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發展史上是生存環境大劇變生物大滅絕促成了生物大進化8

2021-01-08 騰訊網

2億年前生物大進化的情況3——

正如點斷平衡理論所揭示的,適應2億年前大劇變、大滅絕的生物——恐龍的先祖——已經出現!

地質出版社《生命進化簡史》王章俊,王菡編著. 2017年1月第1版

第93頁

8.2第一階段:似哺乳類爬行動物階段(2.99億至2.5億年前)

在第一階段,爬行動物以無孔亞綱和單孔亞綱為主。由於單孔亞綱(似哺乳類乳爬行動物)在生命進化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故稱為似哺乳類爬行動物階段,主要以盤龍目和獸孔目為主。它們是哺乳動物的祖先,興盛於2.99億至2.5億年前,有盤龍目蛇齒龍科:始祖單弓獸、蛇齒龍,蜥代龍科,基龍科,楔齒龍科:異齒龍、楔齒龍。

大約在2.75億年前,盤龍目楔齒龍類演化成獸孔目。獸孔目有:巴莫鱷、冠鱷獸、始巨鱷、合齒獸、中華獵獸、安蒂歐獸、偉鱷獸、貘頭獸、巨型獸、蘇美尼獸、二齒獸下目(始二齒獸、二齒獸、水龍獸)、麗齒獸、狼蜥獸、包氏獸、鋸頜獸、原犬鱷龍、三尖叉齒獸、犬頜獸、三瘤齒獸、小駝獸、三稜齒獸等。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中只有獸孔目的三瘤齒獸類和三稜齒獸類存活到侏羅紀,並演化出最早的哺乳動物:摩爾根獸,從而為距今6500萬年開始的哺乳動物的大繁榮奠定了基礎。

另外,無孔亞綱,也稱副爬行動物,最早出現於3.18億年前的晚石炭世,在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約2.5億年前滅絕。無孔亞綱包括大鼻龍目(杯龍類):大鼻龍、鐵龍,前稜蜥形目:夜守龍、吻頰龍、鋸齒龍,中龍目:中龍等。前稜蜥形目可能是龜鱉動物的祖先。

8.2.1單孔亞綱: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單孔亞綱,也被稱為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只有一個顳顬孔,包括盤龍目、獸孔目爬行動物。最早的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始祖單弓獸出現在3.06億年前的晚石炭世,興盛於二疊紀中晚期,且數量眾多,並呈多樣化發展。2.5億前的二疊紀至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使許多早期似哺乳類爬行動物消失,只有少數物種,如犬齒獸類、二齒獸類等獸孔類倖存下來,並在三疊紀以後漸趨滅絕,個別物種延續到白堊紀。現今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都是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的後代。

8.2.1.1盤龍目

第117頁

8.3第二階段:真爬行動物階段(2.5億至2億年前)

8.3.1 雙孔亞綱:真爬行動物

在2.5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後,主龍類爬行動物如加斯馬吐龍、古鱷、引鱷、吐魯番鱷等開始稱霸三疊紀,其中鳥頸類主龍是恐龍、翼龍目及鳥類的祖先;鑲嵌踝類主龍如股薄鱷、派克鱷、鳥鱷、鑿齒鱷、狂齒鱷、四川鱷等是現今鱷魚的祖先。

真爬行動物階段,在天空中出現了較為原始的會飛行的真雙齒翼龍、沛溫翼龍、蓓天翼龍等翼龍類爬行動物;

在水中有了會遊泳的魚龍類(柔腕短吻龍、巢湖魚龍、短尾魚龍、歌津魚龍、杯椎魚龍等),幻龍類(貴州龍等),楯齒龍類(楯齒龍、豆齒龍、盾龜等),以及海龍類(阿氏開普吐龍、貧齒龍等)等早期水生爬行動物。

在真爬行動物階段,恐龍形態類爬行動物有偽兔鱷、兔蜥、阿希利龍(2.45億年前)和西裡龍等。

鳥頸類主龍在南美洲進化出最早的恐龍:始盜龍(2.34億年前)和皮薩諾龍(2.28億年前)。可以說,南美洲是恐龍的發源地,小型的、兩足掠食的鳥頸類主龍(如始盜龍等)是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

