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培育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取得階段性進展

2020-11-29 雲南網
玉龍尾鳳蝶種源引入成功 通訊員 李揚 供圖

  日前,由玉龍雪山保護區管護局與雲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安全研究院開展的玉龍尾鳳蝶保護繁育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玉龍尾鳳蝶種源引入成功,培育出的幼蟲進入二齡發育階段。

幼蟲 通訊員 李揚 供圖

  2018年,玉龍雪山保護區管護局與雲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安全研究院開展了玉龍尾鳳蝶的保護繁育項目,建設了長松坪、三岔河2個保育示範區,在宣傳教育、禁止捕捉、監測研究和種植寄主馬兜鈴等方面開展了系列工作;2019年建造了尾鳳蝶繁育溫室1間,種植尾鳳蝶寄主馬兜鈴50餘株,完成了引種的前期準備。今年6月初,引入的玉龍尾鳳蝶在種植的馬兜鈴上產卵,尾鳳蝶繁育項目種源引入成功。目前,36個卵已孵化成長進入2齡幼蟲培養階段。

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取得階段性進展 通訊員 李揚 供圖

  尾鳳蝶屬有7個種2個亞種,以多尾突為主要特點,屬於珍稀蝴蝶種類,分布於中國、印度和不丹。玉龍尾鳳蝶屬其中的一個種群,因主要分布在麗江市玉龍縣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的二級保護動物。

