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果一等獎

2020-12-0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序號成果名稱主要完成人完成單位1古代漢語系列課程建設的新開拓——以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和前沿創新的專業課程訓練為核心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教研室北京大學2《電磁學》系列課程的改革和建設趙凱華 陳秉乾 王稼軍 陳熙謀 舒幼生北京大學3生命科學創新型基礎人才的培養與理科基地建設的實踐許崇任 郝福英 柴 真 蘇都莫日根 趙進東北京大學4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楊芙清 陳 鍾 蘇渭珍北京大學5《基於網絡環境的教學質量實時監控系統》在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管理中的研究與實踐王 杉 周慶環 劉 帆 李 紅 徐 燚 姜可偉北京大學6構建以素質教育為取向的跨學科通選課體系遲惠生 關海庭 牛大勇 金頂兵 宋 鑫北京大學7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曾憲義 張文顯 李 龍 吳漢東 韓大元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8市場營銷專業系列教材建設(教材)紀寶成 呂一林 苗 傑 李先國 江 林中國人民大學9優化理論課程,強化實踐環節——電力系統本科專業課改革孫宏斌 孫元章 陳永亭 姜齊榮 童陸園清華大學10環境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錢 易 郝吉明 顧國維 張曉健 陳 文清華大學
(第三屆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11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型教學理念與實踐劉美珣 艾四林 蔡樂蘇 吳 倬 劉書林清華大學12創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 提升教學質量汪勁松 汪 蕙 張文雪 張 佐 宗俊峰清華大學13探索英語網絡教學新模式 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劉 芳 閆達遠 葉雲屏 宮 力 楊 敏北京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14研究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與體系的研究及實踐李 未 馬殿富 劉旭東 張 莉 曹慶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5森林資源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尹偉倫 韓海榮 孟憲宇 葉建仁 胡庭興北京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16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構建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鍾秉林 張 健 張斌賢 劉欣尚 叢立新北京師範大學17勵耘實驗班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葛嶽靜 管 靖 何麗平 李豔玲 張 健北京師範大學18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王廣謙 張亦春 姜波克 陳雨露 史建平中央財經大學 廈門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19聯合作戰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張玉良 鬱樹勝 張懷璧 姚洪喜 紀榮仁國防大學20政治經濟學(教材)逄錦聚 吳樹青 洪銀興 林 崗 劉 偉南開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21高等化學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程 鵬 車雲霞 高佔先 張新祥 劉志廣 葉汝強 李炳瑞 馬玉龍 沈文霞 李士雨 陳六平 裴偉偉 孫宏偉 張寶申等南開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北京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武漢大學 
南京大學 天津大學 
中山大學等
22構建學生科研平臺,努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袁滿雪 程 鵬 刁虎欣 張開顯 金柏江南開大學23獨立辦學,緊密合作,創新辦學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單 平 侯自新 逄錦聚 鬱道銀 葛寶臻 沈亞平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並列)24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餘國琮 李士雨 張鳳寶 徐佩若 張澤廷 匡國柱 黃少烈 姚善涇 梁 斌 趙 洪 餘寶樂 王保國 樂清華 陳 礪 陳紀忠天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浙江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25培養高等技術應用人才的一種新模式——「本科+技師」孟慶國 張興會 黃銀忠 王健民 崔世鋼天津工程師範學院26新形勢下複合型人才因材施教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杜彥良 王錫朝 金 龍 林雅青 杜立傑石家莊鐵道學院27軍隊工科院校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米 東 李向榮 張培林 李國璋 馬海霞軍械工程學院28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婁成武 孫 萍 司曉悅 隋永強 杜寶貴東北大學29寬口徑醫學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孫寶志 於曉松 路振富 喬 敏 張君邦中國醫科大學30創新型IT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溫 濤 張 偉 馬 君 劉文濤 張 韜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31復旦大學哲學系課程體系改革俞吾金 孫承叔 王德峰 陳學明 劉放桐復旦大學32開拓高質量複合型人才培養之路—《物理學與偏微分方程》課程與教材建設李大潛 秦鐵虎復旦大學33多校合作、面向西部,創建基於天地網的新型教育資源共享體系申瑞民 鄭慶華 陳德人 王燕昌 劉慶慧 徐乃莊 於德弘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寧夏大學 
西藏大學
