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長什麼樣?

2021-01-14 生物黑客啟示錄

   DNA聚合酶有許多種,它們有著相同的基本結構。有些研究者會將它們稱作「手」,但它的實際結構並不完全像手這樣的形狀。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DNA聚合酶的真實樣貌,將這幅圖與上面那副圖比較一下,可以看到兩者確實在整體輪廓上比較相像。左上角的部分是手指,右上角的部分是拇指,而下半部分則是手掌,整體看上去就像右手一樣。手掌位置結合的是聚合酶結合引物-模板接頭,以及部分新合成的DNA。在DNA合成的過程中,活性位點後面就是模板,尚未配對的鹼基後面剩餘的單鏈呈現出45度的彎曲,這也意味著活性位點附近唯一能配對的核苷酸就是緊接著前面配對完的那個。

   另外,我們從這個結構還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蛋白質如何結合所有的DNA,它結合在DNA的哪些部位上呢?

   其中一個部位是骨架,即蛋白質與固定且無關序列的骨架結合。然而,骨架並不是發生主要的相互作用的地方。真正重要的結合部位是大溝,大溝裡的氫鍵供體和受體有很多的類型,它們的區別很大,有些有甲基,有些沒有甲基,有些是非極性的氫,有些則不是。按照你得到的鹼基對,就能讀出這個鹼基對的所有信息。通過觀察大溝,可以區分具體是TA還是AT殘基,或者可以分辨出來是GC還是CG殘基。

   然而,小溝也很重要。因為小溝除了中間的氫鍵不一樣,每個鹼基對兩側的氫鍵都是一樣的,它們都在完全相同的位置。無論是哪種鹼基對,小溝的氫鍵受體對都是一樣的。在小溝上的相互作用沒有序列特異性,但卻具有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特異性。

   在識別的特異性作用下,如果存在錯配的鹼基對,兩個受體就會扭曲,聚合酶就會發出信號「新合成的DNA不對」,從而做出下一步的反應。

   

 


