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探索——二疊紀

2020-12-03 垚哥說動物

(圖文/垚哥說動物)

二疊紀,是顯生宇宙的最後一個地質階段,距今3億~2.5億年,時間跨度5000萬年。生物在古生代的發展中,先後經歷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寒武紀是生命的起源,奧陶紀是生物的發展,志留紀是動植物上岸……

作為古生代的終點,二疊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植物類在泥盆紀中得到發展,在二疊紀中更加繁茂。爬行類動物進化出獸孔目、杯龍目和盤龍目,物種的多樣化正式形成。然而,史上最大規模的災難也於此時悄然降臨,由於氣候變化、隕石撞擊、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二疊紀發生了空前的生物大滅絕,以三葉蟲、板足鱟、鄧氏魚為代表的超過90%的生物,徹底告別了世界。

本篇將介紹那些生存於末日來臨之際的動物。

基龍

背上有帆的蜥蜴

基龍,二疊紀早期的帶有背帆的爬行動物,但不是恐龍。準確來說,二疊紀還未能進化出恐龍,它們在大滅絕之後才出現。基龍由林蜥類爬行生物進化而來,它們長出了又高又寬的背帆,和白堊紀著名的「漁夫」棘龍一樣。背帆有多重作用,不僅可以吸熱,還可以吸引異性,利於完成傳宗接代。基龍體型不大,長1.5米,重100斤,是素食者,防禦能力較差。因此,為了提防自己的「親戚」,它們採用群居生活。

異齒龍

二疊紀早期霸主

又名長棘龍,是基龍的近親,同樣由林蜥進化而來,外觀與基龍相近,擁有更高大的背帆。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性情兇猛,是可怕的捕食者,它們身長3米,體重300斤,顎部發達,牙齒鋒利,四肢匍匐行走,能以較快的速度奔跑,雖是基龍的近親,但它們專以基龍為食。

水龍獸

二齒獸目動物

水龍獸是二疊紀標誌性動物,出現於二疊紀中晚期,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隨處可見,牢牢佔據著陸生動物第一的位置。它們長相怪異,身體矮胖,面部猙獰,有1米多高,200多斤,像家豬一般。水龍獸有著兩顆呆萌可愛的小獠牙,但卻不是食肉動物。它們喜水,常年泡在水中,估計其生活習性與河馬類似,天敵是後期出現的引鱷、蜥鱷等動物。

布拉塞龍

最大的二齒獸

布拉塞龍是二齒獸目肯氏獸中最大的一種,和水龍獸類似,但體型卻大出很多。它們也有兩顆迷你小獠牙,作為最大的二齒獸,它們身高2米,身長4米,體重超過2噸,性情溫順,行動緩慢,以低矮的灌木和蕨類植物為食。有著巨大的體型,布拉塞龍很少懼怕其他生物,但有一種動物卻是它的天敵。

波斯特鱷

怪異的鱷魚

波斯特鱷是早期的著名鱷魚,它們屬於勞氏鱷目,身長可達6米,體重達到1噸,是超大型的食肉動物。這種動物長著霸王龍一樣的大頭,上下頜發達,牙齒鋒利,可以捕獲大型獵物。它們有著特別的大長腿,看上去就像穿了增高鞋的鱷魚。可能你以為它們跑得很快,但答案完全不是!它們的腿簡直是白長了,因為根本不能奔跑,只能緩慢的移動。不過它們也不用擔心餓肚子,因為樓上的比它們跑得還慢!

斯龍

沙漠巨人

又名巨頰龍,是杯龍目的一種大型的食草巨獸,它們身體覆蓋著皮質厚甲,身高2.5米,身長4米,體重超過2.5噸,有著巨大的面頰,其上布滿著堅硬的疣狀物。然而兇猛的捕食者可沒有密集恐懼症,雖然身軀龐大,但斯龍依然是被捕食者。斯龍的嘴是角質的喙,它們沒有牙齒,只能把植物吞入胃中磨碎消化,在進化中它們逐漸走向更小的體型,很難相信,這些比犀牛還高大的傢伙,會是烏龜的祖先。

狼蜥獸

狼蜥獸捕食盾甲獸

末代君王狼蜥獸,是麗齒獸的一種,由早期霸主異齒龍進化而來,它們像是狼和蜥蜴的結合體,因此被叫作狼蜥獸。身長5米,體重1500斤,狼蜥獸有著50釐米的碩大頭顱,兩顆超過20公分的巨大犬齒,配合著強勁咬合力,它們可以輕易殺死其他生物。狼蜥獸常在影視中出現,如英國科幻電視劇《遠古入侵》中,狼蜥獸高調亮相,大戰未來蝙蝠,最終得勝而歸,充分顯示了它的恐怖戰鬥力。狼蜥獸作為古生代最後的霸主,見證了末日的來臨。

