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寂」「大撕裂」「宇宙永動機」,哪一個是宇宙的結局?

2021-01-12 騰訊網

要談宇宙的結局,首先要談宇宙是什麼?

第一種:主流的說法,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包括暗物質及暗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

(最新結果顯示:宇宙整體構成比例——70%暗能量,26%暗物質,4%普通物質。相較從前,暗能量在增加。)

第二種:唯心說,宇宙是人類感覺的產物,是意識世界,只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

人類沒有任何辦法來證明宇宙的存在。

(愛因斯坦曾說過:現實即幻想,只是非常穩定罷了。)

若第二種宇宙說成立,宇宙無所謂結局!一切都是穩定的幻想,對於每個人來說,大腦死亡,宇宙消散。

顯然,討論第一種宇宙才有意義!

(「奇點」有宇宙之前的一種存在形式,具有無限大的物質密度、無限彎曲的時空和無限趨近於0的熵值等。)

有開始的宇宙才符合人類的邏輯思維,當今主流科學家都認為,約在138億年前,「砰」的一聲「奇點」爆開,

從此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就誕生了。

(人類所構想的從超微觀世界宏觀世界的宇宙層級圖)

對於人類來說,有開始就必有結局或者沒有結局!

迄今為止根據人類對宇宙的觀察,人類設想了宇宙的三種可能結局。

第一種,宇宙大撕裂。

宇宙中的萬物,大到恆星、星系,小到原子、夸克,都會在將來某一時間被暗能量驅動的宇宙膨脹扯碎。

物質,及暗物質貢獻萬有引力,將宇宙收縮,而暗能量貢獻萬有斥力,將宇宙分開。

從宇宙的構成來看,當下暗能量是暗物質加物質的2.3倍,最終宇宙會完全被暗能量主導,宇宙最終被撕裂成普朗克尺度不可分解的弦。

第二種:宇宙大坍縮。

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將停止、逆轉,然後所有空間和物質坍縮到一起,是大爆炸的逆過程。

第三種:循環宇宙-宇宙永動極。

奇點爆炸大膨脹臨界點大收縮奇點爆炸無窮無盡......

不過一切皆有可能?

人類早就自嘲過: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對於宇宙如此浩渺的存在:人力有時而窮,只能盡人事而待天命!

