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早年的生活給了我們一些線索,讓我們知道他將來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他從來不是那種為了證明自己才智而主導談話的人。即使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也不怎麼說話。據說他直到3點才開始講話——關於這一點,有一些相互矛盾的說法。然而,沒有什麼矛盾的是,他花了比一般孩子更長的時間來說話。但是,我們必須記住,愛因斯坦遠不是一般人。
愛因斯坦的父母幾乎不溺愛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他們給了他漫遊和成長的巨大自由。這無疑對他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當他只有4歲的時候,他被允許獨自在社區裡閒逛。信不信由你,他的父母甚至鼓勵他在這麼小的年紀獨自過馬路。他們在後面看了幾次,以確保他看向兩邊,但很快他就靠自己了。
記住,當他過馬路的時候,他不是在躲避福特、雪佛蘭、奔馳或者馬力很大的汽車——他只是在躲避馬力。換句話說,他是在躲避馬車。但是,對這個小孩子來說,這仍然是非常危險的。在我們今天的世界裡,我不會鼓勵我4歲的孩子獨自在社區裡閒逛,甚至不允許他靠近街道。
儘管如此,愛因斯坦的父母在他的生活中實施的自力更生和冒險的原則,我們也許可以在更小的範圍內建立模型。愛因斯坦肯定是在更小的範圍內用他自己的兒子來模擬這種行為。
在他快三十歲的時候,愛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以及他們的兒子搬到了蘇黎世。弗裡德裡希·阿德勒住在愛因斯坦附近,他們成了好朋友。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分享想法。通常,他們的兒子會變得很吵鬧,他們很難交談。許多父母會闖進來告訴他們的兒子們安靜點,他們正在開會。不是阿德勒和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的思想家會爬進閣樓繼續他們的談話。他們允許他們的孩子成長和探索,即使那裡很吵。
他小時候的自由和他給兒子的自由,部分是由於他對失敗的態度。他不怕失敗。畢竟,他解決了宇宙中一些最複雜的問題。許多人可能會因為失敗的機率似乎非常高而迴避解決這些問題。然而,很明顯愛因斯坦並不害怕犯錯或失敗。
當愛因斯坦50歲的時候,記者們一直在追蹤他,採訪他的時候,他正在研究一個統一的場論。把「統一場理論」用外行人的話說,這意味著他正在研究一個將整個宇宙放入數學方程式的理論,他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記者們把車停在他家外面,希望能得到一次採訪。許多人整夜守夜,等待著這個故事。通常情況下,愛因斯坦不追逐聚光燈,經常逃避要求。在這個例子中也是一樣的。
想像一下!紐約時報的編輯在愛因斯坦的數學中發現了一個錯誤!難道你不認為愛因斯坦一定對編輯指出這一點感到憤怒嗎?他一定是受到了侮辱。事實上,恰恰相反,愛因斯坦對此印象深刻,這也是他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的原因。
當他在1935年到達時,有人問他學習需要什麼,他回答說:「一張桌子,一些信紙,一支鉛筆和一個大廢紙簍——用來裝我所有的錯誤。」
在他暮年的一天,他收到一封來自一個15歲女孩的信,她要求幫助他完成家庭作業。她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奇怪的回答:一頁滿是難以理解的圖表,並試圖安慰她:「不要擔心你在數學上的困難,」愛因斯坦告訴她,「我可以向你保證,我的要大得多!」
那個在數學上最成功的人在這方面也失敗了很多。但這並沒有阻止他繼續前進。
他不僅願意在數學上冒險,而且在賭博時也會冒險。有一年,愛因斯坦在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個物理學研討會時,令他的許多頭腦清醒的同事感到驚訝的是,他在擲骰子和輪盤賭桌上花了大量時間。
「愛因斯坦是在賭博,好像沒有明天一樣,」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有一天說。另一個人回答說:「讓我煩惱的是,他可能知道一些事情!」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試圖用所有的精力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而不是去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並變得更好。愛因斯坦不是這樣的。他不僅不怕犯錯,而且不怕被糾正。捫心自問:當你被糾正時,你會如何回應?你是怒斥還是感激?
託馬斯·愛迪生在做燈泡的時候做了1000個原型,但在他成功地做了那個我們今天還在用的原型之前,這個原型並沒有成功。一位記者問愛迪生失敗1000次是什麼感覺。愛迪生回答說:「你誤解了。我沒有失敗1000次。我成功地找到了1000種燈泡無法工作的方法。愛迪生和愛因斯坦一樣,不像許多人那樣看待失敗。他們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