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達自我到為勞動者歌唱 小鎮青年許多的搖滾之路

2020-12-05 浙報融媒體

2018-04-28 15:5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 周夢潔

「媽媽我離開家鄉這麼多年/今天我又發現自己還是在漂泊/生活這一件事我一直做不好/他有時很沉重有時卻很虛空。」一條肥大的褲子,一件簡單的T恤,掛在脖子上的口琴,再加上一把被使用得發亮的吉他,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搖滾歌手許多了,瀟灑而隨性。低沉而又有爆發力的嗓音訴說內心的渴望,也歌唱著勞動者的心聲。

△為工人表演

從雜工到搖滾歌手,從不妥協

出生於海寧市鹽官郭店集鎮的許多,高中就讀於海寧市高級中學。整個高中時期,繁重的學業和千篇一律的課程都讓許多感到壓力很大,他迫切地希望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高三的某一天,他突發奇想,覺得電影導演很不錯,可以通過畫面來表達自己的青春。可惜後來由於高考成績不理想,中意的大學導演系不招生,就沒有接著讀大學。

△許多

「在90年代末沒有考上大學,似乎就是處在一種社會邊緣化的一種狀態,但自己又不想妥協。」後來迫於家裡的壓力,自己也想體驗生活,為接下來的高復沉澱積累,許多就嘗試了很多工作。有去建築工地打過工,做過車工,還去杭州臨平當過戶籍協警。那段時間對許多來說,最大的慰藉的來自搖滾音樂。「當時被搖滾的張力所吸引,發現它能夠更加直接地來表達青春的狀態並且操作性更強。」

搖滾就像一束光芒,從黑暗的天空從天而降。「它給我提供了表達的渠道,讓我開始思考生活,讓我發現人生還有別的可能性。」就這樣,1999年下半年,許多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前往「中國搖滾音樂的搖籃」——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學習。

許多(右二)和他的樂隊

學校很簡陋,但是在那個學校似乎讓許多找到一種烏託邦的感覺。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聽搖滾聊音樂。相較於其他同學,許多幾乎沒有任何音樂基礎,每天八個小時的練習不但沒有讓他感覺辛苦,反而樂在其中。「那種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對學習的渴望,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督促。就算剛開始不會彈吉他,光是亂撥就已經讓我足夠興奮。」兩年多的校園生活,帶給許多的不僅是音樂表達的能力,內心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明確的生活態度。

從「我」到「我們」,為勞動者發聲

畢業後,許多和一些玩搖滾的樂隊朋友一樣住在北京郊區的一個農村,靠賣唱為生。北京各個地下通道、地鐵站、酒吧……都有過他抱著吉他彈唱的身影。那時候的許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想像著外面世界的浮華與喧囂,孤獨地唱著自己也不懂的憤怒和迷茫。「沒來北京之前,我就像一隻鳥兒,被束縛在枝蔓叢生的林間,拼命地尋找著展翅高飛的機會。可是當我似乎真的自由自在地飛翔,卻發現四處滿是望不到頭的迷茫。」

2001年的某天,許多背著吉他正在西直門附近的一個地下通道唱歌。一個不認識的哥們跑來借錢,跟他說:賣唱時,吉他被警察沒收,需要100元贖回。「出於一種階級感情,我非常爽快地把當時掙的錢都給了他。」許多說,不久後,在這位哥們的介紹下,許多認識了孫恆。那年冬天,幾個人開始商量組建了打工青年文藝演出隊,專門為工人演出。一年後,工友之家成立,作為一個公益性的組織,為在城市打拼的工友提供各方面的幫助。

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許多慢慢開始關注「三農問題」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工人問題。他開始慢慢建立自己和社會之間的連接,開始從全新的社會學角度來看待這個繁華的世界和辛勤的勞動者。

「起初我認為自己和他們不一樣,把自己看成所謂的藝術家,直到真正的走近他們,了解他們,才發現我們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勞動者。」這種認知讓許多從天空又重新回到了地面。許多感嘆到,原來生活的意義不在於自由得只剩自己的天空,而在於腳踏實地的前行中。我們也不是什麼藝術家,而是要靠雙手來養活自己的勞動者。

「我們進城來打工/挺起胸膛把活幹/誰也不比誰高貴/我們唱自己的歌。」這是2002年下半年,許多為工人寫的第一首歌《打工號子》。這首歌最大的改變是,以前寫歌,歌詞都是我怎麼樣,而這首歌用了「我們」。

九張歌曲專輯,上千場公益演出,工友之家蓬勃發展,許多也越來越忙碌,但是再辛苦也從未想過放棄。「因為我一直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還有這麼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與我一起砥礪前行。」許多表示,目前工友之家也鼓勵同志去各個地方設立同類的機構,比如杭州的「草根之家」、蘇州的「蘇州工友家園」等等。如果條件合適,希望工友之家也能走進海寧。

