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微博上的民政局新標語突然上了熱搜,「結婚不等於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福,我們出生就是一個人,最後也不可能同時離去,愛情是精神的奢侈品,沒有也行」。
雖然只是個烏龍,但對於29歲的我來說,催婚是每個節假日不得不面對的考驗。91年獅子座,下個月就要過29歲生日,今年是我2字開頭的最後一年了。可是在家人眼裡,我今年早已31了。在我家長輩眼裡女孩30歲了還沒有結婚是件很丟臉的事情,是「嫁不出去」被挑剩下的表現。儘管我自己覺得我不差勁,985本碩月薪2W,足夠滿足我的日常開銷,逢年過節也能很體面的孝敬家裡老人,從小就沒有讓父母多操過一分心。
本來是高高興興回家過端午,卻不得不面對各種老人的催婚,我一直覺得求學也好工作也好,或者婚姻,都是希望擴充生命的內涵或者外延。感情要順其自然,千萬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但長輩不停的軟硬炮轟、攻擊讓我覺得很喪氣,從前幾年的苦口婆心,到命令式的口吻,最後每每提到結婚都會爭得不可開交。他們的態度、語氣無形之中都像一把出鞘的劍,讓我覺得很受挫。
每一個人都在說你到了適婚的年齡,就應該結婚了。但是真的該結婚的年紀嗎?我不這樣認為,對於單身女性而言,對婚姻是恐懼的,年齡越大這種恐懼越嚴重。大火劇《誰說我結不了婚》中有句臺詞印象非常深刻:「並不是到了平均年齡就要結婚,就像並不是到了平均年齡就要死去一樣。」適婚的只有感情,而不受年紀左右。
生活中有多少人最後為了父母而選擇了妥協,又有多少父母理解子女選擇了退步,有多少人被迫壓力輿論選擇結婚最終婚姻不幸,又有多少人認著自己的性子最終與父母像「仇人」一樣?好在我把父母接來自己身邊住,沒有了其他鄰居的七嘴八舌,他們也漸漸看開了很多,偶爾回家也會自行幫我消化掉來自外部的壓力。
父母在身邊的時候,我經常在粉象生活APP上精心挑選可以改善生活品質的小物件,時不時的給媽媽買買衣服配飾,好看不貴還能讓媽媽開心。我喜歡對比,尤其是購物的時候,精心對比差異,找到更好的產品更好的價格。粉象生活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喜歡收納,喜歡品質小裝飾的集美們都可以試試看,然後用節約下來的錢下班隨手帶個菜回家,讓父母看到我一個人其實過得也很快樂很幸福,讓他們相信即便暫時沒有走進婚姻,我同樣是個可以生活得很好很優秀的姑娘。
對於感情和婚姻,每一個故事都是別人走過的,但總有一個故事為你而來,而我只等那一個故事就好,不用等多久,以後生活的時間會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