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 未來研究方向:語義化建築數字孿生

2021-01-20 數字孿生與人工智慧


 隨著AEC行業正在邁入數字時代,建築資產的設計、建設和運營越來越受到建築信息及數據技術包括傳感器網絡數據增值監控技術,語義模型支撐下的安全、彈性存儲系統的數據管理技術,以及工程系統的模擬和優化技術等影響。如今信息集成模型相關技術在最大化建築生命周期價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影響著整個供應鏈的價值。建築信息建模(BIM)支持系統組件和構件標準化語義表示的過程、技術和數據模式,數字孿生的概念通過以過程為導向描述了複雜構件所涉及網絡與物理雙向數據流同步化,並傳達了一種更全面的社會技術。然而,BIM在控制系統如傳感器網絡、社會系統和城市系統組件方面需要整體的、可伸縮的語義方法以反映在不同層次上動態數據。本文綜述了BIM在施工階段的多方面應用,分析了應用於整個工程領域的數字孿生組成部分及感知能力,提出了當前研究領域的不足及未來研究方向。

主要框架及內容

關於本體論及語義數據關聯方面應用,當前主要集中基於本體論的互操作性以及邏輯推理、風險分析、項目管理知識共享,能源性能分析及成本估計和計量的知識框架。未來仍需要在數據關聯投入更多的關注,特別是互操作性問題,用於表達建築模型數據的語義web範式Ontologies如OWL、IfcOwl或RDF(資源描述框架)受到極大關注,期許通過web網絡實現數據及時高效傳遞利用,用於提升整個供應鏈價值。

數字孿生應用如表1所示,本文對這些術語在以往集中於工程領域的研究進行了討論和分析。應該指出的是,雖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討論某些DT組件或特性,圍繞數字孿生的概念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仍然是稀缺的。由於現在對自動化互操作性和智能系統的需求增加,最近的一些研究在DT概念方面有著不同的定義,如虛擬數據-物理集成範式或感知-機構-免疫系統範式。此外,我們主張從技術的角度來考慮DT的應用。從本質上講,建築DT應該考慮與製造DT不同的模型、工具和技術。但是,總體架構DT的功能和特性應該是通用的。

物理端全生命周期感知和控制

目前物理感知主要是各種傳感器裝置的應用,而面臨的主要挑戰和限制在傳感器類型、網絡布局細節方面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們進行數字資產存儲、過濾並將傳感器數據與BIM模型匹配。同時更不用說,通過數據獲得進行實時工程模擬和行為預測。控制端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施工現場網絡物理系統構建,以及運用基於現場傳感器數據方法監測場地風險和發布警告。同時面臨的主要挑戰存在於構建基於傳感器數據流的樓宇自動化實時遠程監控系統,這些數據流通過遠程代理(人工智慧)進行決策以及可視化驗證、分析和學習。

數據連接及有效利用

數字孿生的主要挑戰在於對數據本身的收集、清洗和結構化並將其用於優化任務處理的智能性。基於數據的過程優化體現在生命周期內資產高效運作包括智能化資源配置、運營成本、資源消耗與需求平衡性。BIM提供了一個語義豐富的3D參考模型是智慧城市或AEC行業研究的重要數據來源。物聯網為解決數字孿生互操作性可以實現傳感端到DT數值仿真的數據連接。當前研究主要集中於BIM與物聯網設備的DT框架及與語義web端的聯合。同時語義web關聯數據範式在大多數關注DT的研究中都沒有出現。問題主要存在於哪種語義模型最符合每個DT的情況並遵循數據模型結構和邏輯規則以及在實際部署和優化的處理效率方面。這些必須根據跨供應鏈的物聯網、BIM和製造資產之間的集成需求仔細考慮。知識庫是DT的重要部分,幫助DT具備AI能力進行邏輯推理和知識發現。數據應用體現在基於傳感器數據仿真,其仿真結果受限於傳感器的質量、準確性和精度等。基於人工智慧的預測和優化,主要通過大數據或知識庫、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對數字孿生AI賦能。


