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翻譯團隊: 打造閃亮湖湘對外名片

2020-12-05 湖南頻道

書店內陳列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

《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翻譯委員會部分成員:餘承法(左)、尹飛舟(中)、謝敏敏(右)。

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

六月的湖南,生機勃勃,綠意盎然。湖南圖書城內,書店的工作人員們正在將一本本《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仔細地擺上書架。中國風的封面設計,中英法不同語種的版本、紅白色調為主的書籍,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吸引了許多讀者駐足瀏覽。

《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收錄了覆蓋全國21個省市、非洲31個國家的101個中非合作精品案例方案,是一套生動詮釋「授人以漁」理念、極具實用性的實踐方法論和合作工具書。

這樣一套見證中非友誼,凸顯中國智慧與經驗的精品圖書,它的外文版翻譯是如何完成的?在翻譯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特別的故事?帶著這些疑問,6月27日,在新書出版後不久,記者來到了湖南師範大學,採訪了《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翻譯委員會副主任尹飛舟教授、跨文化研究所的副所長餘承法教授以及擔任聯絡工作的謝敏敏老師,聽他們講述了圖書翻譯背後的故事。

談及參與《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外文版翻譯的感受,他們坦言,「承擔這套圖書的翻譯工作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既是在做翻譯傳播,也是在講好中非合作故事。我們團隊竭盡全力用英文、法文把中文版圖書表達的意思生動地詮釋出來,希望讓更多國外讀者讀得懂,記得住,理解得透。」

醞釀

高素質團隊的組建

當天約訪的地點是在湖南師範大學尹飛舟教授的辦公室,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記者有幸見到了《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翻譯委員會的三位專家。

走進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偌大的書櫃,書櫃裡擺放著文學、歷史、語言、政治、經濟等各式各樣的圖書,而這裡面,也有剛出版不久,凝聚著翻譯團隊心血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

從最初接手翻譯工作,到拿到第一批定版中文稿件開始翻譯,再到最終完成全書英法版本的校對,很難想像,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承擔翻譯、審稿和校樣的20多人的團隊,完成了400多頁的英法圖書的翻譯工作。尹飛舟告訴記者,能如期高質的交稿,這一切,與團隊的配合密不可分。

今年1月,尹飛舟和同事們接到了來自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委託邀請——承擔《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外文版的翻譯工作。在接下任務不久,在校長蔣洪新教授指導下,從湖南師範大學挑選了7位有實戰經驗的優秀學科帶頭人,組成了翻譯委員會。校長蔣洪新教授擔任主任,尹飛舟教授擔任副主任,語言與文化研究院院長鄧穎玲教授、外國語學院院長曾豔鈺教授、跨文化研究所的副所長餘承法教授,蔣莉華副教授,謝敏敏老師,共同負責譯稿的把關以及團隊工作的組織協調。

尹飛舟告訴記者,湖南師範大學對此次翻譯工作十分重視,在4月中旬拿到第一批中文定稿著手翻譯之前,他們就圍繞此書做了許多工作。

「2月份時,我們翻譯委員會圍繞此書翻譯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蔣洪新校長要求我們從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學科建設的高度做好這次翻譯工作,確保高質量地按時完成。為此,翻譯委員會制定了詳盡的工作方案,確定了翻譯任務分工和工作流程,分為『提取所有關鍵詞、高頻詞進行翻譯和審定』『初譯』『審稿』『改稿』『定稿』『排版校對』『改樣終校』7個步驟。同時,我們還聯繫了出版社,讓出版社發了一篇較為完整的稿件進行試譯。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試譯稿名為『袁氏雜交水稻本土化發展方案』,大概在2000字左右,我們每個語種都請了兩位專家進行試譯,提前對文章語言、結構進行熟悉,也是通過這次試譯,找到了符合我們要求的,具有較強翻譯能力和母語背景的審稿專家——外文出版社原總編輯、譯審徐明強,美國新澤西海洋學院終身教授、湖南師範大學講座教授楊孝明和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劉成富。」