相關焦點

  • 宇宙三種可能結局:熱寂、大撕裂,大崩塌;大崩塌或導致時間反演
    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但不宇宙如何廣大,時間如何漫長,宇宙也必須有結局。迄今為止,窮盡腦力,人類預見了宇宙的三種結局。一,熱寂。二,宇宙大撕裂。宇宙主要由物質、暗物質及暗能量構成。所有的星系都逐漸靠近,萬有引力越來越大,最後所有物質壓縮成一個質量驚人的超熱小球,這時宇宙將不復存在。
  • 宇宙三種可能結局:熱寂、大撕裂,大崩塌;大崩塌或導致時間反演
    一,熱寂。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熵:系統混亂程度的度量。)當宇宙中的的 熵 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能量全部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宇宙熱寂。
  • 科學家預測,宇宙未來的三種「結局」:大坍縮、大撕裂、大熱寂
    科學家預測,宇宙未來的三種「結局」:大坍縮、大撕裂、大熱寂按照「宇宙大爆炸」學說的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大概138億年前,從一個「存在但是無法描述的」奇點發生了大爆炸,之後出現了時間和空間,又出現了宇宙當中的諸多天體。
  • 宇宙的四種命運;大收縮、大撕裂、熱寂及偽真空.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可能有三種結局。a,宇宙大坍縮。宇宙大坍縮是一種假想的未來宇宙狀態。今天的膨脹將停止、逆轉,然後所有空間和物質坍縮到一起,是大爆炸的逆過程。宇宙最後將停止膨脹,並由於星系重心吸引力作用向內部坍縮,使所有星系越聚越緊,最後形成一個緊密的物質團,從而摧毀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大坍縮之後又可能重啟,循環往復無窮無盡。
  • 有沒有可能,宇宙本身就是一臺永動機?
    但宇宙那麼大,難道真的就沒有一個地方容得下永動機存在嗎?月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轉,無休無止,不就是永動機嗎?我們以太陽系簡單舉例吧,太陽比較單純,可以看成是一個孤立系統,各大行星繞著太陽公轉,月亮繞著地球公轉,而且地球還在自轉,從45億年前開始就這樣了,在人類區區百年的壽命來看,似乎都可以用永遠來形容,難道就不算一個永動的孤立系統麼?
  • 熱寂說:宇宙將終結於混沌
    上次聊到了永動機,讓永動信徒們狂熱的是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那這次我們來聊聊曾經讓科學界和哲學界爭論一百年的「熱寂說」。如果把整個宇宙看成一個孤立系統,那麼宇宙中發生的任何運動都在增大宇宙的熵,定律的闡釋者之一克勞修斯由此提出了這個令人絕望的「熱寂說」推論:宇宙最終將走向一個除了分子熱運動以外沒有任何宏觀運動的死寂狀態!從此這個物理問題開始超出科學界甚至是哲學界。
  • 宇宙的最終命運如何?撕裂、熱寂、坍陷,最後一種或實現時光倒流
    宇宙起源和最終去向一直是科學愛好者們探討熱度最高的話題,我們難以想像宇宙是怎樣出現的,又是怎樣一般的存在。根據現在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宇宙是起源於一個非常小,似乎小到不存在但又集萬物於一身的「奇點」,隨後伴隨著一場劇烈的爆炸,宇宙才真正出現,裡面有著恆星、星系、黑洞、暗物質、暗能量……這似乎是爆炸未完全而殘存下來的物質。
  • 宇宙熱寂終結,或許是個不錯的結局!
    暗能量無疑是宇宙中最奇怪的東西之一,儘管暗能量可能存在於宇宙的每一個角落,主導著宇宙的演化,但它遠遠超出了人類現有最好的物理理論,我們仍在試圖弄清楚它是宇宙中的某種東西,還是空間本身的一種基本屬性。如果能多了解一點就好了,因為如果你往前看足夠長的時間尺度,暗能量幾乎肯定會摧毀宇宙和宇宙中的一切。這裡有一個暗能量運作的類比,想像你把一個棒球扔到空中。
  • 宇宙終極命運?宇宙熱寂學說可以從哪些方面證明?
    想必所有對宇宙,天文感興趣的小夥伴都曾聽過宇宙熱寂學說,也就是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 「熱寂是猜想宇宙終極命運的一種假說。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以上是中國科普網上的說法。
  • 宇宙最終的結局是什麼樣的?是一片寂靜嗎?
    迄今為止,窮盡腦力,人類預見了宇宙的三種結局。熱寂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基於現有的理論,宇宙的最終命運取決於宇宙的質量密度(單位體積下的質量)。
  • 【待發】宇宙的「熱寂」是指宇宙達到最大熵時的狀態
    「冷寂」是指宇宙永遠膨脹。由於這種膨脹,宇宙會持續降溫,最終冷到無法支持任何生命時,宇宙將在嗚咽中死去。正如你所看到的,「冷寂」的反義詞不是「熱寂」,而是「大坍縮」。當宇宙有足夠的物質密度坍縮時就會發生「大坍縮」,而最終宇宙會坍縮到一定的程度。這種坍縮使溫度上升,最終導致宇宙在高熱中死去。
