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改變地球自轉居然有專利

2020-12-04 IT之家

IT之家2月19日消息 看完《流浪地球》你記住了什麼?除了那一句魔性的交通提醒:「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之外,你還記住了什麼呢?

由於《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儘管幻想多於科學,但是還是有科學依據在裡面的。《流浪地球》原著發表於2000年,因此在過去十年裡,肯定會有人對文中的一些科學描述產生過質疑或者其他的想法,也許還申請了專利什麼的。

帶著這個想法,IT之家小編前往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專利檢索查詢,沒想到還真有。

早在2016年,就有人提出了改變地球自轉速度的方法,並將其申請了專利。該專利描述這樣寫道: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當兩個物體互相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本發明依據這一原理,設定使用足夠數量的發動機,運用其燃燒時所產生高速尾氣的反作用力,推動地球改變其自轉速度。若將發動機置於面向東,則加快地球的轉速;反之,則減慢地球的轉速。若將發動機置於面向南或北,則會減小或增大地球的地軸傾角。如果具有足夠數量的發動機,或足夠強大的推力,使用任何類型的發動機都能達到同樣效果。此方法同樣適用於宇宙中的其他天體。

該專利說明書中寫道:

人類能夠改變地球的轉速嗎?從理論上說,完全可以。使用人工製造的大推力火箭發動機,按照一定的間隔距離,把它們全部固定在地球板塊的巖石上,朝向一致;運用發動機燃燒時所產生的強大高速尾氣作用力,以推動地球。如果十萬臺發動機的推力不夠,可以使用一百萬臺、一千萬臺,乃至更多;總有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同樣也有推動地球的最後一臺發動機,從而對地球的自轉速度產生作用。若是將火箭發動機置於面向東,就會加快地球的轉速;反之,則減慢地球的轉速。若是將火箭發動機置於面向南或北,則會使地球的地軸傾角減小或增大。當然,只要具有足夠數量的發動機,或者足夠強大的推力,使用任何類型的發動機都能達到同樣效果。此方法同樣適用於宇宙中的其他各類天體。具體實施方式:1.需要製造足夠數量的火箭發動機。2.把所有的火箭發動機按照設定的間隔距離安裝固定在地球赤道線的巖石上;這裡是最佳位置,有利於發揮對地球的最大推力作用。3.將火箭發動機全部啟動,發動機燃燒所產生的反衝力將推動或阻滯地球的旋轉。那麼,改變地球自轉速度,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呢?這個問題只能由後人來解答,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並用於造福人類!另外,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一個組織或者少數幾個國家所能夠決定和完成的,而必須由全人類做出抉擇。

專利的描述是不是跟《流浪地球》中的改變地球自轉速度直至最後停止自轉是不是很像呢?

不過該專利法律狀態顯示,2019年2月1日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被視為撤回。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被視為撤回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以後,如果申請人已經提出實質審查請求並已生效的,申請人進入實審程序。如果申請人從申請日起滿三年還未提出實審請求,或者實審請求未生效的,申請既被視為撤回。

2、在實審期間將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經審查認為不符合授權條件的或者存在各種缺陷的,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逾期不答覆的,申請被視為撤回,經多次答覆申請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駁回。

3、實審周期較長,若從申請日起兩年內尚未授權,從第三年應當每年繳納申請維持費,逾期不繳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