相關焦點

  • 搖滾歌單|藝術值得為之痛苦,為之歌唱
    》中稱搖滾為 「對西方文化之偽善的反叛是一種深刻的顛覆形式」。 卡爾·貝爾茲則在《搖滾故事》中視搖滾為 「民間藝術」,一種下意識的俚語表達方式。 查理·勒特稱搖滾為「城市之聲」, 認為它是都市少年們創造的新音樂吶喊。
  • 淺談:中國搖滾快死了,真快死了
    搖滾的起源與發展不多說,一群叛逆,億時代的少年演奏的不滿,或抒情,或重金屬,總之搖滾的產生就是一股清流,獨樹一幟領風騷。按照搖滾樂的進程,不管任何時候任何時代,搖滾樂總會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演繹世界的不滿,或者說是表達自己的觀點。
  • 唐明燈:歌唱是為了什麼:搖滾樂的中國境遇
    對此,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曾經通過媒體表達了他的失望:「真正的問題是,現在沒有人敢像何勇那樣寫《垃圾場》了。」16年前中國搖滾如暗夜砰然升空的禮花,噴發怒放,絢爛奪目,而今光芒不再。他被認為是真正賦予了搖滾樂以靈魂的人。他的抗議歌曲,歌詞甚至比旋律更激動人心。與迪倫同時代的民謠歌手菲爾•奧克斯,他的歌曲主題經常是反戰、公民權利、勞工抗爭。他積極投身於各種社會運動,甚至自稱為「歌唱記者」。在上世紀70年代鮑勃•迪倫厭倦政治之後,約翰•列儂卻更積極地投入了包括為婦女爭取權益在內的各種社會運動。
  • 《麥傑克小鎮》OST原聲碟——審美啟蒙優質原創兒歌
    2017-01-04 11:05   《麥傑克小鎮》OST原聲碟是中國首部原創音樂成長秀《麥傑克小鎮》中的原聲音樂,內含78首專為中國學齡前兒童打造的新一代原創兒歌
  • 劉譯璟:志當瞭望者的搖滾青年科學家
    劉譯璟:志當瞭望者的搖滾青年科學家。視頻剪輯:許子陽工作中的劉譯璟,是一名嚴謹理性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科學家,生活中的他,則是一個熱愛搖滾的熱血青年。本人供圖16歲邁入大學校園,20歲攻讀碩士學位,26歲北大博士畢業,這樣的人,一定是個學霸吧?「我就是上學早而已,而且是八年制義務教育。」
  • 從社畜青年到小鎮青年必看的書《從早「茫」到晚》
    從社畜青年到小鎮青年必看的書《從早「茫」到晚》這是為都市青年所作的繪本,西沃恩·加拉格爾(SiobhánGallagher)加拿大的插畫師,她日常做的事情是畫畫、旅旅遊、品品酒做白日夢,書中的主兒可能和今天的你一樣,在工作日掙紮起床
  • 鄭鈞:華語樂壇搖滾圈的首領者之一,風格從躁至靜,他的禪意音樂
    單純從聽後感來評價《永不退轉》這首歌,和鄭鈞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區分度,也完全不像我們記憶中那個唱著《私奔》《回到拉薩》的搖滾老炮了,他更像一個在搖滾中找到內心淨土的禪修者。從創作上看,歌曲依然是正向情緒的細膩遊走,以歌明志,「永不退轉」。歌詞多是汲取於這幾年的禪修經歷,更為平實生動,旋律流暢舒緩,有了許多的佛學寓意和內涵。
  • 重金屬搖滾音樂可能誘青年殺人
    本報訊7年前,兩名青年在義大利米蘭一家酒吧參加重金屬搖滾音樂會後失蹤。日前,意警方終於偵破這起懸案。一名從事重金屬搖滾樂演奏的青年樂師向警方供認,是他與同夥殺害了那兩名青年。據供認,他們都通過重金屬搖滾樂加入了一個叫做「撒旦的野獸」的秘密暴力組織,以殺人取樂。
  • 黛安娜王妃曾是個搖滾青年!竟和這3個搖滾圈大神關係曖昧
    最近黛安娜王妃車禍地成景點上了新聞,全世界又想起那朵已經凋謝的「最後的英倫玫瑰」,圍繞著她的各種傳聞20多年也從未中斷過,但今天讓我們聊聊她不為人知的一面,她在世時也曾是個地地道道的搖滾青年,可以說她的叛逆也體現在了音樂品味上,她喜歡另類搖滾樂並且還很喜歡和搖滾圈的人交往,留下了一段段佳話。
  • 彭佳慧不只是苦情歌手,也可以搖滾,她的許多歌曲你都沒聽過
    彭家暉在這裡的歌唱學習了原住民的直接和無拘無束的表達,並融入了他自己的個人特徵。在大海的最後合唱中,她像福音歌手一樣唱歌,可能是她與黑人傳奇歌手最接近的。《愛是瘋了》從2000年1月1日的第一次專輯開始,它具有獨特的搖滾元素,甚至融合了鄉村搖滾。在這首歌中,彭家輝的歐美音樂基礎可以清晰地聽到,她被稱為「女性女聲」。當她用她的傲慢來問「愛情怎麼樣?秘密怎麼樣?
  • 一首《美麗的心靈》,一首動聽的勞動者讚歌!
