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天已見冷,可晨練者的熱情絲毫不減。清晨,記者在巴彥浩特王陵公園看到,三五成群的老年人聚在一起,或練舞蹈,或打太極,大家積極開展各類健身活動,有說有笑,怡然自得。
每天上午8點,巴彥浩特王陵園門口會準時出現一支晨練的隊伍,73歲的李玉珍就是其中一員,她也是這支晨練隊的組織者之一。2014 年,李玉珍和10個素不相識的姐妹因愛好相同,就經常在一起晨練,隨著晨練內容越來越規範,隊伍也逐漸壯大,現有隊員近百人。「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對我們這些退休的老年人來說,不僅要有個健康的體魄,還得注重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得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李玉珍告訴記者,除了參加早上的晨練外,她還會去老年大學學習聲樂,每天過得非常充實。
在王陵公園的東北角,經常會有一支獨具特色的「樂隊」在這裡演奏。這支「樂隊」的主要樂器是二胡、笛子、銅鑼等,在這些樂器的伴奏下,演唱者唱的秦腔更顯鏗鏘有力,這位秦腔「達人」就是71歲的徐鳳英。「我們的生活從溫飽逐漸步入小康,腰包越來越鼓了,日子越過越好了。現在條件這麼好,我們老年人就更應該有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我有十多年的唱曲經歷,退休了就發揮自己專長,和其他喜歡戲曲的朋友在一起唱曲,每天來這裡唱上兩嗓子,心情非常愉悅。」徐鳳英說,我們的演員也沒有門檻,大多都是離退休的職工,來這裡唱曲就圖自己高興。
58歲的王忠秀是盟老年大學的一名學員,兩年前,她在老年大學報了英語班,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現在的她已經積累了不少日常詞彙和用語。記者看到她的英語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英文單詞,冷不丁還有幾處用中文做諧音標註。除此之外,她還在老年大學報了二胡班,晚上在家沒事做的時候,便通過手機上的「全民K歌」APP錄製歌曲。王忠秀告訴記者:「現在孩子都大了,我們老兩口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老頭子每天鍛鍊身體、下象棋、逛公園,我每天也參加各種培訓班,過得自在又充實。我認為老年人就得不服老,活到老、學到老,要充分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記者了解到,目前,盟老年大學已開設蒙漢聲樂、舞蹈、蒙漢書法、繪畫、馬頭琴、陶布秀爾、二胡、古箏、古琴、葫蘆絲、電腦、電子琴、電鋼琴、手風琴、攝影、蒙語會話、英語會話、國學、太極拳、走秀等23個專業55個教學班,共招收學員1395名,為廣大老年人提供了更新知識的課堂和健身養心的場所。
記者採訪時發現,還有很多老年人對網絡和時尚的了解並不亞於年輕人,比如從拼多多上組個團購,或者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發個小視頻,老年人正在成為網購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主力用戶。
近幾年,阿拉善老年人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他們對「老有所樂」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不少老年人會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鍛鍊身體,參加各類老年體育運動項目已成為他們晚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隨著門球、網球、桌球、柔力球、太極拳、健步走等各種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項目在我盟普遍開展,與項目相對應的老年人健身團隊也在不斷增多,老年健身達人不斷湧現,在參加全國、自治區的各級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記者從盟教體局運動管理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盟共有老年人健身站點72個(阿左旗47 個、阿右旗20個、額濟納旗5個)。
丨阿拉善日報融媒體記者:李亞男
丨編輯:王玉文
丨審核:盧峰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阿拉善日報官方微信「今日阿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