這本書

當處於這個時候時,需要清空自己想一想,真正的渴望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追求自由,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日話題:你內心最想要什麼?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2018年讀完這12本書,你會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
    作者:柱子(富書籤約作者)只要你每個月都認真讀一本,2018年結束的時候,你會變成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今天這個書單共提供12本書,每本書都針對你在2018年可能遇到的現實問題。只要你每個月都認真讀一本,2018年結束的時候,你會變成一個非常厲害的人。
  • 這30本書,讓你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很難說什麼樣的人最厲害,因為厲害的人總是五花八門的。學富五車的人厲害,見識廣博的人也厲害;掙很多錢的人厲害,真心愛了很多年的人也厲害;做了父母的人厲害,孤身多年的人也厲害……如果非要定一個標準,那麼對於自己而言,最好的標準莫過於,今天能比昨天好一點。
  • 讀完這本書後,我有強烈的羞恥感
    《如何閱讀一本書》初版是1940年,本書的譯者之一郝明義說:讀完這本後好,讓他對閱讀及出版有了重新的認識。並且因為這本書,有一種強烈的羞恥感。作為一個出版人,在自己四十多歲時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才去閱讀了這本書,簡直是無地自容。但也慶幸,有幸讀到這本書,這本書為譯者的多年讀書所遇到的思索和困惑作了印證和總結。也深深的影響了譯者的未來。
  • 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延遲滿足」
    生活中,也同樣總有那麼一些人,為了更長遠的目標,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而選擇了暫時的忍耐、抵制住了當前的誘惑、忍受得了等待過程的漫長而煎熬,最終收穫了自己想要的,令我們望而興嘆。這就是我們與成功、優秀的人之間的差別:他們懂得「延遲滿足」。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延遲滿足」。什麼是「延遲滿足」?
  • 洞悉人性的人有多厲害?你懷才不遇,人家卻略耍心機,混得比你好
    文/當年一木洞悉人性的人有多厲害?你懷才不遇,人家卻略耍心機,混得比你好!「懷才就像懷孕,懷的時間夠長,別人自然就會看出來了。」這句毒雞湯,害了多少人!這本書,我看了幾頁之後,冷汗直流,卻又忍不住一口氣看完,讀完後卻又後悔不已,恨自己這麼晚才看到!這本書,就是來俊臣的《羅織經》,備受爭議,甚至被稱為「千古邪書」。
  • 2020年讀完的30本書
    PKD自由主義的力作,可惜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反抗警察國家和獨裁恐怖統治的段落比比皆是,但又不失對科幻的揶揄和戲仿。這是他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介紹的部分,Radio Free PKD實際上為了這本書看了兩本書,詳情可以參閱我對這本書的出版歷史考證。總的來說,推薦另一個版本,這個版本的缺陷過於明顯,當然如果你非要硬剛,那兄弟我只能勸到這了。與李天奇的譯本對照看的,譯文非常好。
  • 上周讀了7本書,每一本讀完都感覺賺了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上周正好是2019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周,每天一本書堅持了半年,我讀了整整 181 本書,這個過程真的是既酸爽又快樂。很多朋友會問,你怎麼可能一天讀一本書,不用上班嗎?嗯,不用。
  • 你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幹不過偷懶的人?先要看清這4點
    你是否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我每天努力上進熬夜加班儘自己的能力儘量把工作完成到最好,卻還是幹不過每天踩點上班,午休打遊戲聊天,傍晚按時下班的隔壁桌同事?為什麼隔壁桌同事能做的又好又快?有的人效率高,有的人效率低,而「偷懶」的人能在職場上玩的開,多半是因為效率的問題。要想效率好,得先找到能夠使用的好的方法。
  • 帶4歲娃讀完1000本書後,我寫了這份5000字的閱讀規劃
    書本才是家裡最值錢的東西,讓它存在書架上當裝飾品就虧了。之前在人民日報上看過一篇文,說孩子掉下的成績,都是從小欠小的閱讀帳。我深以為然,閱讀就像練肌肉,你看不出一天舉一次槓鈴,做一個伏地挺身,能長出多少肌肉,但日積月累,你能感受到自己更有力量;而一個平常不鍛鍊的人,需要用的時候突擊幾天,怎麼可能長出肌肉呢?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小學生的閱讀要求也比過去更明確,小學階段達到至少145萬字閱讀量,算合格,達到300萬字閱讀量,算優秀。
  • 我連自己都猜不透,怎敢奢求別人來懂我
    我連自己都猜不透,怎敢奢求別人來懂我1:伴侶是人生最大的投資,在選擇伴侶上,如果你錯了,將讓你損失很多,不僅僅是金錢方面。2:時間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跨度,讓慘痛變得蒼白,讓執著的人選擇離開,然後歷經滄桑人來人往,你會明白,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3:親愛的自己,如果不開心了,就找個角落或者在被子裡哭一晚,哭過笑過一切從新再來,你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可憐,從零開始,一樣可以開心生活。
  • 2020年,我用62本書搭起職場躍遷的階梯
    01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閱讀也可以很輕鬆其實以前,我周圍的朋友很多都是除了專業書,基本是不看其他書的,所以2019年我讀了十幾本書,還可以很驕傲的跟朋友說今年讀了那麼多書。當你的朋友圈中所呈現的都是你嚮往的生活,那你離你嚮往的生活也就不遠了,所以,一年想讀更多的書,就要想辦法先認識讀很多書的朋友。02 輸出倒逼輸入,讓閱讀更有效率光讀書是最低效的閱讀,還在上學時我就發現讀過的書沒多久就忘了,時間再久點,當年最愛的小說的主人公甚至都不記得了,那時候,有人說,讀過的書,就算忘記了,也會藏在你的氣質裡,於是我深信,只要我一個勁的讀書就好。
  • 笛卡爾振聾發聵的語錄,揭露了很多努力求學的人,明白的一件事!
