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頭,Nick的聲音響起,好像帶著幾分深情,還是殘忍,語調捉摸不透。Amy原本一直背向鏡頭的臉突然轉過來,笑容冰冷,讓人呼吸一窒——有什麼東西不對勁了,可我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
2014年上映的《Gone girl》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同名作品,中文譯名《消失的愛人》。這個雙關的名字很是巧妙,既意味著妻子Amy在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的消失,也意味著從此男女主人公雖還是夫妻,但不再是愛人的糾結關係。
海報裡獨留男主一人,但仔細看,背景裡有一雙盯著他的眼睛,挺瘮人的。
導演大衛·芬奇,延續了他一貫的暗黑系風格,149分鐘,完美詮釋了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電影《消失的愛人》定義為懸疑、驚悚和犯罪,唯獨沒有定義為愛情,可事實上它的主題就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用懸疑的方式去講愛情,再用日記的形式去講述尼克和艾米的婚姻,多個角度去闡述,然後揭開真相,當真相到來的時候,讓觀眾大悟中多一份思考與平靜。
Nick和Amy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年輕夫妻。兩人在一場聚會上相識,一見鍾情。他幽默風趣,她冷豔迷人,他們在紐約夜晚的街頭擁吻,漫天白色的糖粉落下,就像童話世界裡的冬雪。兩人很快地步入了婚姻殿堂,認為彼此會得到幸福。
兩個出類拔萃的人在一起生活,會不會打破婚姻的魔咒,遠離膚淺平庸,變得與眾不同?然而事實是,婚姻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就像Amy和Nick兩人關係的最初,彼此都在扮演對方心目中想要的角色。雖然他們自己也從扮演中得到了許多滿足和快樂,但在內心深處,他們始終知道那不是自己。所以當扮演的面具出現裂縫的時候,面具下的真面目初現端倪的時候,他們的婚姻出現了問題。
因為金融危機而失業,疲倦的Nick已經無心再配合Amy的期待,而Amy因為Nick的頹廢也決定顯露出自己的真實性格。真實的她讓Nick覺得厭惡。
Nick開始迷戀上自己年輕又性感的女學生,Amy發現了丈夫的不忠。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可悲的不是失去愛人,而是輸給了意料之外的人。她的美貌、才華、成長,與男人共度患難的時光,到頭來,居然敗給了青春的臉寵。
於是她開始報復,偽造自己的死亡,決定以謀殺罪名陷害Nick。
但到中途,她的心意發生了改變。她發現她又激發出了當初見面時的那個Nick,甚至更好的,這讓她覺得激動,讓她覺得他們之間的婚姻有了繼續下去的希望,只要兩個人都恢復到最初的角色扮演。
然而,謎底已經揭曉,謎題才剛剛開始。本片用插敘的手法完美解決了時長的問題,通過插敘將敘事分割成兩條線,把二人相遇到女主發現丈夫出軌的若干鏡頭,穿插進女主消失的一個月之中。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Amy的自導自演——偽裝成被害者,上演一幕「被丈夫殘忍殺害」的戲碼;緊接著再次偽裝,上演一出「被一直愛慕著自己的前男友強暴後正當防衛將其殺掉」的好戲,而現實卻是這個一直深愛她的男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被殘忍的利用。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你一定早就按捺不住,狂罵Amy是個bitch,白蓮花,瘋女人。但你要知道,可以跟這個瘋女人當初情投意合的男人,能好到哪裡去呢?他們竟然可以當眾再次感人地擁抱在一起,在耳邊互罵「you fucking bitch」,對著媒體配合的上演夫妻情深的好戲。
這起轟動全國的失蹤案無疑只是一場一波三折皆大歡喜的美國往事,萬眾矚目的美國甜心死裡逃生,變態綁匪死有餘辜,出軌丈夫重新做人,一段即將崩塌的婚姻重新被挽救。但大眾誰又會去想,自己所知道的事實只是別人想讓你知道的,其實你只是一枚受人擺布利用的棋子而已。
本片人物的設定很聰明,女主角優秀迷人又蛇蠍,男主角英俊懶散又能裝,沒有無辜方的設置讓觀眾可以更冷靜,更容易在角色身上找到熟悉的影子;多線並行的故事在利落的剪輯下變得毫不留情,突然閃出的黑屏或者場景切換,看似生硬卻也能將你牢牢鎖進故事裡;冰冷的色調,簡潔精確的攝影,也放射著耀眼的異彩。
影片結局似乎比所有的生離死別更令人悲傷,仿佛繼續一段婚姻的方式是,你必須帶上面具表演下去。
影片的結尾同開頭一樣,同樣的鏡頭,Amy。
而眼神卻是截然不同。
開頭時,艾米的雙眼是溫暖中有些許魅惑;
片尾時,艾米的眼神變得魅惑中帶著凜冽。
影片像一張篩網,不斷將愛情、婚姻進行篩除,先是浪漫、然後是日常、再是秘密,當秘密也都不存在時,就好像只有生存的需要。婚姻的開始都是美好的,無奈生活的力量太過強大,使得婚姻失去了最初的顏色,這是一部不用細思也極其恐怖的愛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