相關焦點

  • 一款得心應手的Taq DNA聚合酶,應該是什麼樣子?
    DNA聚合酶是PCR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能夠從單鏈DNA模板合成新的互補鏈。Taq DNA 聚合酶應該算是最廣為人知的DNA聚合酶了——它的發現徹底改變了PCR。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Taq DNA聚合酶的歷史。早期的PCR,通常使用來源於大腸桿菌 DNA聚合酶I上的 Klenow片段來生成新的子鏈。
  • 熱啟動PCR DNA聚合酶
    1.PCR的概念PCR,即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主要由高溫變性、低溫退火和適溫延伸三個步驟反覆的熱循環構成:即模板DNA先經高溫變性為單鏈,在DNA聚合酶和適宜的溫度下,兩條引物分別與兩條模板DNA鏈上的一段互補序列發生退火,接著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種脫氧核苷酸三磷酸
  • 酶之七種武器——Taq DNA聚合酶
    三、Taq DNA聚合酶又經過11年的默默等待,1976年,我國臺灣學者錢嘉韻首次報導從Thermusaquaticus中成功分離出耐高溫的Taq DNA聚合酶,這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熱穩定DNA聚合酶。Mullis使用的是來自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的Klenow片段進行擴增
  • DNA聚合酶有什麼作用?
    DNA聚合酶有什麼作用?> 2018年03月12日 10:1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DNA聚合酶有什麼作用
  • Taq DNA聚合酶及其功能特性
    Taq DNA聚合酶是從一種嗜熱細菌中分離提取的,該菌是1966年從美國黃石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個熱泉中發現的。實驗表明,PCR反應時變性溫度為95度,50個循環後,Taq DNA聚合酶仍有65%的活性。Taq DNA聚合酶的熱穩定性是該酶用於PCR的前提條件,也是PCR技術能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原因。
  • 緩衝液的目的是給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個最適酶催反應條件
    (三)緩衝液PCR反應的緩衝液的目的是給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個最適酶催反應條件。目前最為常用的緩衝體系為10-50mmol/L Tris-HCl (pH8.3-8.8,20℃) Tris是一種雙極性離子緩衝液,20℃時其pKa值為8.3,△pKa值為-0.021/℃。
  • Taq酶是一種熱穩定的DNA依賴的DNA聚合酶
    Taq酶是一種熱穩定的DNA依賴的DNA聚合酶,於1976年首次從嗜熱真菌棲熱水生菌中分離獲得(圖1) (Chien et al. 1976; Kaledinet al.1980)。數年後,這個酶由於其在PCR中的應用而聞名(Saiki et al. 1988), 在1989年被選為年度明星分子( Koshland1989),可見該酶的分量和價值。
  • Science:DNA複製中起關鍵作用的聚合酶被發現
    這些酶,被稱為DNA聚合酶, 只以兩種可能複製方向的一種進行雙鏈DNA的複製.雙螺旋中的一條鏈首先由專門的前導鏈DNA聚合酶進行複製,然後由不同的DNA聚合酶進行後滯鏈的複製.在Kornberg研究的低等的比如說大腸桿菌中, 前導鏈和後滯鏈的複製由同一種DNA聚合酶來完成.
  • DNA聚合酶:利用其原生反轉錄酶活性直接檢測RNA
    青島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馬翠萍團隊研究發現了Bst DNA聚合酶與Klenow DNA 聚合酶具有先天的反轉錄酶活性,並首次利用該酶實現了RNA的反轉錄-擴增反應的一步法恆溫檢測,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15年的《美國化學會志》上。
  • DNA聚合酶純化工藝過程
    將肝素固定在瓊脂糖微球上製備的Heparin Sepharose 6FF,也可以用來純化DNA聚合酶,低鹽上樣,高鹽洗脫,洗脫後酶液可通過透析,超濾或者Focudex G-25凝膠過濾的方式除鹽。
  • Nat Struct & Mol Biol:揭示DNA聚合酶ζ如何保護細胞免於DNA損傷...
    ζ (Pol ζ)的詳細結構信息,DNA聚合酶ζ的結構和機制對於科學家們而言多年以來一直是一個謎。DNA聚合酶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酶類,其能幫助細胞對抗每天發生的超過10萬起的DNA損傷事件,這些損傷事件通常來自正常的代謝活動和一些環境侵害,比如紫外線、電離輻射和工業致癌物等。
  • 一夫當關莫如雙管齊下 聚焦熱啟動TaqDNA聚合酶雙封閉抗體
    傳統的抗體法熱啟動,是利用Taq DNA聚合酶抗體封閉其5'→3'聚合酶活性,防止在低溫時錯配或引物二聚體引起非特異性擴增,在PCR預變性95℃加熱時,抗體蛋白變性,釋放DNA聚合酶活性,不影響正常擴增。利用抗體封閉聚合酶活性,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Nature:DNA聚合酶θ抑制同源重組,促進腫瘤發生
    2015年2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著名國際期刊nature在線刊登了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Agnel Sfeir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非同源末端連接過程能夠利用聚合酶
  • 解藥|讓新冠核酸篩查更準確,離不開DNA聚合酶
    試劑盒使用的DNA聚合酶是破題關鍵因素之一。它對細胞複製DNA複製與修復起重要作用,又稱DNA依賴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NA pol),是以親代DNA為模板,可催化底物dNTP(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即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分子聚合,形成子代DNA的一類酶。
  • RNA的轉錄與RNA聚合酶
    J Integr Bioinform. 2019 對於不同種類的RNA,真核生物採用不同的RNA聚合酶來合成。引自PDB-101鵝膏蕈鹼結合在RNA聚合酶的背面,遠離活性位點及DNA和RNA的結合位點。所以它並不阻止磷酸二酯鍵的形成,而是阻止酶在DNA模板上的移位,從而阻斷RNA的延伸。它結合在酶的兩個亞基之間,通過阻止酶的構象變化抑制其移位。
  • PNAS:華中科大發現自然界首個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
    PNAS:華中科大發現自然界首個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
  • PLoS Biol:首次實時觀察到DNA複製過程中聚合酶的運動
    生物谷註:聚合酶與DNA結合示意圖。金色為DNA序列,圖中藍色、紅色、綠色、紫色分別代表結構域finger、palm、thumb、LF據一篇發表於與10月27日PLoS Biology雜誌的研究報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首次將螢光標記物(fluorescent marker)插入聚合酶Dpo4(DNA polymerase IV)的四個結構域和DNA其中一條鏈中,並利用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fluorescence
  • 催化RNA引物合成的酶是引物酶,實際上它是一種特殊的RNA聚合酶
    (二)參與複製的酶類DNA的複製過程極為複雜,但其速度甚快,這是由於許多酶參與了複製過程。1.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dNTP,N代表A、T、G、C四種鹼基)是DNA合成的原料。
  • 研究鑑定一種RNA聚合酶II磷酸酶INTAC
    研究鑑定一種RNA聚合酶II磷酸酶INTAC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2:02:56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徐彥輝和陳飛課題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RNA 生物合成重點回顧-RNA 聚合酶
    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Ⅱ的作用是合成 hnRNA,它是 mRNA 的前體。2. 合成 45S-rRNA 的是 RNA 聚合酶 Ⅰ;合成 5S-rRNA 的是 RNA 聚合酶 Ⅲ。3. 合成 tRNA 的是 RNA 聚合酶 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