推敲

英文書名如此誕生

《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英、法文版圖書。

作為翻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謝敏敏告訴記者,大家除了承擔參與日常審稿外,還承擔著譯者和專家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做好《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的翻譯,是一項重要的使命,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把它當成一項無比重要的工作。大家一直認為翻譯無小事,始終保持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精神,對於把握不準的譯法,我們都會一一對照國家官方文獻或是權威媒體的表述進行查詢、核實。英文書名確定的背後,就有著這樣一個「一波三折」的小故事。

「起初,譯者對書名前半部分的翻譯是『Busines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專家在審稿過程中,將書名這一部分改成了『China-Africa Business Cooperation』,譯者不同意專家的修改意見,於是便發信息給翻譯委員會,解釋他們採用between…and…這個看上去有些笨拙的結構的用意,是考慮到了China-Africa表述的包含有先後主次的意味,中非合作是平等的,使用between…and…的結構更為合適。」

「在收到譯者的反饋後,翻譯委員會的成員們一起,多方面查找資料、進行確認,在參考了China Daily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非經貿合作』的譯法之後,確定還是採用審稿專家的譯法。隨後,翻譯委員會把書名的翻譯送交中非經貿博覽會組委會秘書處審定,組委會秘書處又提出了他們的意見,覺得書名的翻譯處理應該參照『中非經貿博覽會』的英文名稱。翻譯委員會了解組委會秘書處的意見後,十分贊同,覺得作為博覽會的官方書籍,應該和博覽會譯名保持一致。於是,經過三次修改,英文版的書名China-Afric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Case Studies and Plans才最終確定下來。」

一個書名,三次修改,印證了翻譯無小事這個道理。無論是作者,譯者,審稿專家,還是翻譯委員會的成員,他們都是翻譯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正是有了大家的反覆推敲、通力配合,才保證了圖書翻譯的精準,才能把這些見證中非友誼的精彩故事講得更好、更生動。

奮戰

凌晨4點的校樣故事

校改清樣上,每一頁上都有翻譯團隊成員們認真的修改標註。

翻開團隊成員們的校改清樣,每一頁上都有著密密麻麻紅色、藍色不同顏色的修改標註。餘承法教授笑著告訴記者,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含義,標紅的地方是一定要改的部分,標藍的地方是還有待翻譯委員會商榷、專家審定的部分。

「法文清樣校對是由翻譯委員會來組織實施的,英文的清樣校對由我和尹飛舟教授一起完成。當時,清樣校對要得比較急,6月7日外文版定稿排版,11日晚我們第一次拿到排版清樣,這次校對我們提出了117處錯誤或疑問,明顯錯誤我們當時就直接改了過來,存在疑問的地方我們又發給審稿專家進行了再次確認,得到專家反饋後,我們再將修改意見返回給出版社。12日出版社修改完後發回新版清樣,我們再次從頭檢查核對,從12日晚一直奮戰到13日凌晨四點。通過團隊成員們的悉心配合,終於,這項工作如期在6月13日前完成了。」

餘承法坦言,儘管最後一夜審稿到凌晨4點,但是依舊覺得很開心,當修改完最後一頁清樣的那一刻,自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覺得團隊終於不負所托,將這項工作圓滿地完成了。「通過這次翻譯工作,我們團隊成員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下一次如果我們能再做這樣的工作,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漂亮。」

當記者問道,完成《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的翻譯工作後,下一步有什麼計劃時,大家欣喜地告訴記者,現在正在蔣洪新校長帶領下組織、策劃一套《漢英對照湖湘經典》。這套圖書共10本,預計在3年內完成出版,書中將精選屈原、賈誼、周敦頤、王船山、曾國藩、左宗棠、黃興等湖湘文化名人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向世界推介。「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打造更多本土圖書精品,傳播湖湘文化精髓,將更多湖湘名人的作品帶入外國大眾視野,讓更多人了解湖南、愛上湖南,打造一張向世界宣傳湖南的閃亮文化名片。」

