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名美科學家被迫失去工作 絕大多數是亞裔和華人

2020-08-28 那裡的事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的報導,自2018年8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開始對美國87個科研機構的189名科學家展開「調查」,以他們是否與所謂的「境外勢力」存在關聯對他們進行迫害以來,已有54名科學家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了工作。

  而且,結合《科學》雜誌和另一家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來看,絕大多數遭到這一迫害的科學家,都是亞裔或華裔,年齡普遍在50多歲。

  從《科學》雜誌的報導來看,這54名被迫失去工作的科學家中,有93%的情況是因為他們與中國的科研機構有合作,但「未能」向美國方面披露此事。

  而在全部遭到調查的189名科學家中,有多達133人也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即「未能」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披露他們獲得了以中國為主的國外研究經費的情況,有約54%的案例還存在「未能」披露參加了國外的「人才項目」的情況。

截圖來自《科學》雜誌的報導

  披露了這些數字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校外研究辦公室主任Michael Lauer表示,這些情況「令人警覺」。他還表示被調查的189名科學家中有82%是亞裔「並不令人意外」,稱這些人是一直是中國「招攬」的對象,並透露了在這189名科學家之外,其實總共有399名科學家在他們看來都「可能存在問題」。

 截圖來自《科學》雜誌的報導

  不過,雖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這些對以亞裔——尤其是華裔為主的科學家的「調查」,是打著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旗號進行的,但從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來看,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們看來,這些調查更像是在刻意針對和迫害華裔,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拿了國外的科研經費而被迫辭職或被開除的基本上都是華裔學者,而且這些學者大多表示他們其實是如實披露了與中國方面的合作的。

  因此,這些華裔學者擔心這是不是與美國政府越來越偏激的對華政策有關,害怕自己會被不分青紅皂白地「一網打盡」。有華裔學者在接受《自然》採訪時還明確表示自己已「不堪這種壓力」,「心生去意」。也有華裔呼籲美國政府要團結亞裔美國人,而不是疏遠他們。

  一些學術機構也對美國官方的這一做法表達了擔憂,稱這會影響學術開放和交流,並會導致美國校園內的「人口構成」出現變化。

  對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邊否認他們的調查不是種族性質的,一邊卻又承認他們的調查確實主要針對的是中國。

  有法律學者則表示,不論美國政府的做法對不對,隨著美國對華政策的收緊,原本一些在學術界不是問題,甚至被鼓勵的做法,現在都成了問題,成了被質疑乃至被禁止的事情,學者們應對此多加小心。