相關焦點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只不過人類私心的認為自己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因為地球上曾經雖然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依照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人類能夠推算出來的大約歷史上曾經經歷過五次,每一次生物大滅絕到來的時候,都會使得80%甚至以上的生物死亡,那如果地球上再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的話,這次消失的會不會就是我們人類的呢?地球上曾經經歷的多次的生物大滅絕。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90%生物滅絕,恐龍藉機才能統治地球
    自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地球就迎來了生命的春天,無數的生物形成了複雜而又繁榮的生物圈。在這5.4億年左右的時間裡,地球生命也曾經面臨過嚴冬,那就是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雖說適者生存,生物的滅絕和更替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這5次生物大滅絕的規模實在太大,遠遠超出了自然界生物輪換的速度和法則,它們是受到了外界環境的劇變,才被迫退出了歷史舞臺。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
  • 新知| 來自史上生物大滅絕的啟示——人類:年輕物種保護好地球
    交匯點訊 近日,周刊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固體地球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新近發現4億多年前地球史上出現的首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地球為什麼會發生生物大滅絕?研究大滅絕有哪些重要意義?
  • 生物滅絕事件之六——大滅絕的生物學意義
    五大滅絕事件的起因、海洋屬使生命演化的過程和軌跡發生重大變更,演化趨勢出現重大轉向,對地球上的生命演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假如大滅絕未曾發生,某些類群便不可能得到發展乃至輻射的機會,漫長地史和今日的生物群貌會面目全非。對於大滅絕在生物宏演化過程中的意義的爭論,多是圍繞大滅絕的威力而展開的。兩種對立的觀點始終貫穿於爭論的全過程中。有學者認為大滅絕不能重新設定多樣性演化的總趨勢,在控制生物多樣性時只起著次要作用。
  • 是什麼引起五次生物大滅絕?
    生物大滅絕是指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地球生物大量消亡甚至毀滅的一種災變事件。由於事關地球整個生物圈的存亡,因而,備受各國科學家和廣大民眾的高度關注。關於目前地球是否正經歷著一次前所未有的生物大滅絕?人類活動對地球生物圈是否產生致命影響?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85%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的新發現解開疑團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出現了30多億年,但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時代,還不到6億年,生物考古學家在全世界的不少地方都發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5億4000萬年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生命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並且不斷地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生物小滅絕事件,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物小滅絕,但每次也有大量生物滅絕死亡。在此之上,的球歷史上還有5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生物小滅絕事件,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物小滅絕,但每次也有大量生物滅絕死亡。在此之上,地球歷史上還有5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 有沒有躲過地球五次大滅絕的生物?
    如果我們考慮躲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的生物時,考慮上進化這個因素,那麼今天倖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躲過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危機的生物。 如果不考慮進化這個因素,那麼幾乎沒有任何生物能從生命開始出現,一直演化到今天。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出現了30多億年,但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時代,還不到6億年,生物考古學家在全世界的不少地方都發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5億4000萬年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生命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並且不斷地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
  • 地表最強生物,或成功渡過物種大滅絕!最後去了月球
    萬物終有時,地球上的生物不管你是兇殘如上古恐龍,還是溫柔如現代水豚,都逃不過自身的限制,如果生存的環境發生劇變,最終也會走向命運的終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種生物可沒有這種自身限制,即使生存環境劇變也難以傷它絲毫,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 地球將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珊瑚出現了滅絕的特徵!不能鬆懈了
    據了解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和白堊紀生物大滅絕。雖然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可以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但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滅絕事件,恐怕再強大的生物都難以避免,還好當時人類並沒有誕生。
  •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我們說的生物滅絕事件,並非發生在一夜或者數年之間,有的生物滅絕事件可能持續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年,而幾十萬年在地質學中也就是「一瞬間」,但是這一瞬間內生物數量的大量減少,遠遠超出了進化論的解釋,於是必定存在外來因素。
  • 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中,起碼遭遇過六次生物大滅絕,這一次最為嚴重
    什麼是生物大滅絕?顧名思義,是指一個或多個物種大規模的被消滅,有可能是全部絕種,也有可能是極少數存留下來。根據外國媒體的報導,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中,最起碼遭遇過六次生物大滅絕。但是,後來氣候逐漸變暖,二氧化碳增加,使得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變差,很多無法適應新環境的生物都從地球上消失了。然而,溫暖的環境也孕育了不少新的物種,可是,這些物種的生命周期卻普遍偏短。所以,在地球溫度由寒轉暖再轉寒的過程中,再次導致了大量物種滅絕。
  • 26億年前,地球迎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99%的生命因環境變化消失
    光靠生態系統自身的變化洗牌,人類還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很長的時間。說起來,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的恐龍結束了自己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此外,將近80%的物種因為無法適應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化,它們也都在此次的災難中走上了滅絕的道路。
  •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罪魁禍首」或是細菌
    沼氣增多不但讓氣溫迅速攀升,還令海水變酸,讓動植物失去適合生存的環境,由此引發大滅絕。  先前有研究人員猜測火山爆發是導致二疊紀末期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但路透社3月31日引述此項研究參與者、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家格雷格·福尼爾的話報導,火山噴發只是催化劑,「它是雷管,而不是炸彈」。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為給高等生物讓路,人類已停止進化
    地球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為給高等生物讓路,人類已停止進化據考證地球的歷史已經非常古老,差多都有46億年了,海洋的出現大約42億年前,而生命的出現時間較晚一些,大約在35億年前。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生命體的繁衍與迅速蓬勃的發展,幾乎佔據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而地球上的生物,目前科學家根據發現的生物化石,大約在38億年前藍細菌就在地球上出現了,經過數十億年的發展演化,現在地球上已知有180萬個物種,科學家預估沒有發現新物種可能比已知的還要多。當然了在這幾十億年的發展中很多物種都經歷了從起步到繁榮最後再到衰落滅絕的過程,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再適合生存,一些生物沒有辦法適應環境自然就會被淘汰。
  • 生物大滅絕每6500萬年發生一次,按周期剛好輪到人類
    顯然不是,數十億年的歲月裡,地球的生態發生過很多次的變故,其中出現過五次大型的生態災難,從而引發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除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外,還發生過20多次小型的滅絕事件。如果你仔細研究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周期,你就會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平均每6500萬年左右,地球的生態系統就會發生一次劇變,從而引發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