來源:紅網

作者:王嫣

編輯:向宏鑫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29/5622933.html

相關焦點

  • 中國助力非洲發展的101個案例方案:見證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活化石
    根據中非經貿博覽會組委會的要求,由商務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統籌指導,湖南省商務廳組織實施,中非經貿博覽會組委會秘書處負責面向全國徵集,以中英法三國語言推出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一書,全套書籍共6冊,中文版上下冊、英文版上下冊、法文版上下冊,日前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為即將於6月27日至29日在湖南長沙舉辦的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提供的智慧成果集、
  • 中國社科院發布非洲黃皮書:疫情之下 中非應推動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報告指出,疫情之下,中非經貿合作需要加快創新和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國家產生了嚴重衝擊,加劇了非洲經濟「低增長、高債務」困境,進一步暴露了非洲長期以來單一經濟結構和外部依賴型經濟模式的脆弱性。報告同時指出,疫情並未改變中非深化合作的內在動力,反而凸顯了非洲在中國經濟外交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進一步促使中非經貿合作加快轉型升級。
  • 袁隆平用英文向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致辭
    央廣網長沙6月28日消息(記者姜文婧 鄧文輝 堯遙)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正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英文向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獻上了一段視頻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 中非合作走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道路
    中方將按照中非領導人共同繪就的新時代中非合作藍圖,同非方一道,共同落實好這些新舉措,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取得新發展。   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   中非傳統友好根深蒂固、枝繁葉茂。【詳細】  攜手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   「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本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主題,中非領導人將共商國是,加強戰略引領,將充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並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 不一樣的對外經貿MBA | 校友「雲」集— 學長學姐說
    不一樣的對外經貿MBA | 校友「雲」集 — 學長學姐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2020-06-28 12:10 播放次數:3798 MBAChina聯合全國各高校商學院
  • 長沙黃花機場全員學英語 全力保障中非經貿博覽會
    6月20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2航站樓開闢中非經貿博覽會專用通道。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即將於27日在長沙舉行。今年以來,黃花機場以迎接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契機,對標國際先進機場,對機場全體員工進行了A、B、C三個檔次的英語考核,再進行差異化、針對性地培訓。「不僅是國際值機員、客服人員,保潔員、手推車員也都要進行英語口語培訓。」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安全質量部部長曹捷說,在中非經貿博覽會舉行期間,機場設置了中非保障專櫃,將安排英語能力為A檔的工作人員在此提供出行服務。
  • 同濟大學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
    11月25日,中非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圓桌對話在京召開。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肖學智,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陳志華,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塗瑞和,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周國梅出席活動並致辭。
  • 衣索比亞—中國經貿合作
    過去50年間,兩國歷屆政府密切合作,不斷擴展雙方經貿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體現了埃中兩國深厚的關係。鑑於過去十幾年間經濟雙位數的高速發展,以及採用類似的發展模式,與30—40年前的中國相比,今天的衣索比亞在商業環境方面與中國有很多相似點。由於天然熟悉這種商業環境,中國投資者很早就來到衣索比亞開展投資,充分抓住了衣索比亞經濟增長的機遇。
  • 【投資非洲】中非旅遊合作挑戰|中國投資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通過了《關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以下簡稱《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為未來中非旅遊合作提供了行動綱領。《北京宣言》第15條指出,「我們呼籲各國尊重文明多樣性。
