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哇婭姐愛家鄉,我們今天講述的是歌手鄭鈞。昨晚看了《今晚九點見》對鄭鈞的採訪,一邊笑,一邊感動。他毫無說教,平靜也調侃得述說著他那些領悟,靠譜也不靠譜得把主持人給「主持」了。這些都來自他十年來瑜伽和打坐的實修,和對搖滾的熱愛。因為要追求自由,他玩了搖滾;因為打坐,他理解了真正的自由。所以,他更愛搖滾,更愛生活,更愛喜樂的自己,也更愛分享音樂。
曾經鄭鈞說過:」如果我哭了,也許是我真老了......「1994年,鄭鈞憑藉第一張專輯《赤裸裸》出道,90年代,是華語樂壇最好的年代,之後,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它一步步走向衰落。有些時候也好奇,音樂圈每天都在數不清的困惑中生存,其中一個就是,為什麼樂壇再也沒有好歌了?六年前,在《中國最強音》的舞臺上,鄭鈞出現,演唱一首《赤裸裸》。當時臺下的陳奕迅、章子怡全然沉浸在搖滾氣氛中,開啟了蹦迪模式。時至今日,那依舊是一場難得的現場,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讓陳奕迅、章子怡不顧形象地嗨翻。
有人說,鄭鈞是中國搖滾圈裡,寥寥無幾的能吼住全場的人。在小編看來,鄭鈞並非是靠「吼」來控制全場的情緒的,而是以自在的獨特的氣質吸引全場的,這種氣質,隨著他年歲有加而愈發迷人。去年12月11日,鄭鈞發行的單曲《永不退轉》上線,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單純從聽後感來評價《永不退轉》這首歌,和鄭鈞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區分度,也完全不像我們記憶中那個唱著《私奔》《回到拉薩》的搖滾老炮了,他更像一個在搖滾中找到內心淨土的禪修者。從創作上看,歌曲依然是正向情緒的細膩遊走,以歌明志,「永不退轉」。歌詞多是汲取於這幾年的禪修經歷,更為平實生動,旋律流暢舒緩,有了許多的佛學寓意和內涵。
《永不退轉》作為鄭鈞的最新單曲,是有著World Music的骨架的,副歌與梵音相連,搖滾部分以柔和化剛強,連帶以往的吶喊與炙熱都統統演化為慵懶與柔情。從過往的搖滾變成現在的「搖滾MIX禪意」的狀態,是鄭鈞身上一大明顯的轉變。往小了說,《永不退轉》是一個理想的開端;往大了說,鄭鈞開始從這個時候不再純粹為唱而唱,不再帶著憤怒和滾燙去抒情,而是在搖滾中追尋真我,從生活中感悟、理解甚至修煉。《永不退轉》並不是橫空出世的作品,而是他音樂初心的延續,和音樂體系的一種堅定。因為在多年以前,鄭鈞就曾經在《極樂世界》這首經典作品裡,唱出過「我們活著也許只是相互溫暖,想盡一切辦法只為逃避孤單」這樣盪氣迴腸的音樂詩句,而這種情緒的抒懷,與《永不退轉》裡「煙花升起在夜空,星辰緊緊相擁,此生應已無憾,唯有誓願,永不退轉」的歌唱,就是一脈相傳的表達。
實際上,從三年前的《熱愛》開始,鄭鈞就有意識地將曲風和演唱表達柔軟化,這種柔軟不是搖滾的退化,而是自我表達方式的轉變。這種柔軟化的表達並不是毫無徵兆的,2006年發行《私奔》就已經顯露。他唱的是回憶,你陪我歌唱你陪我流浪,你陪我兩敗俱傷。聽似慵懶隨意,其實飽含真情。在這之後的作品,鄭鈞更多傾注的是有血性,在他看來,不是只有咆哮才是血性,大愛無疆也是血性。所以後來這種轉變就存在了《永不退轉》這首單曲裡,這種轉變,一方面體現在編曲的刪繁就簡,由躁轉靜,大面積的木吉他伴奏鋪陳,如同水利萬物般自然流淌,與鄭鈞質樸的嗓音非常契合;另一方面,鄭鈞的演唱情緒非常平和,無悲無喜間是自我審視的風輕雲淡。
在小編看來,鄭鈞歌裡的喜樂興衰,不是一晌貪歡,而是佛語中的身心自在,聽起來非常有禪意。禪意背後,鄭鈞希望能傳遞一種生活態度給當下疾走的人們:我們活在一個充滿遺憾的世界,但我們已經見過煙花升在夜空與星辰緊緊相擁,見過青山不老擁抱飛湍瀑流,不必糾結一時得失,不必匆匆追趕,此生應該已無憾,但求初心與誓願,永不退轉。也希望鄭鈞永不退轉,繼續做他喜歡的音樂。
(文/哇婭姐愛家鄉原創,轉載請註明哇婭姐愛家鄉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