    視頻:劉一禎、陳笠笠《美麗的心靈》  《美麗的心靈》歌詞質樸,調子清新,活潑動聽,是讚美新一代清潔女工的歌,也是為勞動者唱的讚歌,當年被評為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曲之一,在廣大青年朋友中廣泛傳唱。雙手打扮可愛的城市歌聲喚來春天的百靈姑娘灑下滴滴汗珠描繪祖國錦繡美景讓對對情侶舒適的漫步讓建設的車輛歡快地飛奔年輕的姑娘新一代的清潔工人我要為你歌唱我要為你歌唱歌唱你美麗的心靈傳承民歌文化
  • 《樂隊的夏天2》要來了,中國搖滾重新回到夏天了嗎?
    那麼對你來說中國搖滾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今天小印就帶你一起了解一下中國內地搖滾——受影響於西方世界卻又反叛於西方世界。中國搖滾重新回到夏天了麼?樂夏在第一季雖然是一個新節目,但是節目的整體質量和觀眾反饋都很不錯,也向觀眾展示了中國樂隊的搖滾精神。到了第二季自然而然就有許多有實力的樂隊真香了。
  • 小鎮青年消費研究報告
    10年消費市場的主力軍,預計到2030年,三四線城市居民消費達45萬億元人民幣  ◆ 相對一二線城市,小城市居民剛性生活成本在可支配收入中佔比較低,諸多因素使得他們更願意消費,更有能力消費  原題《小鎮青年消費力量崛起》
  • 《搖滾青年》朱利安不再是一個小爬蟲而更像平民之王
    「搖滾青年」朱利安不再是一個小爬蟲,而是更像平民之王2016年,法國音樂總監弗朗索瓦·夏克爾(Franois Schaeker)將著名作品《紅與黑》搬上舞臺,賦予了近200年前誕生的經典悲劇以生命,詮釋了「搖滾」。舒雅克領導的創作團隊創作了許多法國音樂劇,如《搖滾莫扎特》 《亞瑟王的傳說》。古典與現代的碰撞是他團隊工作的亮點之一。《搖滾莫扎特》講述了一個拯救班克斯先生的故事。《亞瑟王的傳說》是一群騎士的光輝。
  • 《搖滾藏獒》點映 專家稱是"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更是給予電影高度評價:「中國動畫電影經過十幾年的培育,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去年有《大聖歸來》,我們今年期待《搖滾藏獒》再創造新的動畫電影的票房奇蹟。」    動畫電影《搖滾藏獒》的熱度是從主題曲《熱愛》MV發布,並開啟全國路演時開始爆發的,主題曲濃縮了鄭鈞對這部電影的所有理解,和對生活及音樂的熱愛。
  • 父輩們的狂野與熱血——94年紅磡搖滾的輝煌
    由於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舉辦過類似的演唱會,「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與唐朝樂隊為了心中對搖滾的追求、對夢想的尊重。在搖滾與規矩的抉擇下,幾個人選擇用遺書來換取自己為搖滾燃燒的演唱會。他們將情景劇的模式融入演唱會中,每一首歌曲的結尾伴奏都不下一首歌曲的開頭相契合。
  • 尼瑪樂隊:我們堅持用大自然的聲音歌唱
    有一群歌手他們的歌詞出現過漢語、英文、藏語、蒙古語、尼泊爾語他們的風格融合了民謠、搖滾、Rap、宗教、民族等元素在高原地區,人們經常在放牧或上路時歌唱。當他們遇見遠處的熟人,便通過高聲呼叫的方式來打招呼。人們相信,高原民歌中寬廣高亢的歌聲便是起源於此。主唱完瑪三智一直在路上,他曾深入雲南、青海、西藏、四川等多地採風……去了許多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接觸過多種原生態風格的音樂,並從他眾多外國友人那裡,汲取各國音樂元素。
  • 向民歌尋源,用方言歌唱:五年來中國流行音樂概覽之三
    央吉瑪(《蓮花秘境》)將家族幾代人口傳下來的古謠老調加以現代製作,呈現了西藏門巴族三百多年前的逃亡遷徙之路。「蕃玉文化」製作人宋曉軍以「樂藏三千」為系,將西藏田野錄音製作成《樂藏·阿里》《樂藏·昌都》兩張專輯,是迄今為止西藏民歌以原生態達到高保真水準的唯一錄音。
  • 52歲搖滾教父伍佰:出道30年與妻子丁克17年,現身坐輪椅演唱
    儘管是坐著輪椅,他依然滿懷激情地為臺下的觀眾歌唱著,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 不過,在他接觸到吉他後,就深深地被吉他吸引,也萌生當個音樂人的夢想。
  • [視頻]「青春為祖國歌唱」開場!上海交通大學@了華東師範大學
    「青春為祖國歌唱」開場了。交大率先開唱「相聚在東海之濱,汲取知識的甘泉。交大,交大,學府莊嚴,師生切磋共涉艱險」「薄日出,南洋之上,光照四方;書聲琅,琴聲暢,莫負大好春光」「我愛你中國,心愛的母親,我為你流淚,也為你自豪」……上海交通大學思源湖畔、仰思坪上,歌聲悠揚,步履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