  • 宇宙結局是什麼,熱寂結局為何呼聲不斷,是因兩種理論支持?
    宇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起碼從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來看,宇宙就是這樣誕生的,在一片虛無中,一個奇點徒然爆炸,宇宙便開始急速擴張,在這個過程中,粒子物質開始組合融合,並開始緩慢的形成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宇宙。那麼,宇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宇宙終究會走向結局,畢竟,從我們熟讀於而的能量守恆定律來看,任何一個物體在持續時,都會轉換能量,而這個轉換的能量並並不是一直持續下去,他終究會有一點損失,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造不出所謂的永動機,而這個理論,同樣也適用在宇宙中,畢竟,我們不知道這個奇點爆炸的速度還能持續多久。
  • 宇宙命運是什麼?或被暗能量撕裂!
    科學家最新研究稱,宇宙可能經歷「小撕裂」過程,最終完全毀滅,但未來1000億年不會出現宇宙撕裂現象。
  • 宇宙的最終命運是熱寂或者大撕裂
    通過拼湊越來越多的線索,宇宙學家們越來越接近於了解宇宙的未來和最終命運。恐怕這個消息不是很好。恆星的形成將停止,黑洞將慢慢蒸發直到消失,甚至可能會出現「大撕裂」。但對於那些不介意再等10^10^50年的人來說,事情可能會開始好轉,因為一些奇怪的事件可能會發生。
  • 宇宙末日是什麼樣,科學家預測了這5種結局
    在這個廣義相對論當中,有一個著名的引力場方程,它是用來描述宇宙的。愛因斯坦就發現,這方程預示著宇宙是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膨脹的。而愛因斯坦一直認為宇宙應該是永恆的。為了維護他的這個觀念,他在這個方程當中添加了一個宇宙常數,只要這個宇宙常數進行合理的取值,這個方程所預示的宇宙就是永恆的,而不是膨脹的。
  • 終極矛盾:進化的生物圈與註定熱寂的宇宙,哪一種才是宇宙的未來
    時間的直線型本身有著時間之箭的意味,它從過去指向未來,指明了事件發生的順序性,作為物理法則的時間之箭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科學家與哲學家對此存在較多分歧,這個問題可初步歸結為:宇宙是日趨好轉還是日益惡化?進化的生物圈與不斷熵增逐漸走向熱寂的宇宙,哪一個又是我們的最終歸宿。19世紀,科學家發現了熱力學定律,不久又認識到這些定律包含著退化的普遍法則。
  • 宇宙的年齡是怎麼知道的,宇宙還有多少壽命?
    現代主流宇宙學認為宇宙的年齡是138億歲,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呢?也是理論與觀測的結合計算得來的。在上個世紀初,人們還不知道宇宙正在膨脹,一些天文學家雖然說觀測到了很多星系正在退行,但仍然處在猜測其原因的階段,直到1927年,著名的天文學家勒梅特在一篇論文中提到星系的退行與宇宙膨脹有關係,星系之所以在光譜上表現出紅移正是因為宇宙在膨脹的宇宙學效應。
  • 宇宙的壽命還有多久?
    現代天文學表明,宇宙並非存在了無限漫長的時間。根據普朗克衛星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和極化各向異性的測量數據,結合Λ-冷暗物質模型的估計,目前的宇宙年齡約為138億年。那麼,宇宙還能存在多長時間?宇宙的壽命有多久呢?至於宇宙的壽命還有多久,需要知道宇宙最終會有怎樣的結局,而這又是基於宇宙如何誕生和演化。
  • 宇宙有一個「大爆炸」的開端,那宇宙有沒有盡頭?
    當密度參數Ω0>1時,意味著這是一個先膨脹後收縮的宇宙,於是,我們就會得到3個終局:大擠壓:這個理論認為引力最終會主導宇宙,讓膨脹速率變慢,停滯,最後開始收縮,然後復歸到一個奇點,將宇宙內的萬物都摧毀如果那時候宇宙內還有生命,那結局應該就是被熱死(這是因為擠壓過程中,宇宙會不斷升溫)。大反彈:有人認為大擠壓並不是終局,這是因為快速壓縮的力量,足以觸發另一次宇宙大爆炸,宇宙開始重獲新生,開個玩笑,這真有點像電腦重啟的感覺。
  • 宇宙最終的結局會是什麼?
    到了20世紀後,科學家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建立了近代天文學,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描述了我們宇宙的起源,甚至可以探討宇宙的未來和結局,這也是人類目前能描述宇宙演化的最佳理論。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描述,我們宇宙的未來可能有三種情況:可能一:宇宙無限膨脹,最終達到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