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年前生物大進化的情況3——
正如點斷平衡理論所揭示的,適應2億年前大劇變、大滅絕的生物——恐龍的先祖——已經出現!
地質出版社《生命進化簡史》王章俊,王菡編著. 2017年1月第1版
第93頁
8.2第一階段:似哺乳類爬行動物階段(2.99億至2.5億年前)
在第一階段,爬行動物以無孔亞綱和單孔亞綱為主。由於單孔亞綱(似哺乳類乳爬行動物)在生命進化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故稱為似哺乳類爬行動物階段,主要以盤龍目和獸孔目為主。它們是哺乳動物的祖先,興盛於2.99億至2.5億年前,有盤龍目蛇齒龍科:始祖單弓獸、蛇齒龍,蜥代龍科,基龍科,楔齒龍科:異齒龍、楔齒龍。
大約在2.75億年前,盤龍目楔齒龍類演化成獸孔目。獸孔目有:巴莫鱷、冠鱷獸、始巨鱷、合齒獸、中華獵獸、安蒂歐獸、偉鱷獸、貘頭獸、巨型獸、蘇美尼獸、二齒獸下目(始二齒獸、二齒獸、水龍獸)、麗齒獸、狼蜥獸、包氏獸、鋸頜獸、原犬鱷龍、三尖叉齒獸、犬頜獸、三瘤齒獸、小駝獸、三稜齒獸等。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中只有獸孔目的三瘤齒獸類和三稜齒獸類存活到侏羅紀,並演化出最早的哺乳動物:摩爾根獸,從而為距今6500萬年開始的哺乳動物的大繁榮奠定了基礎。
另外,無孔亞綱,也稱副爬行動物,最早出現於3.18億年前的晚石炭世,在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約2.5億年前滅絕。無孔亞綱包括大鼻龍目(杯龍類):大鼻龍、鐵龍,前稜蜥形目:夜守龍、吻頰龍、鋸齒龍,中龍目:中龍等。前稜蜥形目可能是龜鱉動物的祖先。
8.2.1單孔亞綱: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單孔亞綱,也被稱為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只有一個顳顬孔,包括盤龍目、獸孔目爬行動物。最早的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始祖單弓獸出現在3.06億年前的晚石炭世,興盛於二疊紀中晚期,且數量眾多,並呈多樣化發展。2.5億前的二疊紀至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使許多早期似哺乳類爬行動物消失,只有少數物種,如犬齒獸類、二齒獸類等獸孔類倖存下來,並在三疊紀以後漸趨滅絕,個別物種延續到白堊紀。現今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都是似哺乳類爬行動物的後代。
8.2.1.1盤龍目
第117頁
8.3第二階段:真爬行動物階段(2.5億至2億年前)
8.3.1 雙孔亞綱:真爬行動物
在2.5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後,主龍類爬行動物如加斯馬吐龍、古鱷、引鱷、吐魯番鱷等開始稱霸三疊紀,其中鳥頸類主龍是恐龍、翼龍目及鳥類的祖先;鑲嵌踝類主龍如股薄鱷、派克鱷、鳥鱷、鑿齒鱷、狂齒鱷、四川鱷等是現今鱷魚的祖先。
真爬行動物階段,在天空中出現了較為原始的會飛行的真雙齒翼龍、沛溫翼龍、蓓天翼龍等翼龍類爬行動物;
在水中有了會遊泳的魚龍類(柔腕短吻龍、巢湖魚龍、短尾魚龍、歌津魚龍、杯椎魚龍等),幻龍類(貴州龍等),楯齒龍類(楯齒龍、豆齒龍、盾龜等),以及海龍類(阿氏開普吐龍、貧齒龍等)等早期水生爬行動物。
在真爬行動物階段,恐龍形態類爬行動物有偽兔鱷、兔蜥、阿希利龍(2.45億年前)和西裡龍等。
鳥頸類主龍在南美洲進化出最早的恐龍:始盜龍(2.34億年前)和皮薩諾龍(2.28億年前)。可以說,南美洲是恐龍的發源地,小型的、兩足掠食的鳥頸類主龍(如始盜龍等)是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