34堅持特色、適應發展、依託優勢、充實內涵——紡織工程大專業的深化改革與實踐鬱崇文 郭建生 王府梅 靳向煜 晏 雄東華大學35土建類專業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蔣永生 邱洪興 陳以一 郭正興 黃曉明 單 建 何敏娟東南大學 同濟大學3621世紀初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吳曉明 姚文兵 徐曉媛 朱慶振 陸 濤中國藥科大學37工程圖學特色平臺的探索實踐與教學基地輻射譚建榮 陸國棟 張樹有 施嶽定 盛奎川浙江大學38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二十年的探索與實踐浙江大學39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沈明山 莊總來 陳 美 彭宣憲 陳小麟廈門大學40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與實踐黃漢升 楊貴仁 季克異 許紅峰 梅雪雄福建師範大學 教育部41創建警察指揮與戰術專業教育實戰新體系王 勇 倪 強 王 翔 林廉銳 莊 海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42植物生產類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董樹亭 陳雨海 邢金亮 趙延兵 高東升山東農業大學43適應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創建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學科新體系高 俊 王家耀 劉振堯 孫 群 遊 雄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44高職高專教育試點畜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劉太宇 郭長華 樊樹民 王春明 王曙雅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45機械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綜合實踐的研究楊叔子 李培根 吳昌林 戴 同 張福潤華中科技大學46農學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傅廷棟 曹湊貴 張獻龍 關桓達 孫東發華中農業大學47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體系創新建設與實踐楊學軍 王志英 竇文華 寧 洪 戴 葵國防科學技術大學48地方性高職院校辦學模式創新體系建設研究管天球 劉平娥 劉子秀 馮惠先 李國春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科技學院
49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俞仲文 劉守義 朱方來 譚屬春 李建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50「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與實施萬學紅 張肇達 李甘地 周同甫 鄧 洪四川大學51整合優質資源,實施精品化戰略,建設高水平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吳鹿鳴 高 明 盧存光 費從榮 田懷文西南交通大學52依託重點實驗室建立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實踐體系,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周仲榮 蔣葛夫 朱旻昊 張文桂 劉啟躍西南交通大學53校企合作,實現工程實訓基地運行機制創新的探索與實踐陳傳偉 曹 鳳 張世憑 朱晉蜀 劉 平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54新世紀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席酉民 王洪濤 趙西萍 梁 磊 萬迪昉等西安交通大學55結合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 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宋保維 崔景元 徐德民 孫進才 張 靜西北工業大學56改革基礎力學,建設一流國家工科力學教學基地矯桂瓊 支希哲 苟文選 張大成 劉小洋西北工業大學57《中國歷史》(六卷本)教材
張豈之 劉寶才 錢  遜 周蘇平 王子今 方光華 張國剛 楊樹森 郭成康 王天有 成崇德 陳振江 江 沛 楊先材
西北大學 清華大學 
南開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58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育人的研究與實踐袁有望 朱松山 劉光斌 張中元 韓懷仁第二炮兵工程學院59立足西部,改革創新,建設一流國家理科地理學基地李吉均 王乃昂 伍光和 周尚哲 張建明蘭州大學

相關焦點

  • 陝西科技大學榮獲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杜楊)近日,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表彰2019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通報》(陝政辦函〔2020〕137號),陝西科技大學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獲獎數量和獲獎質量均創學校歷史最好成績。
  • 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2005年9月2日教高〔2005〕14號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的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已經過異議審理
  • 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成果簡介
    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成果簡介  該團隊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以及省部級科技和教學獎12項。 該項目在基礎力學教學內容與體系改革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建成3門國家精品課程、編寫6部國家規劃教材、獲國家級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多年教學實踐效果顯著,得到同行專家認同和讚譽,在教育界和力學界影響廣泛。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獲2019年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常務副校長曾志新教授申報的成果《以專業認證理念為引領的民辦高校專業內涵建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榮獲高等教育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這是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連續第三次榮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也是首次榮獲一等獎。
  • 蘇州市教育教學成果獎公示,吳江再次領跑!附獲獎名單
    近日,蘇州市教育局公示了2020年蘇州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我區共獲基礎教育類特等獎4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職業教育類一等獎2項。其中,基礎教育類特等獎佔全市的25%,一等獎佔全市的20%。我區整體獲獎率超九成。
  • 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
    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將於2020年11月24—30日召開,現將參加會議的專家(第二批)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  2020年11月26日
  • 2020年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
