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無法接受的十大中國食材,有你喜歡的嗎
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讓一些國人十分喜愛的菜品和食材,成為一些外國人的「噩夢」。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外國人來講,最難接受的十種中國食材,都有哪些吧!
松花皮蛋
皮蛋曾被外媒評為全球噁心食物榜首
松花皮蛋又稱皮蛋、變蛋、灰包蛋等,是一種中國傳統風味蛋製品。主要原材料是鴨蛋,口感鮮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獨到之處。松花蛋不僅為國內廣大消費者所喜愛,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盛名。經過特殊的加工方式後,松花蛋會變得黝黑光亮,上面還有白色的花紋,聞一聞則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撲鼻而來,是人民群眾喜歡的美食之一。
豬大腸
油汪汪的大腸很難挑起外國人的食慾
豬的內臟器官,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豬大腸也叫肥腸,是一種常見的豬內臟副食品。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豬大腸爆炒最為口味,湘菜一般喜歡爆炒做法,趁熱食用非常美味。
豬血
大部分外國人害怕吃動物血
豬血(豬紅),又稱液體肉、血豆腐和血花等,味甘、苦,性溫,有解毒清腸、補血美容的功效。豬血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磷、鈣、尼克酸等營養成分。據本草綱目記載,豬血味鹹,性平,主治,可生血、瘴氣、中風、跌打損傷、骨折及頭痛眩暈。
雞爪
外國人理解為吃雞爪如同吃人手一樣
雞爪是雞的腳爪,可供食用。又名雞掌、鳳爪、鳳足。雞爪在美食家的菜譜上不叫雞爪,而稱做鳳爪,在南方,鳳爪可是一道上檔次的名菜,其烹飪方法也較複雜。多皮、筋,膠質大。常用於煮湯,也宜於滷、醬。如:滷雞爪、醬雞爪。質地肥厚的還可煮熟後脫骨拌食,如:椒麻雞掌、拆骨掌翅,皆脆嫩可口。
豆腐乳
外國人認為這是腐爛的食物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腐乳通常分為青方、紅方、白方三大類。其中,臭豆腐屬「青方」。「大塊」、「紅辣」、「玫瑰」等屬「紅方」。 「甜辣」、「桂花」、「五香」等屬「白方」。
臭豆腐
外國人嘗試起來都覺得難以接受
臭豆腐,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類型,臭豆腐在南方又稱臭乾子。其名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華傳統小吃,古老而傳統,令人慾罷不能。
魚頭
外國人都沒有吃魚頭的習慣,害怕魚眼睛
魚頭具有營養高、口味好、富含人體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血脂、健腦及延緩衰老有好處,有助於增強男性性功能,對降低血脂、健腦及延緩衰老有好處等等。有多種做法,如沙窩魚頭、沙窩椒汁魚頭煲、鍋魚頭雲煲等。
燕窩
外國人認為其毫無價值
燕窩又稱燕菜、燕根、燕蔬菜,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所築成的巢穴。燕窩按築巢的地方可分為「屋燕」及「洞燕」兩種,洞燕因其受礦物質影響導致顏色不同,有白燕、黃燕、紅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種顏色。
龜苓膏
似果凍但味道苦令外國人難以接受
龜苓膏,為棕色或黑色的半流體;氣微香,味甜。滋陰潤燥,降火除煩,清利溼熱,涼血解毒。用於虛火煩燥,口舌生瘡,津虧便秘,熱淋白濁,赤白帶下,皮膚騷癢,癤腫瘡瘍。龜苓膏不宜多吃,這是因為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作用,偏於寒涼,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
中華絨螯蟹
外媒報導中多用不太好的詞彙形容它
中華絨螯蟹是一種經濟蟹類,又稱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閘蟹。為中國久負盛名的美食。其螯足用於取食和抗敵,掌部內外緣密生絨毛,絨螯蟹因此而得名。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皮膚的角化有幫助;對兒童的佝僂病,老年人的骨質疏鬆也能起到補充鈣質的作用。
作者:夢靈啷裡格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