4、實質審查中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按規定進入授權程序。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的改變地球自轉速度 三年前有人申請過專利
    看完《流浪地球》你記住了什麼?除了那一句魔性的交通提醒:「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之外,你還記住了什麼呢?由於《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儘管幻想多於科學,但是還是有科學依據在裡面的。
  • 《流浪地球》改變地球自轉 這個方案還真有人申請過專利
    春節期間,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引發觀影熱潮,影片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即將發生「氦閃」毀滅,太陽系將不再適合人類的生存。絕境之中,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利用行星發動機讓地球停止自轉,再將其推離太陽系變成一艘巨大的太空飛船,從而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流浪地球》裡的地球停止自轉的前因後果
    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是改編於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太陽毀滅,從而人類傾其所有在地球上建立起了1萬臺行星發動機,想要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去太陽系之外尋找下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恆星系,然而這一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我並不關心電影本身,我關心的還是熱點下的物理教學的變化。學生們看了電影後有一些疑問,地球為什麼自轉?
  • 《流浪地球》中為什麼要讓地球停止自轉?其實不自轉也可以!
    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確實將中國科幻電影從五毛黨直接提升到了好萊塢級別的水準,從科幻小說到劇本以及導演與演員全都是本土完成,另外製作部分也大部分都是國產技術,這確實讓大家大大驚豔了一把,而最近《流浪地球》還延長放映到五月份,票價也大幅降低,也將讓更多的朋友欣賞的國產的大製作!
  • 《流浪地球》中人類使地球停止了自轉,這需要多少能量?
    《流浪地球》中,人類用發動機將地球停止了自轉。讓地球停止自轉的科學原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現在的人類即使將所有的手段都拿出來也無異於蚍蜉撼樹。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分析出需要消耗多大的能量才能使地球停止自轉。
  •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最近熱播了電影流浪地球,它作為中國拍的世界級別科幻作品,充分利用了科幻元素和末日情懷,在讓我們享受視覺衝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末日情懷下的悲壯。這一過程非常的悲壯,在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描繪的非常精彩,到處都是人們無助的哀嚎,還有對地球未來生命的迷茫。但是,當我們從電影內容中跳出來分析,這一做法真的確實可靠嗎?要知道地球上的一些基本環境都是靠著自轉維持的,例如我們感知到的東升西落,我們感受到了一年四季,哪怕是關於南北半球的光照範圍,都是受到自轉影響的。
  • 《流浪地球》中地球自轉停止,人類數量減少一半,若真停轉會怎樣
    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在推動地球的時候讓地球向著一個方向前進,選擇了讓地球自轉停止下來,具體的做法是在地球的赤道上裝上多臺行星發動機,用反向於地球自轉的推力,逐步減慢地球了的自轉速度,花了43年的時間,最終迫使地球自轉停止了下來。
  • 蚌埠男子申請 「改變地球轉速」發明專利 卻因實用性不強遭拒
    最近《流浪地球》持續升溫,票房即將打破40億大關,而有關這部電影的各種評論、分析也擠爆網絡。而改變地球轉速讓地球停止自傳,這一橋段也屢屢被評論,有意思的是,這一科學想像,早在2016年,蚌埠市民陳克祥就申請了這項國家專利,將上百萬臺甚至上千萬臺發動機一起工作,用產生的推動力改變地球轉速,不過這項專利並未被通過。
  • 要改變地球現在的位置,就必須先讓地球停止自轉?未必
    不過一般而言,我們是不需要擔心這一問題的,因為地球不會停止自轉,它本身自轉速度的變化也是非常微小的,比如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大約每過四萬年的時間,才能夠使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延長一秒。
  • 要改變地球現在的位置,就必須先讓地球停止自轉?未必
    比如保護地球大氣免受太陽風吹散的磁場,就與地球的自轉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地球表面的局部運動也與地球整體的自轉運動相關。比如大氣運動、洋流,甚至是地殼的運動都與自轉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一旦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化,或者是自轉停止,那麼對於整個地球而言都會產生巨大的而影響。不過一般而言,我們是不需要擔心這一問題的,因為地球不會停止自轉,它本身自轉速度的變化也是非常微小的,比如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大約每過四萬年的時間,才能夠使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延長一秒。
  • 為什麼《流浪地球》中要讓地球停止自轉?
    如此龐大結構將對地殼產生巨大的壓力,為保證地殼不至於塌陷,因此只能建在有龐大板塊的大陸區域,而這個超大面積的大陸只有北半球才能滿足要求!但北半球的志向是北極星,由於行星發動機推力不夠,不可能將地球從軌道上直接推走,因此需要藉助地球公轉速度30KM/S的加成,因此需要將地球的北極指向調整到地球公轉方向的後方推動地球,那麼地球即可逐漸跑出一個橢圓軌道,慢慢將自身的軌道接近木星!再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弓取得最後一個加速,達到脫離太陽系的逃逸速度!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流浪減速時代: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三個多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的演化將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變成一顆巨大且暗紅的巨星,地球將在這次氦閃中被汽化。這一切將在四百年內發生,現在已過了三百八十年。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系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所以,人類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
  • 為什麼《流浪地球》裡面要讓地球停止自轉?是為了殺死部分人嗎?
    當然《流浪地球》並不是硬科幻,如果要用硬科幻的標準套用到流浪地球上,那漏洞就多了。當然,科幻電影有科學的一面還有幻想的一面。可以激發讀者對未來的探索欲。沒必要較真。既然題主已經提出來了,那我就解答一下。
  • 《流浪地球》漫畫上線,用五句話告訴你,地球停止自轉會怎樣
    但在劉慈欣的《流浪地球》中,人類還沒能進入宇宙時代,就迎來了太陽的壽終正寢。400年內,太陽將發生氦閃,把整個太陽系吞沒,地球被迫踏上流浪之旅。5月8日,《流量地球》漫畫版在某鵝動漫平臺上線,開啟「劉慈欣宇宙」的漫畫化徵程。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逃走了,月亮不要了?後果會怎樣?
    文/某凡《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逃走了,月亮不要了?後果會怎樣?說起《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春節檔播出後,人們就已經被這部中國的科幻電影給刷屏了,認為這是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一部作品,因此觀眾們對它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
  • 《流浪地球》 物理知識
    如天體之間靠彼此之間的萬有引力達到目前的這種運行方式,一旦改變一顆行星的運行方式,勢必會影響其他行星的運轉軌道,且不必說150萬億噸級的推力是否能明顯改變地球的軌道,就算前面的都可以達到,地球在這麼多年流浪過程中也會因為碰撞各種小行星而引起人類毀滅。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實際上,電影《流浪地球》是基於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大背景的深度改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只是流浪地球計劃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 硬核科幻《流浪地球》:停止自轉的地球真能去流浪嗎?
    從地球原有軌道到遙遠的比鄰星,按照小說而言,這是一場長達2500年、需要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弘計劃,它分為了五個階段:(1)剎車階段:憑藉赤道上的「行星發動機」的巨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2)逃逸階段:全功率開動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駛出太陽系;(3)先流浪階段: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後的加速,駛向人類選定的新家園「半人馬座比鄰星
  • 人類可以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但與此同時,地球也將毀於一旦
    隨著科學和文明的進步,人類已經能夠做到很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那麼人類在未來可以改變地球的自轉速度嗎?或者說可以讓地球的自轉停止嗎?其實,減慢地球的自轉速度或者讓地球停止自轉,本身並不算難,在科幻作品《流浪地球》中,人類給地球裝上了行星發動機,提供一個與自轉方向相反的推力,逐步減慢地球的自轉速度,直至最終停止。
  • 蚌埠有人設計發明一種能改變地球轉速的方法!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顯示:在2016年蚌埠有一人申請名稱為「一種改變地球自轉速度的方法」的發明專利。此方法通過人工行為,可以加快或減慢地球饒軸自傳的速度。就是說,作用在一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有一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本 發明依據這一原理,並設定使用足夠數量的化學類火箭或飛機噴氣發動機(以下均稱為火 箭發動機),運用發動機燃燒時所產生高速尾氣的反作用力,以推動地球改變其自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