    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於2020年11月24—30日召開,現將參加會議的專家(第三批)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
  • 同濟大學2021年研究生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申報答辯會舉行
    同濟大學2021年研究生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申報答辯會舉行 來源:研究生院   時間:2020-11-14  瀏覽:
  • 2020年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專家名單(第二批)
    2020年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第二批)名單公布  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將於2020年11月24—30日召開,現將參加會議的專家(第二批)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獎勵委員會主要職責:審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簡稱評審委員會)提名推薦的特等獎候選項目和評審出的青年科學獎候選人,審定評審委員會提交的一等獎、二等獎候選項目,對獎勵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見和建議。獎勵委員會的審定結果報教育部批准。  第六條 獎勵委員會下設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獎勵的日常工作。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學生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一等獎
    近日,第12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落幕,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學生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共獲得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優秀獎12項。獲得一等獎的平面類作品《加油武漢》,由綠色的「加油武漢」四個字組成。據悉,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簡稱大廣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全國高校文科大賽。大廣賽是迄今為止全國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大學生賽事,自2005年首次舉辦至今,始終遵循「促進教改、啟迪智慧、強化能力、提高素質」的大賽宗旨,已成功舉辦了12屆13次賽事。
  • 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擬授獎成果公示—新聞—科學網
    關於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擬授獎成果的公示
  • ...局廣元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廣元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辦法》的通知
    推薦委員會可採取專家評議、民主測評、量化打分、事跡展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從師德、能力、業績、貢獻等方面對申報人選進行全面考核,提出推薦意見。 第十二條 學校根據推薦委員會的推薦意見,集體研究確定擬推薦人選,並在學校進行公示,公示內容重點包括推薦人選的師德表現、教學業績、量化得分構成、考核推薦結果等情況,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
  • 教育部修訂高等學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新辦法2020...
    第七條 獎勵工作辦公室根據每年提名項目的學科分布等具體情況,聘請相關學科領域學術造詣高、學風端正的專家組成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主要職責:(一)對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候選項目和候選人進行評審,提出一等獎、二等獎候選項目和青年科學獎候選人建議;(二)根據一等獎候選項目成果水平,提出特等獎候選項目建議;(三)對評審工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進行處理。
  • 桂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開展2020年度全市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
    (四)市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條件通過委託評審方式到桂林市評審高級職稱的,應由申報人所屬市級職改管理部門出具委託材料,並經桂林市職改辦審核同意後推薦到桂林市衛生系列評審委員會評審。(五)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在同一年度申報評審兩個及以上同級別職稱。同一年度申報兩個及以上同級別職稱的,該年度所有評審結果無效。
  • 第七屆「鼎陽杯」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
    2020年6月6-7日,第七屆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鼎陽杯)複賽如約舉行。鼎陽杯採取自願報名、賽區初賽、全國複賽的模式,共收到來自全國260所院校的721項作品,經初賽、複賽,共評選出一等獎39項、二等獎50項、三等獎56項,以及「鼎陽杯」一項、「最佳創意獎」一項、「最佳工程獎」兩項和「最佳授課獎」兩項。
  • 海南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擬獲獎名單出爐| 附名單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0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胡麗齊)10月23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省教育廳獲悉,2017年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擬獲獎項目名單出爐。根據海南省教育廳委託的省外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專家評審結果,該廳擬分別授予《思政理論課「一主三輔」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等10個項目、《海南大學黎族傳統體育特色教學改革研究》等20個項目2017年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
  • 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初審合格成果名單(共1873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1建設研究型大學的數學教學公共平臺,全面提高數學公共課的教學質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紀桃 高宗升 柳重堪 李衛國 付麗華北京市102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高職高專)與輔導書及電子教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