  • 生蠔、腰果、乳木果油:中非經貿博覽會上的非洲「推銷員」
    27日至29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在博覽會現場,不少非洲「推銷員」熱情向到場觀眾推薦非洲產品。在納米比亞展區,工作人員現場撬開一隻納米比亞鯨灣的翠蠔,汁液包裹下的生蠔豐滿醇厚、色澤通透,只需幾滴檸檬汁調味即可食用,每隻售價從三十元到百餘元不等。展館人員麗諾告訴記者,生蠔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檢疫把控,可以安心食用。
  • 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在成都召開
    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籤約儀式9月17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商務委員會承辦,成都對外經貿促進會執行的「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以下簡稱「對話會」)在成都開幕,南亞、東南亞十餘國近百名外賓齊聚蓉城,與成都政企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展開高端對話
  • 雙循環 新動力|2021,中非橋中非採供資源對接會繼續開展
    在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在浙江省商務廳的號召與帶領之下,今年5-7月,由中非橋承辦的6場浙江對非出口網上交易對接會成功舉辦。中非橋通過整合搜尋引擎、行業媒體、電子郵件等方式,全方位利用海外社交媒體等多元化數字營銷渠道邀請境外採購商準時」上線」,「屏對屏」與參會企業進行洽談與交流互動。
  • 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在蓉盛大召開
    9月17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商務委員會承辦,成都對外經貿促進會執行的「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以下簡稱「對話會」)在成都盛大開幕,南亞、東南亞十餘國近百名外賓齊聚蓉城,與成都政企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展開高端對話。
  • 袁隆平為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發來英語致辭:超級雜交水稻目標產量18...
    圖說:袁隆平在致辭 來源/視頻截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獻上了一段視頻致辭。我們熱情地歡迎各位來到長沙,來參加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我是袁隆平。我主要是在雜交水稻方面工作。眾所周知,雜交水稻的產量比常規稻高很多。現在,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700萬公斤公頃,平均產量達到了八噸每公頃。現在,我們想發展超級雜交水稻,目標是產量18噸每公頃,在每個七公頃的示範田要達到這個產量。
  • 上合示範區「俄羅斯中心」打造中俄合作新樣板
    伴隨著中俄兩國之間交往合作的不斷深化,搭建雙邊務實合作新載體的呼聲逐漸高漲。在兩國地方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期許和推動下,「俄羅斯中心」於2020年12月18日成功舉辦啟動儀式,正式規劃建設並落戶青島上合示範區。
  • 經貿合作的「赫希曼效應」分析
    比如,中國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的經貿聯繫十分緊密,但當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政治外交關係出現震蕩或遭受衝擊時,經貿關係卻常常被準備或實際用作相互懲罰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保證經貿關係不受政治外交關係震蕩的衝擊、達到「政冷經熱」的狀態實屬不易,所謂經貿關係成為政治關係「壓艙石」的案例其實十分少見。事實上,中國與一些國家的經貿關係倒是很容易受到雙邊政治外交關係波動的衝擊。
  • 中非貿促會會長秦金瑋一行到海南豪多多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原標題:中非貿促會會長秦金瑋一行到海南豪多多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應屆畢業生薪酬怎麼樣?學校就業率如何
    1月3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報告》透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0屆畢業生月均收入為7590元。本科和碩士畢業生中,均是就業於三資企業的學生收入最高。  《報告》顯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0屆畢業生共計3156人,其中本科畢業生共有2212人;研究生畢業生共有944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0.27%。
  • 中非合作升級帶來巨大旅遊出行需求
    9月3〜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聚焦中非共築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中非合作之路、友誼之路越走越寬
  • 中國商務部與土庫曼斯坦貿易和對外經濟聯絡部舉行司局級經貿視頻...
    7月8日,中國商務部與土庫曼斯坦貿易和對外經濟聯絡部司局級經貿磋商以視頻形式舉行。本次磋商由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副司長劉雪松與土庫曼斯坦貿易和對外經濟聯絡部對外經濟聯絡局局長安納古利耶夫共同主持,中國商務部歐亞司和電子商務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及土庫曼斯坦貿易和對外經濟聯絡部、外交部、財政和經濟部及其下屬經濟風險預防局、海關總署、國家保險公司、國家商品原料交易所、工商會、工業家企業家聯盟等單位代表參加。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杜爾德耶夫和中國駐土使館經商參贊趙力出席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