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傅立葉變換DFT在通信、控制、信號處理、圖像處理、生物信息學、計算物理、應用數學等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FFT算法是作為DFT快速算法提出的,它將長序列的DFT分解為短序列的DFT,大大減少了運算量。FFT的FPGA實現同時具有軟體編程的靈活性和ASIC電路的快速性等優點,成為快速實時實現FFT的一種重要手段。文章意在設計一種高速率高吞吐率的FFT處理器,以滿足實時處理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308.htm1 數學模型
FFT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旋轉因子的周期性、對稱性和可約性將一個長度為N的序列的DFT逐次分解為較短的DFT來計算,而總的運算次數比直接DFT運算要少得多,達到提高速度的目的。根據旋轉因子的周期性、對稱性和可約性,我們可以得到如式(1)的一系列有用結果。
2 結構說明
2.1 流水線結構
硬體結構實現FFT的常用形式有4種:遞歸結構,流水線結構,並行迭代結構和全並行結構。設計採用流水線結構,流水線結構一般在FFT實現的每一級均採用一個運算單元,前一級算結果直接用於下一級運算而無需等到本級運算全部完成,因此,可提高運算速度。遞歸結構的運算的時間較長,並行迭代結構對數據存取帶寬要求很高,全並行結構資源消耗過大,均不適用。
2.2 並行處理
FFT作為時域和頻域轉換的基本運算,是數字頻譜分析的必要前提,超級的運算能力在雷達處理、觀測、跟蹤、定時定位處理、高速圖像處理、保密無線通訊和數字通信、濾波等的應用上極為強烈,而實時系統對FFT的運算速度要求更高。提高FFT速度的一種有效解決方法是並行運算,如採用多個蝶形運算單元並行處理。
綜上,設計選取流水結構,4路並行處理結構。
3 硬體設計
3.1 邏輯設計
FFT邏輯框架如圖1,為了構造高速率高吞吐量的FFT,設計4路並行輸入輸出,採用基4與基2混合FFT,FFT512採用基4蝶形算法,其餘則採用基2蝶形算法。
流水結構的FFT處理器的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實際設計由3個部分組成:運算單元、數據交換單元和重排單元。
運算單元完成蝶形運算,是處理器的核心,其運算速度直接決定整個FFT處理器的速度。由於4組輸入數據同時進入蝶形運算,所以處理速度為串行的4倍。其中,每個蝶形單元均採用流水線技術設計。運算單元啟動後,每個周期處理4組數據,完成4輸入4輸出的FFT。
數據交換單元是處理器的關鍵,實現對前一級蝶形運算單元輸出數據的交換,以滿足下一級蝶形運算的配對需求。實現方法為每一級的輸入均採用順序輸入,內部用FIFO緩存數據,按照逆序形式配對數據,等待數據到來,將加法結果輸出,減法結果存至FIFO中,待加法結果輸出完畢,繼續輸出減法結果,如此輸出結果即為順序輸出。
數據重排單元負責對最終計算結果進行重新排序,以實現自然序數輸出。512點基4框架圖如圖3所示,在512基4運算完成後,輸出數據的順序並不是所需順序,需要進行調整,由輸入數據與輸入數據的地址特點發現,倒序RAM的讀地址即完成順序輸出。
3.2 時序設計
流水示意圖如圖4所示,詳細說明如下:
FFT64模塊的5級流水:第1級,前64組輸入數據的實部、虛部均寄存在FIFO中,當第65組數據到來時,與FIFO中寄存的第一組數據做蝶形運算,將相減的結果繼續存在FIFO中待用,相加運算將在第二級進行;第2級,前64個周期,做蝶形加法,結果記為add,第65個周期起,從FIFO中讀數給add;第3級,前64個周期,add賦給第一級緩存寄存器,第65個周期起,把add賦給乘法器的輸入端;第4級,前64個周期,把第一級緩存寄存器賦值給第二級緩存寄存器,第65個周期起,做乘法運算;第5級,前64個周期,把第二級緩存寄存器的值賦給輸出端,第65個周期起,把乘法器輸出累加的結果賦給輸出端;
FFT512模塊的6級流水:第1級,當輸入有效信號拉高時,將第一組輸入數據放入第一級緩存器中,寄存第二至四組數據,待接乘法器輸入端。同時,從rom中讀取旋轉因子;第2級,第一路緩存至第二級緩存中,其餘三路做乘法運算;第3級,第一路緩存至第三級緩存中,其餘三路做複數乘法的加法運算;第4級,四路數據均做緩存;第5級,做如圖3中的第一個蝶形運算。其中,乘以-j運算可以用顛倒相加來完成,如此可以節省乘法器資源;第6級,做如圖3中的第二個蝶形運算,同時將輸出有效信號拉高。
FFT32、FFT16、FFT8、FFT4、FFT2、FFT1與FFT_64流水原理一致,只是控制位數不同,其分別為32、16、8、4、2、1。
4 驗證設計
Testbench是一種驗證手段,通常包含3個部分,激勵生成、待測設計、輸出校驗。針對設計搭建的testbench如圖5所示,從文件中讀取向量i_data_real、i_data_imag,經過FFT處理得到結果o_data_relal、o_data_imag,並根據end信號將向量寫入相應文檔中,與正確結果進行比對。
5 仿真結果
ISE仿真波形如圖6所示,輸出文件經與MATLAB對比驗證正確。圖(1)為整體仿真波形,輸出有效信號拉高后,數據連續輸出。圖(2)為FFT 512模塊局部仿真波形,輸入有效信號拉高后,第6個周期輸出有效,與分析的流水級數相吻合。
6 綜合結果
綜合後得到資源利用情況如表1,我們發現,並行處理帶來面積的增大,如何在實際問題中平衡速度與面積尤為重要。
7 結束語
文章用FPGA實現了512點FFT處理器,採用Verilog硬體描述語言進行RTL級描述,並完成綜合、布局布線。經過ISE仿真,結果與MATLAB仿真輸出結果吻合。處理器先採用時域基2蝶形算法,後採用時域基4蝶形算法,並行處理4個蝶形運算單元,並同時採用流水線結構,大幅度提高了處理器速度,可進行實時FFT運算。在設計中用FIFO存儲中間數據,並將旋轉因子固定為乘法器IP的常數係數,以進一步提高處理器的速度。因為採用並行結構,所以FPGA硬體資源消耗較多,系統功耗也相應增大,如何根據系統實際需求找到速度與資源的平衡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