CDT實現推薦

本文討論了實現構建數字孿生的路線圖:數字孿生能力、CDT支持的智能服務和演化路徑。

CDT-enabled smart services framework

 The progressive evolution approach



本文研究的總體目標即通過BIM、物聯網、人工智慧及一體化方法的融合以使得建築業從靜態封閉的信息環境向動態基於web的信息環境轉變,面向物聯網集成和更高程度的人工智慧實現,以提供智能化建築服務,增強建築自動化及信息整合。本文解決了三個研究目標:當前圍繞BIM主題的研究狀況;基於鄰近工程領域的數字孿生範式分析;從BIM到CDT實現的邏輯線程。本文研究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從建築環境角度分析——促進從智慧施工精益建造過程向智能生命周期管理改善;從社會環境角度分析——提高生命周期成本,增強資產彈性,減少碳排放。



|論文地址:https://doi.org0.1016/j.autcon.2020.103179  

|來源:Publishedby Elsevier B.V


相關焦點

  •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應用發展綜述(四)
    >數字孿生應用發展綜述隨著物聯網的應用更加廣泛,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計劃數字孿生的部署。Gartner 的研究顯示,截至 2019 年 1 月底實施物聯網的企業中,已有 13% 的企業實施了數字孿生項目, 62% 的企業正在實施或者有計劃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孿生的延伸和應用,而數字孿生則拓展。了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層面的可能性 。
  • 透過《數字孿生白皮書2020》,看平行世界的當下與未來
    為了詳細描述數字孿生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樹根互聯、特斯聯、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等20餘家數字孿生領域開發商、集成商、科研院所、高校聯合編寫了《數字孿生應用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未來是實現「數字孿生」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9月9日,在「中國數字建築峰會2020」的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談及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時說,「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的目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高度。」
  • 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一、 孿生溯源當前業界對數字孿生體起源的普遍認定是2003年Michael Grieves博士所提。筆者對此沒有異議,只是我們在數字孿生體系研究中發現,構成數字孿生體的關鍵技術遠早於2003年。該標準提出了數字孿生製造的參考架構。由於標準尚未最終發布,此處不便引用其架構圖。該參考架構雖然不是最終版本,但其所包含的要素全面,邏輯合理,符合我們所研究的結論。
  • 數字孿生:從細胞、原子到心臟和城市|新商業攻守道
    從原子、器件、產品、產線到服務,從管網、建築、城市到地球,從基因、細胞、心臟、大腦到人體,從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到製造、建築,正在不斷地在數字世界中構建一個數字孿生體,人類正在構建一套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物理世界的實體都將在虛擬世界裡重建,構建一個數字孿生的世界,通過虛實實時映射、反饋和優化,幫助人類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 泰瑞數創數字孿生底座2.0發布 全產業鏈升級構建「平行世界」
    目前泰瑞數創面向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智能駕駛三個方向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已全面覆蓋所有一線城市及近百個重點城市。在智慧城市領域,泰瑞數創完成了天津濱海數字孿生城市、上海臨港城市大腦、國家海洋局智慧海洋系統等重點明星項目;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泰瑞數創為中石油、國家能源、國家電網等大型央企提供了一系列能源、電力等方向的工業數字孿生服務支持;在智能駕駛領域,泰瑞數創完成了上海臨港無人駕駛監控引擎、長沙智能網聯空間服務系統、無錫交通態勢感知等車互聯V2X項目。
  • 數字孿生體的「超級大腦」
    "是我們對數字孿生理解的一個基本判斷。模擬仿真過程提供了數字孿生體的"左腦"。模擬仿真是基於完整信息和明確機理計算未來,將"數化"過程建立的模型與物理機理相結合,包括材料性質、理論規律、工程規律等,根據完整和實時的邊界條件和物理狀態,來計算和預測數字模型的下一步狀態。
  • 光輝城市的「數字孿生」,打的什麼牌?
    ▲光輝城市CEO宋曉宇2020年11月14日,全國建築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數字孿生城市專場暨「數字孿生·重慶」發布會在重慶成功舉辦。此次發布會上,由光輝城市與重慶大學未來城市與智慧建造實驗室聯合打造的超大規模數字城市——「數字孿生·重慶」首次亮相,揭曉了光輝城市在數字孿生領域的初步戰略布局。
  • 對「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三個問題的探討
    CNCC第3天,2020年10月24日下午,由CCF主辦,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瀋陽市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心、瀋陽華睿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虛擬實境與數字孿生」技術論壇在瀋陽分會場成功舉辦。論壇執行主席由周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和饒雲波(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CCF虛擬實境與可視化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擔任。
