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雅圖2月2日電 題:美國貝爾維尤市長李瑞麟:了解美國政治 參與改變和制訂規則
中新社記者 劉丹
今年1月3日,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以東的貝爾維尤市,72歲的李瑞麟被市議會推選為市長,任期兩年。
繼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奧克蘭市長關麗珍之後,李瑞麟是美國西海岸3個大城市的第三位華人市長。
貝爾維尤市人口12.23萬,少數族裔佔40%,亞裔27%。李瑞麟是1869年以來第一位少數族裔市長。
19歲從香港來美求學,李瑞麟從密西根大學畢業後,歷任波音公司工程師、西雅圖市政府項目經理、美國聯邦商業部小商業署區域行政官、貝爾維尤市議員及市長。因堅持不懈要「了解美國政治,成為改變和制訂規則的人」,李瑞麟花費了近半生的歲月,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這個心願。
當地時間2月2日,貝爾維尤市政府會議室,李瑞麟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在這座城市居住40餘年,李瑞麟的從政之路始于波音公司的華人工程師協會。
「在學校時我就喜歡組織和參與活動,唱歌、打球都還不錯,最重要的是願意為大家服務。」
李瑞麟曾做過這個協會的會長和理事長。40多年前的貝爾維尤市,華人比例少。李瑞麟不過癮,要到以白人為主的社區去發聲。
從兒女的學校活動著手,李瑞麟是學校足球隊和棒球隊的超級義工,家長啦啦隊的組織者。雖然這些活動佔了大量時間,耗費精力,「我從這些活動中積累了社會服務的經驗,更攢下基本人脈和資源。」
李瑞麟意識到,「美國這個社會是由法律和規則構成的,你必須先懂得並遵守這些規矩,然後想辦法參與制訂和改變這些規矩。我就想做那個制訂改變規矩的人。」
從家長活動轉向參與市政建設和服務,李瑞麟的學校義工身份轉變為貝爾維尤市交通管理委員會委員。作為市民代表,就城市交通發展向市議會建言。雖是義工,卻進一步鋪墊了通往市政府的道路。
那時的貝爾維尤還未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華人社區規模很小,活躍在社區裡的李瑞麟很容易就被人記住,也為他的從政之路提高了知名度。
許多別人不以為然的小事,在李瑞麟眼裡都可能與政治有關。1979年,他離開波音公司到西雅圖市政府擔任市廢水處理的項目經理,「廢水垃圾不起眼,卻與民生息息相關,更與政治相連。我親眼目睹西雅圖一位市長因處理不好垃圾收集運送,失去選民支持,最後黯然下臺。」
1994年,為從政準備充足的李瑞麟當選市議員,他是7名議員中唯一一位少數族裔,也是這座城市自有史以來第一位非白人市議員。
在貝爾維尤做議員是義務奉獻的半職職位,每周一次例會,城市運作由市府經理負責。議員每屆任期4年,連任無限期。市長由7名議員推舉產生,至今為止,李瑞麟已經連任5屆,並在今年1月3日被推選為市長。為了這一天,他準備了18年。
在美國西海岸3大城市,李瑞麟和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奧克蘭市長關麗珍成為同一時期的華人市長。
他在樂見華人參政議政結出碩果之際,也表達了對州和聯邦一級華人代表出現斷層,後繼乏人的憂慮。
李瑞麟說,1959年,美國誕生了第一位華裔聯邦參議員,選自夏威夷州的鄺友良。1997年,第一位華裔州長駱家輝在華盛頓州宣誓。1998年,俄勒岡州的吳振偉成為第一位國會議員。2009年,加州的趙美心也進入國會。但現在聯邦層面只剩下趙美心一人。
李瑞麟告訴記者,1994年他當選市議員時,這座城市亞裔不到10%。過去20多年,鄰近的微軟等高科技行業帶動了貝爾維尤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亞裔人口增加近兩倍,其中不乏華人專業人士。
「這些人士中,不少人比老移民更了解美國社會和政治,更懂得政治的影響力。同時,這些人關心社會發展,熱心社區事務,他們中有希望產生有意願服務社會的人。」
李瑞麟為華人移民推薦的一本書是美國憲法,「我們必須了解這個國家,了解作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懂得如何參與和治理國家。」
根植並服務社區近半生,李瑞麟鼓勵並告誡後來人,「華人習慣沉默和服從,跟隨大流。我們必須首先推開藏在內心的玻璃牆,才有機會觸摸並打破頭頂上的玻璃天花板。」
李瑞麟將自己的從政心得總結為,「要有服務的心,更要想法成為改變和制訂規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