相關焦點

  • 54名美國科學家被迫失去工作,絕大多數是亞裔和華人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的報導,自2018年8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開始對美國87個科研機構的189名科學家展開「調查」,以他們是否與所謂的「境外勢力」存在關聯對他們進行迫害以來,已有54名科學家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了工作。而且,結合《科學》雜誌和另一家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來看,絕大多數遭到這一迫害的科學家,都是亞裔或華裔,年齡普遍在50多歲。
  • 美國限制我國留學生籤證,排外調查華人教授,昏招之路還要走多久
    限制部分理工科留學生赴美留學,真的是一招很昏的招數,完全是殺敵1000自損998的效果,不光我們反對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噁心招數,就連鷹醬自己內部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華人或者亞裔一直都是鷹醬高科技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建設者,限制了這部分留學生赴美留學,就能等於掐斷了將來的後備力量的補充,促進作用被無視,也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鷹醬自身的科研能力。
  • 美FBI僱華人舉報華裔科學家,76人被判刑、驅逐出境!華裔神經科學家...
    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裡,包括阿肯色大學電氣工程學華裔科學家洪思忠、癌症研究員鄭早松(Zaosong Zheng)、機器人學研究員葉延慶(Yanqing Ye)、阿肯色大學的工程學教授洪思忠及克利夫蘭醫學中心遺傳學與心血管疾病專家王擎(Qing Wang)、堪薩斯大學的華裔化學家陶豐等6位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被逮捕、判刑。
  • 《自然》雜誌:美政府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 自損創新事業
    來源:海外網美國校園資料圖(Getty)海外網9月8日電英國《自然》雜誌7日報導,在美中國留學生及華人科研群體正遭受美國政府打壓,美國科學界憂心,華人科學家的出走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英國《自然》雜誌7日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政治打壓引發華人人才流失擔憂》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
  • 《自然》雜誌:美政府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 自損創新事業
    來源:海外網美國校園資料圖(Getty)海外網9月8日電英國《自然》雜誌7日報導,在美中國留學生及華人科研群體正遭受美國政府打壓,美國科學界憂心,華人科學家的出走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英國《自然》雜誌7日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政治打壓引發華人人才流失擔憂》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
  • 在美華人之光,7個諾獎、300名院士,320名常春藤名校終身教授
    如今,赴美留學的人數每年超過30萬,這期間有不少人選擇了移民美國。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在美華人大約550萬,54%成年華人有大學文憑,27%擁有碩士學位,有不少華人在美國取得了很高的學術成就。
  • 美中期選舉 華人75%支持民主黨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美國《世界日報》11月14日報導,美國亞太裔公民參政基金會與聯盟組織13日召開網絡會議,公布了亞裔美國公民參與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的政治立場和投票結果。調查發現,亞太裔選民中70%支持民主黨,25%支持共和黨,其中華人選民75%支持民主黨。亞太裔最關心的三大議題是醫療保健、經濟及移民政策。
  • 專訪丨李漪蓮:亞裔華人在美國的困境、抗爭與身份認同
    她的新書《亞裔美國的創生:一部歷史》,考察了過去數個世紀來亞裔美國人如何創造和重塑美國的共同體歷史。更重要的是,本書還為理解美國本身、其他種族與移民的歷史,以及它們在當今世界所處的位置,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亞裔美國的創生:一部歷史》,【美】李漪蓮著,伍斌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7月版。
  • 多名在美華人科學家接連被捕,美國或試圖肅清科學界華人
    近日,又一名著名華人科學家——前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擎在美被逮捕。在上繳護照,繳納10萬美元高額保釋金後,王擎目前得到保釋。近一周,已經有三名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被逮捕、判刑。除王擎外,近一周還有另外2名著名華裔科學家被逮捕、判刑。
  • 《自然》雜誌: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是美國的巨大損失
    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美國政界人士指責中國政府「利用學生和研究人員非法獲取美國智慧財產權」,而中國政府已多次嚴正否認這一指控。自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機構對中國公民出臺了越來越嚴格的籤證限制,並嚴控與中國共享研究成果。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1848年,美國北加州發現金礦,吸引了一批歐洲和亞洲的淘金客。他們當中的華人大多聚居在舊金山灣區一帶,漸漸的,「金山客」就成了那個時期華裔的代名詞。之後的幾十年間,很多美國公司開始大量招收華人勞工。由於華人吃苦耐勞、逆來順受,到了七十年代,華人勞工幾乎遍布各行各業。
  • 美華人市長李瑞麟:了解美國政治 參與改變制訂規則
    貝爾維尤市人口12.23萬,少數族裔佔40%,亞裔27%。李瑞麟是1869年以來第一位少數族裔市長。  19歲從香港來美求學,李瑞麟從密西根大學畢業後,歷任波音公司工程師、西雅圖市政府項目經理、美國聯邦商業部小商業署區域行政官、貝爾維尤市議員及市長。因堅持不懈要「了解美國政治,成為改變和制訂規則的人」,李瑞麟花費了近半生的歲月,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這個心願。
  • 在港南亞裔為何熱衷於亂港活動?
    留意香港新聞的朋友,會發現近一半香港暴力犯罪及相當一部分的普通刑事犯罪新聞,都和南亞裔有關。港英政府於1882年起從旁遮普邦各地大量招聘人員來港工作,主要擔任軍警,他們退役之後繼續留港擔任監獄、警隊要職。
  •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
  • 7名華人科學家入選2020年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大2名本科校友入選
    其中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其中有李飛飛、鄧中翰、範欽強、劉鎮欽、俞久平、張捷、曾亮,這7位華人科學家博士學位都畢業於世界頂尖名校,其中李飛飛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鄧中翰和劉鎮欽畢業於伯克利加州大學,範欽強畢業於哈佛大學,俞久平、曾亮、張捷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其中有3名都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凸顯麻省理工大學在工程科學領域的強勢地位。
  • 美國有多少華人?感染 死亡比例,各省人口詳細數據出來了!
    相比之下,西班牙裔、非裔總人口佔比分別為29%和22%,死亡人數佔比分別為34%和28%,每10萬人死亡人數分別為22.8、19.8;白人人口佔比32%,死亡人數佔比為27%,每10萬人死亡人數為10.2,高於亞裔。
  • 陳嘉庚科學獎頒獎;汙新冠為「武漢流感」,美教授被停職
    1、施一公等5名科學家獲百萬大獎其中含金量最高,獎金100萬元的陳嘉庚科學獎授予施一公等5位科學家;獎金20萬元的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予6名40歲以下的年輕科學家。1998年,因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陳嘉庚獎的獎勵工作被迫中斷。2003年2月,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共同出資,正式註冊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並設立陳嘉庚科學獎。
  • 國產霰彈槍曾助華人擊斃歹徒揚威北美
    狼心狗肺的美國官員還煽動失業的美國人,聲稱是華人搶走了他們的工作,進而導致很多華人飽受暴力攻擊。疫情下華人群體在美國自發強化了射擊訓練並組建了防禦團體在美國一些人看來,亞裔瘦弱矮小,低調而溫和,看上去好欺負,甚至還有黑人編出說唱歌曲煽動襲擊亞裔。
  • 美國正在為科學和科學家「設置」國界 針對華裔科學家進行審查
    美國正在為科學和科學家「設置」國界。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開除了三名華人科學家,其理由是位於馬裡蘭州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指責三人可能「嚴重」違反了保密原則以及其涉華關係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