  • 安世亞太田鋒: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筆者對此沒有異議,只是數字孿生體實驗室在數字孿生體系研究中發現,構成數字孿生體的關鍵技術遠早於2003年。本實驗室將這個時點前推至1960年代——CAD技術出現的時點,因為數字孿生體的第一個重要「器官」是「數字建模」,基於計算機圖形學的CAD技術便是該器官的核心技術。數字孿生體的技術起源和概念提出的時點都很早,但為什麼這兩年才突然興起。
  • 數字孿生貫通工業生產信息孤島,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數字孿生可應用於工業生產、智慧城市、大數據醫療等領域。 隨著物聯網的應用更加廣泛,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計劃數字孿生的部署。Gartner的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1月底實施物聯網的企業中,已有13%的企業實施了數字孿生項目,62%的企業正在實施或者有計劃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孿生的延伸和應用,而數字孿生則拓展了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層面的可能性。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在製造業,做產品設計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製造過程管理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售後服務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設備故障診斷的在使用數字孿生,甚至搞自動化、工業控制、機器人的也在使用數字孿生……更讓人稱奇的是,數字孿生這一概念,迅速走出製造業,應用到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行業。
  • 數字孿生與平行系統:發展現狀、對比及展望
    然而, 當前的研究僅僅局限在將3R 作為人機互動的手段或視覺呈現的接口[95100],沒有將3R 與數字孿生有效結合. 未來, 如何將3R 技術結合到數字孿生架構中, 為虛擬實體、物理實體和人的深度信息交互與協同提供支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 一文看懂數字孿生—概述
    2011 年,美國空軍探索了數字孿生在飛行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並詳細探討了實施數字孿生的技術挑戰。2012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美國空軍聯合發表了關於數字孿生的論文,指出數字孿生是驅動未來飛行器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研究將數字孿生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包括機身設計與維修,飛行器能力評估,飛行器故障預測等 。
  • 數字孿生體爆發之謎
    對這兩個相似的爆發之謎的研究過程令人著迷,這兩個謎題的答案也讓人欣喜,同時我得到一個新奇的結論——數字孿生體是個具有社會性的生命體。正是因為數字孿生體的這一特性,使得他在進化歷程上與生物具有巨大相似性。
  • ISJ | 數字創新:文獻回顧與研究綜述
    後臺發送「20201130」,即可獲取原文獻PDF版面對環境的不確定性,組織面臨著日益巨大的壓力,應用數位技術來更新和轉變商業模式已迫在眉睫。大量的研究著眼於具體的現象,如採用數位技術的前提條件和設計方法。但缺少整體的研究框架,包括存在哪些研究流派,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如何整合,以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 歐特克的數字孿生與跨界融合
    在2020年歐特克AU全球「大師匯」上,Autodesk終於也開始談Digital Twin(數字孿生)了。只不過與行業內其他廠商討論的數字雙胞胎不同,Autodesk強調的是將數字孿生引入建築信息模型。已經很難考證到底是誰第一個提出「數字孿生」這一概念。
  • 聯想展示未來教室全景:三維全息影像+數字孿生教師
    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個人智能日召開,聯想展示了未來教室全景,它著眼於未來教學理念的發展趨勢,通過AR/VR、AI、邊緣計算、5G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構建體驗升級的立體化教學場景,為教學沉浸感和學習個性化等體驗升級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方案,探索新興技術應用於教育環節的最佳實踐,具體包括沉浸互動教學、遠程擬真教學等系統
  • 上海浦東供電公司應用「共智」配電網數字孿生評價系統
    這是數字孿生技術首次在新一代配電網規劃、建設、維護和管理中應用,能夠滿足電網運維和管理人員在日常以及應急各種工作場景下的需求。 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正深度融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加速向數位化轉型,推動電網向智慧化方向發展,引領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打造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能源生態圈。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數字孿生技術在電網輸電、變電和配電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 在虛擬看透現實,「數字孿生」承載人類多大的野心?
    作為智能製造的關鍵技術,數字孿生也在工業網際網路探索的過程中受到更多的關注,並逐漸向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等領域擴展,成為當前科技領域的一大重點概念。可以說,數字孿生在未來的技術矩陣裡將處於一個非常基礎的位置。而在新技術的價值閉環上,數字孿生也承擔著關鍵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