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是塊神奇的土地,在這兒雖然有內羅劫這樣可怕的城市,但絕美的自然景觀也會讓人忘記煩惱,巨大的仙人掌樹、悠閒自在的河馬和疣猴,還有帳篷旁燃燒著的一束篝火,都讓人醉心於原始的自然,也產生了更加親近自然的想法。
![]()
![]()
聽說在這樣的地方待久了會催生人的某項技能。
![]()
今天我們就來瞧瞧非洲這片古老土地上,那些我們平常只能在趙忠祥老師聲音下感受的神奇物種。
![]()
非洲爪蟾,非洲爪蟾是南非的一種水生青蛙,是一種只能水棲且沒有舌頭的生物 ,由於沒有舌頭只能利用其前肢攪食水中的脊椎動物 ,自然條件下非洲爪蟾以小魚、蝦、蟹、昆蟲為食,進食時常迫不及待地用前肢的三隻長爪將食物撥進口中(想起來也是有點萌萌噠),它們每年會脫皮一次,並且會吃下脫下的皮。
![]()
非洲野狗,非洲野狗是只在非洲大陸存在的一種犬科動物,它獨特的大耳朵讓人很容易記住,非洲野狗的兇殘程度不容小覷,對它們來說,豹子老虎也可以成為食物,不過不幸的是,現在非洲野狗已成為瀕危動物,而且非洲野狗數量劇減與人類有直接關係,人們普遍認為野狗是牲畜「殺手」,因此對它們肆意宰殺,才導致非洲野狗的數量銳減。
![]()
非洲帝王蠍,非洲帝王蠍是世界上最大的蠍子,國外通常稱為將軍蠍,是蠍子中的巨無霸,帝王蠍性情兇悍而動作迅速,有地盤領域,但在人工飼養下會顯的膽小且神經質,攻擊行為也會降低,具有毒性但並不強,除敏感性體質之外,一般被螫咬只會紅腫刺痛,並不足以影響健康或致命(唉,這要是帝王蟹該多好,非洲人民至少不愁食物了)。
![]()
非洲白頭禿鷲,白頭兀鷲是非洲大陸土生土長的一種中等身材的兀鷲種類,在人類活動地盤越來越大和棲息地越來越小的威脅下,白頭兀鷲現在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生存環境,而且現在已經不幸地出現在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7年發布的紅色名錄中,白頭兀鷲頭部和頸部豐富多樣的色彩和它們身體暗淡的顏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年白頭兀鷲的體重可達到4千克到5千克,白頭兀鷲的頭部有一些淡金黃色羽毛。
![]()
脫殼壁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7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一種新物,種-可脫殼壁虎,只要輕輕一碰,它就會整個從殼裡脫出逃走,科學家稱,這種壁虎的鱗狀外殼遠大於其他壁虎,其中藏有許多可撕裂的地方,就像是一層疏鬆多孔的大外套,這讓它可以輕鬆上演「金蟬脫殼」,逃避天敵的追殺。
![]()
霍加皮,這個動物有點四不像的意思,像斑馬、像驢、像馬、耳朵還有點像非洲野狗,但它其實是長頸鹿的近親,霍加皮產於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霍加皮的食物包括樹葉、嫩芽、草、真菌、水果等,食物種類超過100種,有時舔食被雷電燒焦的木炭以及河邊的含鹽粘土來補充礦物質。
樹蝰,這種動物居住在非洲的森林裡,大多在夜晚展開獵食,它看起來兇猛,但實際上是最小的蛇之一,最大的長度也只有78釐米,樹蝰主要分布於除南非以外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熱帶地區,有些樹蝰從古代森林裡一直延續後代生活至今,因而獨立分布於某些地域,故此學者估計樹蝰曾於世界上廣泛分布,但其分布狀況正日趨惡劣。
看完這麼多神奇的物種,非洲果然不愧為野生動物的天堂,然而,再遠古再強大的物種,也抵不過人類的破壞和濫殺,不少動物現在已經瀕臨滅絕邊緣,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是非洲大陸和整個地球都要追求的永恆命題。
![]()
![]()
【關注動旅遊獲取更多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