  雲南網記者 和茜 通訊員 李揚 

相關焦點

  • 麗江成功引種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
    原標題:【玉龍雪山】麗江成功引種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在昆蟲類中,有一種獨特的蝴蝶,叫玉龍尾鳳蝶,因為數量稀少,已經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確規定禁止國際貿易。同時,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玉龍尾鳳蝶列為二類保護動物。一直以來,因其珍稀性,玉龍尾鳳蝶很少尋覓到。
  •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玉龍蕨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玉龍蕨文:花木君我國有四大高原,分別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雙尾褐鳳蝶
    雙尾褐鳳蝶,拉丁學名是Bhutanitis mansfieldi Riley,1939,別名二尾鳳蝶、二尾褐鳳蝶、雲南褐鳳蝶、二尾褐絹蝶、雲南斑紋鳳蝶,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鳳蝶科的一種動物。它翅展65-77毫米。
  • 青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
    url:https://m.gmw.cn/2020-09/02/content_1301520291.htm,id:1301520291  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野生植物考察中,發現一種分布於海拔3700至3800米的高山巖縫中的特殊蕨類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鑑定,此蕨類植物為玉龍蕨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江蘇珍稀瀕危物種達165種 生態環境向好
    江蘇從2017年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目前調查結果已經出爐,全省有165種珍稀瀕危物種,部分保護動物的種群數量逐漸擴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老山是中華虎鳳蝶的棲息地之一,中華虎鳳蝶保護協會在老山布設了40多條樣線,同步調查已經進行到第三年,發現中華虎鳳蝶的種群有擴張的趨勢。
  • 極樂鳥翼鳳蝶、東方之珠蝶……這些瀕危蝴蝶你知道嗎?
    ▲3月9日,重慶海關所屬重慶郵局海關在對進境郵件進行查驗時,截獲兩種瀕危蝴蝶標本,共6頭如圖所示,讀者乍眼一看,不少人會以為1、2、3是一個種類,4、5、6又是一個種類。然而,答案並非如此。重慶海關高級農藝師孔女士介紹,1(雌蟲)、4(雄蟲)叫作天堂鳥翼鳳蝶,又叫極樂鳥翼鳳蝶、美麗絲尾鳥翼鳳蝶,是一種具有高度兩性異形的蝴蝶,也是目前已知最有價值的蝴蝶之一。天堂鳥翼鳳蝶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南部及其周圍的島嶼。
  • 北京最大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開庭
    檢察機關指控,2007年11月及2008年10月間,夏雯雯通過網站和四川的兩個農民石正勇、張林冬聯繫,購買了2隻金斑喙鳳蝶、50隻雙尾褐鳳蝶以及173隻三尾褐鳳蝶東川亞種,其中金斑喙鳳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極其罕見。雙尾褐鳳蝶和三尾褐鳳蝶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僅兩隻金斑喙鳳蝶就價值18000元,而夏雯雯買來的價格僅為二三百元。其他的蝴蝶只賣幾元至十幾元錢。
  • 玉龍雪山管護局下半年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
    原標題:玉龍雪山管護局下半年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7月8日,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在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基礎上,要結合保護地整合優化、規範化建設、提升科研監測能力等新形勢新任務,強措施、補短板,真抓實幹促發展,下半年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 拯救瀕危三峽蝴蝶人工繁殖10種珍稀蝶
    本報訊(記者陳杰)三峽珍稀蝶類瀕危,拯救物種刻不容緩!重慶有關專家歷時數年,攻克了10種珍稀蝴蝶的養殖技術,今年5月,該項目獲得了2005~2006年度全市林業科技貢獻獎。  重慶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高級工程師、昆蟲專家楊萍介紹,重慶已知蝴蝶分布447種,佔全國已知類的36.5%,其中三峽庫區有珍稀觀賞蝶類60種,其中不乏珍稀瀕危種類:金裳鳳蝶、寬尾鳳蝶、喙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枯葉蛺蝶。  三峽庫區蓄水後,氣候發生變化、植被開始演替,蝴蝶精靈們的家遷到哪去?以後,在什麼地方、什麼季節、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這些「會飛的花朵」?
  • 廣東車八嶺發現瀕危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
    廣東車八嶺發現瀕危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 2015-09-24 18:43: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科研人員在廣東車八嶺新發現的瀕危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
  •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32000種,動物(獸、鳥、爬行類和兩棲類)2100種,各佔世界總數10%。
  • 三峽植物園推進植物野外回歸 助珍稀物種擺脫滅絕危機
    記者23日從三峽植物園獲悉,隨著科技人員將精心培育的1000株巴東木蓮進行野外回歸栽植,三峽植物園巴東木蓮野外回歸數量已突破2000株,這將對該物種擺脫滅絕危機起到促進作用。三峽植物園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是三峽地區的植物科學研究機構。
  • 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亮相昆明動物所昆明動物博物館
    ,充分展示雲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6月1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與雲南省林業廳聯合舉辦「留住最美的它」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以提問的形式引出主題,館藏的亞洲象、滇金絲猴、白頰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綠孔雀、犀鳥、褐鳳蝶、金斑喙鳳蝶、格彩臂金龜等十餘種瀕危珍稀動物標本,以「走秀」的獨特方式一一與公眾見面,加深了公眾對它們的了解。
  • 江西鉛山:現世界珍稀蝴蝶——寬尾鳳蝶
    2020年8月1日,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世界珍稀蝴蝶——寬尾鳳蝶。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西省鉛山縣,武夷山脈北段西北坡,是珍稀動植物的王國。  據悉,寬尾鳳蝶是1889年由英國人在我國發現的,系我國特有世界級珍稀蝴蝶種類,該屬種類全世界只有兩種,生活在大陸地區的寬尾鳳蝶和1932年在臺灣發現的臺灣寬尾鳳蝶。由於它們是世界上17000多種蝴蝶中絕無僅有的有兩條翅脈進入尾突的蝴蝶,且體大華美而罕見,被國際學術界視為中國蝶類的象徵。
  • 麗江玉龍雪山8月飄雪 海拔多少米
    在我國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近日在玉龍雪山上8月飄起了雪花,這個場景也吸引了許多的人的關注,那麼麗江玉龍雪山8月飄雪是什麼情況呢?
  • 麗江回應馬特宏峰 瑞士國旗飄揚在玉龍雪山
    4月21日下午,在玉龍雪山景區馬特宏風情園,中瑞兩國國旗迎風飄揚。同時,一條寫著「中國麗江—瑞士採爾馬特 友好城市 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的橫幅也懸掛在風情園。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 消失百年後重現成都青城山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原華西崑蟲博物館)經過調查,發現曾經於青城山地區記錄過的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由於地震造成的生態環境改變,最近又重返了這一地區。這也是華希昆蟲博物館20多年來對四川省蝴蝶及昆蟲資源研究的重要發現之一。  世界級蝶種 成都地區採集記錄有上百年  時已入夏。
  • (視頻)這些蝴蝶瀕危
    經重慶海關技術中心鑑定,該批標本為金綠鳥翼鳳蝶波塞冬亞種 Ornithoptera priamus poseidon 4頭,天堂鳥翼鳳蝶印度尼西亞亞種 Ornithoptera meridionalis tarunggarensis 2頭。均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II管制物種。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