    很多努力求學的人,他們能明白什麼事兒呢?倘若不讓大家往下讀,也不讓大家去讀笛卡爾的語錄,大家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相信大家在自己剛開始讀書時候,也努力求學過,即便後來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也看到身邊朋友們考上了,出社會後大家肯定對努力求學有很多的看法。
  • 2019年,我是如何輕鬆做到瘦10斤和讀完30本書的
    你仔細想想,既沒有邏輯,又沒有可操作性,對我們的生活完全沒有指導價值。就是一句隨口說的滿是嘌呤的雞湯,只不過說話的人是馬雲而已。Flag還要立嗎?要!但他的實現,不是靠「萬一」,而是根據你的Flag後面的生活方式來確定你要立的flag的方向。就像一支軍隊,旗幟很重要,他指令三軍統一方向。
  • 致我今生愛而不得的人:我望萬物皆是你,怎奈風雨不同舟
    自從出現了DY之後,抖出了多少人的辛酸往事。後來,我才知道讓自己鼻子一酸的,從來不是別人的作品,而是和自己極度相似的經歷和一直憋在心裡的委屈,還有想說卻不能說的心酸。那些場景,我們也曾有過,如今再去回味,就如同揭開了尚未痊癒的舊傷疤,瞬間痛的無以復加。
  • 3個步驟教你:用一小時讀完一本書的速讀方法!
    用這個「三步速讀法」,熟練掌握之後,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即可幫你初步讀完一本書。第一步:花費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閱讀封面、目錄、前言後記等內容在一本書的封面和書背通常會有一些引人注目的文字、圖案、案例,通過閱讀這些內容,對書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前言或序言通常會告訴我們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後記通常是關於這本書的一些補充、心得等內容。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讀書雖然好,但很多人並不得法。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
  • 別讓努力的假象耽誤了孩子
    這是你在給孩子讀繪本,或者教他自主閱讀前應該花時間好好思考的問題。不然你付出的時間和金錢很可能會打了水漂,除了營造一種努力的假象,其他什麼也沒有改變。不過對普通家長來說,我們不是語文老師,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可能自己還面臨著不愛閱讀、讀完就忘的問題,哪裡知道該如何指導孩子閱讀呢?小樣媽也是一樣,之前陪小樣讀繪本的時候雖然會引導他觀察和思考,但方法並不系統。
  • 《西遊記》中最厲害的一群小妖是誰?竟然比花果山的群猴厲害?
    欲成一方的妖,先成吃人的小妖。但是我們還知道西遊世界的小妖都沒有好下場的,在《西遊記》中小妖精有善心救不了自己,機靈聰明也救不了自己,只有後臺關鍵時刻能救了自己。那麼沒有後臺怎麼辦?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相信你總會有後臺的,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後臺。
  • 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一本書講透40億年進化史
    看完書後,小編敢拍著胸脯保證:你所有關於生命進化的疑問,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40億年前,海底熱泉偶然成為生命的起源之地;之後,DNA的複製密碼讓生命得以繁衍。你會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天空不是藍色的,而是陰暗朦朧的紅色,色調和火星很類似。寧靜的海洋反映著紅色的陰影,在這霧蒙蒙的環境中,因為太過朦朧以至於連太陽都看不清楚,但是氣候是溫暖的,讓人覺得十分舒服。
  • 10001個關於地球的知識,讀完的人不要太厲害
    這個以「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一直努力啟發人們對地球的關心的組織,在自然、人文、地理等領域都享有盛譽。看過的人都知道,你很難在一般雜誌中看到這些圖片。我萌萌的小企鵝向攝影機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你是誰?你在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