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科學》雜誌的報導,自2018年8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開始對美國87個科研機構的189名科學家展開「調查」,以他們是否與所謂的「境外勢力」存在關聯對他們進行迫害以來,已有54名科學家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了工作。
而且,結合《科學》雜誌和另一家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來看,絕大多數遭到這一迫害的科學家,都是亞裔或華裔,年齡普遍在50多歲。
從《科學》雜誌的報導來看,這54名被迫失去工作的科學家中,有93%的情況是因為他們與中國的科研機構有合作,但「未能」向美國方面披露此事。
而在全部遭到調查的189名科學家中,有多達133人也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即「未能」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披露他們獲得了以中國為主的國外研究經費的情況,有約54%的案例還存在「未能」披露參加了國外的「人才項目」的情況。
截圖來自《科學》雜誌的報導
披露了這些數字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校外研究辦公室主任Michael Lauer表示,這些情況「令人警覺」。他還表示被調查的189名科學家中有82%是亞裔「並不令人意外」,稱這些人是一直是中國「招攬」的對象,並透露了在這189名科學家之外,其實總共有399名科學家在他們看來都「可能存在問題」。
截圖來自《科學》雜誌的報導
不過,雖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這些對以亞裔——尤其是華裔為主的科學家的「調查」,是打著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旗號進行的,但從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來看,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們看來,這些調查更像是在刻意針對和迫害華裔,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拿了國外的科研經費而被迫辭職或被開除的基本上都是華裔學者,而且這些學者大多表示他們其實是如實披露了與中國方面的合作的。
因此,這些華裔學者擔心這是不是與美國政府越來越偏激的對華政策有關,害怕自己會被不分青紅皂白地「一網打盡」。有華裔學者在接受《自然》採訪時還明確表示自己已「不堪這種壓力」,「心生去意」。也有華裔呼籲美國政府要團結亞裔美國人,而不是疏遠他們。
一些學術機構也對美國官方的這一做法表達了擔憂,稱這會影響學術開放和交流,並會導致美國校園內的「人口構成」出現變化。
對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邊否認他們的調查不是種族性質的,一邊卻又承認他們的調查確實主要針對的是中國。
有法律學者則表示,不論美國政府的做法對不對,隨著美國對華政策的收緊,原本一些在學術界不是問題,甚至被鼓勵的做法,現在都成了問題,成了被質疑乃至被禁止的事情,學者們應對此多加小心。
作者:耿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