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疊紀,(生物專欄:合弓綱)龍獸兇猛

2020-12-03 博物LEGO扈興為fu

恐龍時代之後是哺乳動物的時代,這可能是一個古生物學常識。但如果按照現在科學分類,事實並未如此:哺乳動物屬於一個名叫合弓綱的家族。早在恐龍出現之前的二疊紀,各種合弓綱巨獸早已稱霸陸地千萬年。

盤龍類:

相貌辨識度極高的異齒龍和基龍。常被做成,各種影視作品中與恐龍一起出現。但在分類上與哺乳動物共接近。

他們背上標誌性的背帆。有延長的脊椎神經及連著皮膜構成。皮膜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對於背帆的作用古生物學家看法比較一致,調解體溫做為冷血動物,他無法自行調節身體溫度,於是演化出了背帆這種太陽能電池板。

有研究計算一條體重,200千克的異齒龍在清晨陽光下給被翻加熱通過背中大量毛細血管吸收熱量,大約80分鐘就可以,把體溫從26攝氏度加熱到32攝氏度,就可以出去捕獵了。

至於異齒龍的名字,源於他口中有兩種不同的牙。這也是我們哺乳動物後來基本都有的特徵。前排的長而鋒利,用於撕咬獵物,後面的又粗又短用於切割食物。

異齒龍。

恐頭獸類

這種類的出鏡率比較低,基本鮮為人知。但在整個合弓綱演化史上,獸孔類才是主角。並且長相奇葩,骨骼驚奇。

麝足獸:

最大的孔頭獸類之一體長能長到5米長超過一噸重,身材圓胖,前肢長於後肢,尾巴很短,頭部不大,但頭骨厚實堅硬,頭頂隆起,作用類似於腫頭龍。但平時都是溫順的植食性動物,喜歡結群成隊。

冠鱷獸:

麝足獸的近親。體長約4米,典型的行動遲緩的大個子,最醒目的標誌是,頭骨上有幾隊,大型角撞我伊對從眼睛後方長出,還像鹿角一樣分叉,另一隊從顴骨兩側長出,再加上幾塊瘤狀突起,使他們看上去十分怪異,從。口部大型犬齒和小型牙齒來看,他們很可能是雜食性動物。

巨型獸:

恐頭獸的強大掠食者。體長近三米,重量約500公斤。光是頭部就有0.8米長。嘴部長滿歷史,相比於那天圓胖笨重的吃素親戚。巨型獸的形態更為敏捷,可能是當時最強的。合弓綱殺手。

麗齒獸類:

麗齒獸類的主要代表是生活在晚三疊世非洲南部的麗齒獸。麗齒獸可達4米,類似於一隻無毛的大狼狗,但有一條類似於蜥蜴的尾巴。口中有一雙突出的犬齒。在前些年的英國科幻劇《遠古入侵》中大出風頭。

麗齒獸成群捕食想像圖。

但最強大的麗齒獸類還是化石發現於俄羅斯的狼蜥獸。體型約4.3米,頭骨長度就有0.45米,一對犬齒,將近20釐米長。

中小型的麗齒獸類,則以雷塞獸為代表。和狼差不多大,體長約1.7米。四指修長,具有較強的奔跑能力。匕首一樣的犬齒可以深深刺入獵物的要害部位。門齒也同樣鋒利,即使是能高效的切割撕扯肌肉,縮短進食時間。

合弓綱部分類群進化樹為:

合弓綱進化樹。

二齒獸類和哺乳動物在三疊紀那一期講過了,沒看的可以去看。

本期參考了中國國家地理博物,2019年總計197 10月專刊。支持博物。

私信回覆:博物公眾號。即可得到博物公眾號二維碼。僅限2名。(僅可用於學習交流,不可用於商業用途。)