古生代二疊紀的覆滅,宣告著中生代世界的全新開啟——三疊紀的來臨。之後的發展想必大家都知道,地球由此進入了恐龍時代。

關注垚哥,共說動物。

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細菌致二疊紀九成生物大滅絕
    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過一次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科學家此前曾提出火山噴發、氣候變化、隕石撞擊等多種理論探索「大滅絕」的原因,但均未盡人意。  細菌猛增產生大量沼氣  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多樣性總體變化曲線,紅色箭頭是最慘烈的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大滅絕。  這種細菌名為「甲烷八疊球菌」。它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很早就存在於海洋中,至今仍生活在油井、垃圾堆以及牛等動物的內臟裡。
  •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時間表公布
    解說: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一項重大研究進展:地球歷史中最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是地球溫室效應所致。大滅絕持續時間從最初認為的1000萬年,被卡定在極小的20萬年內。同時,海洋、陸地生物幾乎是在地質歷史中的「一瞬間」遭到毀滅性打擊。
  •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罪魁禍首」或是細菌
    它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很早就存在於海洋中,至今仍生活在油井、垃圾堆以及牛等動物的內臟裡。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說,二疊紀末期,西伯利亞地區的火山大規模噴發,令海洋中的鎳大量積累,為甲烷八疊球菌的繁殖提供了豐富養料。於是,這種細菌數量猛增。它分解海洋沉積物中的有機碳,產生大量沼氣。  沼氣增多不但讓氣溫迅速攀升,還令海水變酸,讓動植物失去適合生存的環境,由此引發大滅絕。
  • 中科院專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緣於溫室效應
    在生物演化的「長河」中,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曾造成95% 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物種滅絕。對這一「大滅絕」事件,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由溫室效應引發,其滅絕速度遠超早前認識。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期被刊登在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期刊——美國的《科學》雜誌。
  •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頃刻間,約有90%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75%的陸地生物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令絕大多數生物面臨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候發生了突變以及沙漠的範圍普遍擴張,再加上火山爆發等現象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所致,科學家們曾在二疊紀末期的巖石樣本中發現,該時期部分區域的氣候產生了明顯變化,使得地球兩極出現了巨大的大陸冰川,從而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幾乎是瞬間完成的 是什麼原因來得如此致命?
    可從沒有科學家說過二疊紀生物大滅絕是瞬間完成。生物滅絕都需要經歷一段比較長的時期,就像現在的一些動物滅絕一樣,至少也得個百十年時間吧。二疊紀生物大滅絕是現代科學家根據化石,地質地層中化學物質的變化等因素確定的,導致了二疊紀生物大滅絕,是地球歷史上6次生物大滅絕最嚴重的一次,超過90%的生物滅絕,使得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有了在陸地稱王稱霸的機會。
  •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研究中獲進展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轉折期,地球上發生了顯生宙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在6萬年的時間裡,約81%的海洋生物徹底消失,破壞了存在了2億年的海洋生態系統。該時期,古海洋環境發生了包括海水升溫、酸化、缺氧或硫化、大規模海退以及洋流循環受阻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均是導致二疊紀末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可能因素;這些因素彼此之間又具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與其他常用來探討古環境背景的鈾、硫、鐵等元素相比,鎂在海洋中具有更高的含量;海洋中鎂元素循環常與碳-氧循環過程相伴,因而,其與一系列重大海陸變遷及生命過程相關。
  • 二疊紀時期的地球,氣候變化極端化,史前生物吃盡苦頭
    ,也是少數幾個在二疊紀滅絕中倖存下來的生物群落之一。二疊紀時期的氣候變化規模是前所未有的,當時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出約200英尺(60米),在此期間結束時海平面暴跌至當前海平面下約20米(也就是低於現今20米),除其他因素外,這一趨勢使二疊紀氣候變化劇烈,二疊紀中期大氣升溫,特別是在大陸內陸更是炎熱乾燥,但是在極端的冷熱之間交替出現了溫差,這對這一時期的生物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 生物集體「蒸發」二疊紀末期,發生了什麼?海水酸化是元兇
