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為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發來英語致辭:超級雜交水稻目標產量18...

2020-12-05 新民晚報

圖說:袁隆平在致辭 來源/視頻截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獻上了一段視頻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雜交水稻平均產量達到了8噸/公頃,超級雜交水稻目標產量將達18噸/公頃。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以下為致辭全文(中文譯文):

最尊敬的非洲朋友們,你們好!我們熱情地歡迎各位來到長沙,來參加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我是袁隆平。我主要是在雜交水稻方面工作。

眾所周知,雜交水稻的產量比常規稻高很多。現在,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700萬公斤公頃,平均產量達到了八噸每公頃。現在,我們想發展超級雜交水稻,目標是產量18噸每公頃,在每個七公頃的示範田要達到這個產量。

我非常高興能夠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我堅信,通過攜手努力,我的夢想在非常近的未來就能實現。謝謝!

相關焦點

  • 袁隆平用英文向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致辭
    央廣網長沙6月28日消息(記者姜文婧 鄧文輝 堯遙)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正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英文向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獻上了一段視頻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 袁隆平:期盼雜交水稻種到全世界
    &nbsp&nbsp&nbsp&nbsp袁隆平:親愛的非洲朋友們,我們熱情地歡迎你們來到長沙參加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我是雜交水稻研發人袁隆平。&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這是不久前,在長沙舉辦的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袁隆平獻上的一段英文致辭。在致辭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非常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6月27日,湖南長沙,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袁隆平獻上一段英文致辭視頻。他表示,目前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此前有媒體報導,我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創高產紀錄!
  • 中國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這裡誕生了雜交水稻的若干明星品種和育種材料,達到了超級雜交稻研究的世界最高水平。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科技創新碩果纍纍自1964年湖南開創雜交水稻研究以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水稻種業科技工作者們披荊斬棘、孜孜不倦,雜交水稻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實現了從三繫到兩系再到超級雜交稻的三次重大技術創新。
  • 袁隆平再飈英語!陪伴了袁老五十餘年的雜交水稻用英文怎麼說?
    因為中國幫助他們發展雜交水稻,非洲國家的明天將是光明的。「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不少網友驚呼「袁爺爺英語十級了吧?!」還紛紛表示要記住「雜交水稻」這個詞的英文,「今年要考的!」
  • 袁隆平英語演講,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雜交水稻之父
    (如果全球有一半的常規水稻面積改種雜交水稻,按每公頃增產2噸稻穀估算,則全球可增產1.5億噸糧食,這相當於每年可多養活4億人。)其實,袁隆平的英語水平本來就很高,甚至可以說,英語本就是他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 為什麼要在非洲發展雜交水稻?袁隆平用英文回答
    然而,因為來自中國的雜交水稻,這個問題如今已經得到了一些改善。13年的「援非」之路中,袁隆平及其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使得雜交水稻比當地的品種最高增產300%之多。為什麼要在非洲做這些事?袁老用英文堅定地回答:「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畢生願望之一。」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裡的拓荒者
    來源:中國文明網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 87歲袁隆平全程飈英語演講 向世界介紹超級雜交水稻
    你聽過87歲的袁隆平老先生飈英文向世界介紹超級雜交水稻嗎? 據估計,2030年全球水稻產量應比1995年增加60%以上才能基本滿足人類需求。目前每公頃所產稻穀能養活27人,但到2050年,每公頃所產稻穀必須要養活43人才行。
  • 袁隆平的超級雜交水稻又豐收了
    ▲資料圖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鎮的試驗田中查看低鎘水稻的長勢。(新華社發 薛宇舸 攝)近日,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的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範基地裡,專家組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最終測產結果為畝產1134.6千克,實現連續4年平均畝產超過1100千克。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日本農業很先進,水稻每公頃產量在6.8噸,而我們的超級雜交稻每公頃產量達到10噸以上,比他們增產30%以上。」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 長沙黃花機場全員學英語 全力保障中非經貿博覽會
    6月20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2航站樓開闢中非經貿博覽會專用通道。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即將於27日在長沙舉行。黃花機場今日發布,目前全體員工正加強培訓,掀起了學習英語的熱潮。「Pleasefollowme,I'lltakeyouthere.」(請跟我來,我帶您前往。)在黃花機場T2航站樓負二樓培訓室,40多位機場保潔員正在認真地上英語培訓課。保潔員羅四清向記者介紹,自己最初不敢開口說英語,生怕說錯,經過講師培訓後,現在會用英語說簡單的句子。
  • 袁隆平「在線教學」!「雜交水稻」英文這樣說……
    雖然為人低調,但是受人景仰的袁隆平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網友關注。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從1970年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研發出第一株雜交水稻至今,近半個世紀已過去,截至2018年底,已有40多個國家種植了超過700萬公頃的雜交水稻。
  • 袁隆平|我還有兩個夢,要讓雜交水稻走向世界——魅力人物誌
    ——袁隆平初識袁老是在小學的課本上聽過他的故事,那時候只知道他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老師只是簡要的跟我們說他的發明提升了糧食產量,所以,那時候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他。而就在近日,在一則視頻上見到袁老用他認為的破碎英語發言時,簡直是眼淚情不自禁地往下流,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決定通過魅力人物誌挖掘他的故事。
  • 袁隆平新高度!第三代雜交水稻成功衝關!
    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籤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一年多過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標任務都有了新「產出」。
  • 袁隆平新高度!第三代雜交水稻成功衝關
    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籤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一年多過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標任務都有了新「產出」。
  • 世界雜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
    ​2018年,袁隆平獲得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公示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自工作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的成長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於北京,出生檔案上還有林巧稚的籤名。
  • 袁隆平:雜交水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
    媒體報導,關於民間流傳的雜交水稻就是轉基因的說法,袁隆平本周在長沙回應「雜交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我們是採用常規技術、利用雜種優勢來提高水稻產量。」據悉,本次會議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袁隆平還透露正在研究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兼容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雜交水稻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缺點,能夠實現制種安全、配組自由,培養出更高產、更優質、抗性更好的超級雜交稻。在今年11月初,袁隆平出席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時還表示,正在探索種植的「海水稻」,希望3年之內研發出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怎麼獲得這個稱謂的?
    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什麼是雜交水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64年,立志改變糧食現狀的袁隆平發現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1965年,他又在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正是這些不育株的發現,打破了米丘林-李森科的傳統水稻「無性雜交」理論。並且推論了雜交水稻優勢理論的可行性。而且,雜交優勢更明顯。比如: A品種水稻產量高但是容易得病; B品種產量低,但是不容易得病。
  •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
    袁隆平雜交水稻咋養活一個中國的?研發和推廣雜交水稻,不斷提高糧食產量才讓我國從食物匱乏,到今天人人吃飽 18噸再次刷新世界紀錄2019年10月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穩定和兩系不育系配組自由等優點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公開測產畝產達1046.3公斤2020年11月2日測產畝產1530.7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