全文終,謝謝觀賞,求三連。

相關焦點

  • 二疊紀的野狼——麗齒獸
    拉丁文名為Gorgonopsid,起源於二疊紀,2.52億年前。麗齒獸食肉,外形像狼,是首次長有犬齒的動物,這是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大重要突破。 麗齒獸的獠牙可以輕易撕開獵物的肌肉,就好比用一把炙熱的金屬刀滑過黃油一般,因此它們也有這樣的稱號:"二疊紀的野狼"。
  • 生物大探索——二疊紀
    生物在古生代的發展中,先後經歷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寒武紀是生命的起源,奧陶紀是生物的發展,志留紀是動植物上岸……作為古生代的終點,二疊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植物類在泥盆紀中得到發展,在二疊紀中更加繁茂。爬行類動物進化出獸孔目、杯龍目和盤龍目,物種的多樣化正式形成。
  • 二疊紀生命滅絕關鍵因素證據找到
    研究顯示,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導致海水組成的變化是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重要環境因素。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3月26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三疊紀之交發生了地質歷史時期最為嚴重的全球生物集群滅絕事件,在很短時間內造成了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滅絕,其原因一直存在巨大爭議,科學家曾提出天體撞擊、大規模火山噴發、海底可燃冰的快速分解、海水缺氧等多種假說和解釋,但具體的驅動機制和環境因素目前尚未形成統一認識。
  • 原始十大兇猛動物—史前怪物科普
    估計它有二點三公尺之長及五十公分寬,該生物是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節肢動物。 4、海王龍 海王龍(Tylosaurus)又名瘤龍、節龍,意為「有瘤的蜥蜴」,屬於滄龍科海王龍亞科,是滄龍類的一類,是一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海王龍雖然不是恐龍,但是,它們與恐龍在同一時期生活,並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白堊紀大滅絕)中滅絕。
  • 二疊紀灼熱的風
    從後向前:杯鼻龍Cotylorhynchus ,蛇齒龍Ophiacodon,蜥代龍我們來看一下二疊紀詭異的陸地大型動物:卡色龍類的杯鼻龍代表了卡色龍這個門類的普遍特徵:一個謎之小的腦袋,還有一個巨大的啤酒肚。
  • 趣味百科 | 46億年來,地球發生過幾次生物大滅絕?滅絕的原因又是什麼?
    說到生物大滅絕,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猛獁象、泰坦巨蟒,在地球上稱霸了如此長久的動物如今在地球上已經消聲遺蹟,如今人類只能通過化石去想像他們當時生活的場景。46億年來,地球曾發生5次生物大滅絕,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滅絕呢?地球生物自誕生以來,就以其自身規律自然地繁衍、死亡、演化。
  • 地球生物發展史上是生存環境大劇變生物大滅絕促成了生物大進化8
    它們是哺乳動物的祖先,興盛於2.99億至2.5億年前,有盤龍目蛇齒龍科:始祖單弓獸、蛇齒龍,蜥代龍科,基龍科,楔齒龍科:異齒龍、楔齒龍。 大約在2.75億年前,盤龍目楔齒龍類演化成獸孔目。
  • 數碼寶貝中的異形,亞種電子龍獸
    「電子龍獸」相信看過《數碼寶貝馴獸師03》的朋友們印象應該十分深刻,它是傳說中的馴獸師「秋山遼」搭檔的數碼獸,為完全體,改造型,疫苗種,是全身被特殊橡膠包裹保護的龍人型改造數碼獸,對病毒十分敵視,當計算機網絡出現病毒的時間就會立刻出現並將病毒全部殲滅,但卻不是病毒剋星領域的數碼獸,
  • 今天要折的異特龍是最兇猛的恐龍之一呢
    高井弘明·異特龍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異特龍非常聰明,會圍攻大型獵物,是一種龐大、兇猛的肉食性恐龍。建議使用25cm以上正方形紙製作
  • 智利龍,吃素獸腳類恐龍
    比起鄰居家30多米長的阿根廷龍,氣勢上還是差了不少,只能算是一種中小型的恐龍。至於翻譯成中文長達六個字的種名,則是為了致敬7歲時就發現了託奇組地層第一具化石的迭戈·蘇亞雷斯(Diego Suarez)。智利龍身體修長,雙足行走,粗看起來跟其他獸腳類沒什麼不同。
  • 上古四大邪獸:蜃、鰲、獒、彪,個個兇猛異常,個個神乎其神
    在我們中國神話傳說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叫做「蜃」。傳說他突出的氣體可以形成「亭臺樓閣」的幻象,所以被稱為「海市蜃樓」。據《周禮》等記載:「蜃,大蛤蜊也,」蜃雖然長得像蛤蜊,但卻不是蛤蜊進化來的。漢代詞典《說文》記載:「蜃,雉入海華為蜃」,這其中的「雉」其實就是山中野雞,後有衍生出了蜃的進階版神獸,那就是「蜃龍」。
  • 陽泉二疊紀晚期地層發現的二齒獸類化石命名為為白氏桃河獸
    陽泉二疊紀晚期地層發現的二齒獸類化石命名為為白氏桃河獸這是首次在我國二疊紀晚期Psj地層發現二齒獸類化石,其國際命名是Taoheodon baizhijuni,中文名稱為白氏桃河獸。二齒獸化石的發現者白志君是一名化石愛好者,目前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專門從事古生物化石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早些年,還在煤礦工作的他經常利用工作之餘到山中尋找化石。
  • 2億年前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
    你知道在遠古時期的地球大陸上,都曾存在過哪些可怕的生物嗎?體長可達5米,背部有兩排保護性的尖刺,一種生存於2億年前的爬行類動物野豬鱷嘴部外形類似於野豬的獠牙,一種水陸兩棲的掠食性動物,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大陸冠鱷獸體形與成年公牛極為相似,頭頂有著明顯的角狀結構,2.6億年前亞搜大陸最大的陸地生物
  • 大滅絕釀生機邊緣生物逆襲
    邊緣生物在大滅絕後反而變得多樣化並繁衍下去。
  • 2.5億年前,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有多可怕?西瓜視頻為你揭秘
    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就發生過一次生物大滅絕。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時,偶然間看見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旅行號,他在作品中詳細介紹了二疊紀時期的生物大滅絕的大致過程,讓我漲了不少知識。地球上的每一次災難,幾乎都要導致大規模的物種滅絕,而二疊紀的那次生物大滅絕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