    也有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與疊層石的成長有著一定的關係,此外,還有科學家表明這可能與藍藻的迅猛繁殖存在聯繫,促使地球上發生了生物大爆發,那麼,二疊紀末期生物們的集體蒸發,這一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據了解,以往各國學者對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淺海,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教授的課題組卻另闢途徑,當他們對二疊紀至三疊紀的深海沉積物展開研究後,還採集了保存在加拿大和日本的樣品,隨後他們發現二疊紀至三疊紀深海沉積物的多硫同位素的組成,與現代大洋的海底沉積物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 煤炭燃燒造成了二疊紀大滅絕?科學家警告:與今天的氣候變化相似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6%的物種遭受滅頂之災。科學家認為,那一次大滅絕是地球生態系統最徹底的一次「洗牌」,使得佔領海洋3億年之久的主要生物消失,為恐龍等爬行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使生物演化進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折。
  • 煤炭燃燒造成了二疊紀大滅絕?科學家警告:與今天的氣候變化相似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6%的物種遭受滅頂之災。科學家認為,那一次大滅絕是地球生態系統最徹底的一次「洗牌」,使得佔領海洋3億年之久的主要生物消失,為恐龍等爬行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使生物演化進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折。
  • 二疊紀末大滅絕 破解2.5億年前的「謀殺案」
    原標題:破解2.5億年前的「謀殺案」 在生物演化的「長河」中,曾經出現過一次「大滅絕」事件,幾乎造成了地球生物界回到原始狀態,這就是著名的「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但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次大滅絕呢?
  • 二疊紀牙形類研究獲進展
    牙形類是二疊紀的重要化石門類之一,目前二疊紀所有界線層型(GSSP)均是依據或計劃依據牙形類物種的首現為定義,因此,二疊紀牙形類的研究是二疊紀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基礎。綜合地層對比研究:我國華南和美國德克薩斯是已知的全球二疊紀中期地層發育最完整的地區,但分別位於泛大陸的東西兩側。受該時期生物古地理區系的影響,難以精確對比傳統門類菊石和蜓類等,牙形類是當前二疊紀中期生物地層洲際對比的主要手段。
  • 2.5億年前,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有多可怕?西瓜視頻為你揭秘
    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就發生過一次生物大滅絕。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時,偶然間看見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旅行號,他在作品中詳細介紹了二疊紀時期的生物大滅絕的大致過程,讓我漲了不少知識。地球上的每一次災難,幾乎都要導致大規模的物種滅絕,而二疊紀的那次生物大滅絕是最可怕的。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也有2.52億年了。當時的二疊紀已經快要走到末期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地球就發生了這件非常恐怕的事情。
  • 每日郵報:二疊紀大滅絕僅用了6萬年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科學家透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發生於短短的6萬年之內。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1日報導,2.52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導致地球上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消失——包括已知地球上存在的最大昆蟲。不過,研究人員承認,他們對滅絕成因依然困惑。
  •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湖泊復甦需要多久?1000 萬年!
    2.52 億年前,地球上到處都是濃烈的臭雞蛋味,嚴重的生態危機讓地球上 80% 的海洋生物和 75%的陸地生物滅絕 ……失去生機的地球,了無生氣的湖泊,是如何復甦的?用了多長時間?答案是:1000 萬年。
  •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疊紀牙形類研究中獲進展
    :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綜合地層對比研究:我國華南和美國德克薩斯是已知的全球二疊紀中期地層發育最完整的地區,但分別位於泛大陸的東西兩側。受該時期生物古地理區系的影響,難以精確對比傳統門類菊石和蜓類等,牙形類是當前二疊紀中期生物地層洲際對比的主要手段。
  • 差點毀滅地球的二疊紀末大滅絕持續了多久,為什麼來得如此致命?
    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2.52億年前,這次事件標誌著古生代結束,中生代開始。這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滅絕事件,導致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所有生物家族中約57%的科和83%的屬永遠消失了。
  • 生物大探索——寒武紀
    各種類型的三葉蟲在外觀上,三葉蟲與今天的「地蝨婆」十分相似,但它們個體差異大,長度在幾毫米至幾十釐米之間,是低等的節肢動物。它們因背甲堅硬,像三片樹葉而得名,於二疊紀全部滅絕。軟舌螺長相怪異的軟舌螺軟舌螺長相怪異,全身帶殼,和今天的螺螄差別較大,突出特點是它的「舌頭」有很多,細長柔軟,總體而言,它是一種小型的無脊椎動物。雖然肌體柔軟,但本質上與軟體動物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