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助力福清公益事業

2020-12-04 中國僑網

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為僑鄉70歲至百歲退休教師祝壽。 陳仁傑 攝

中國僑網福清2月6日電 (陳仁傑 鄭松波 林克文)3日,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在福建省福清市漁溪鎮華華酒家設壽宴,為漁溪地區70位80歲、90歲、百歲退休教師集體祝壽。

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是2014年由鄭百銖先生的後代、印尼僑胞鄭年錦先生倡議設立的,成立的宗旨是為漁溪地區退休老教師提供專項活動經費保障,讓退休老教師們的晚年生活更富有詩情畫意。2016年教師節,旅居香港鄉親林鬱彬女士從香港專程返鄉,捐贈巨款創立了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

據了解,鄭年錦先生的祖輩鄭道肅,系福清漁溪鎮上鄭村人,曾任福清縣儒學訓導,主管教育。光緒年間,位於福、廈、泉、漳交通要道上的漁溪萬安橋被山洪衝毀,鄭道肅領頭募集巨款修橋,光緒年間鄭道肅倡議重修漁溪文武名祠、虞陽書院等,為後人所瞻仰。

漁溪地區退休高齡教師參加集體祝壽活動。 陳仁傑 攝

鄭道肅先生的後人鄭百銖、鄭百森,以及鄭伯聰等鄉賢志士,繼之於後,辦學辦醫,造橋修路,恤寡憐貧。他們的後代還為虞陽中學、漁溪中心小學、虞陽小學、虞陽醫院、梧瑞中學、漁溪老體協、上鄭村等許多單位捐款,留名青史。

林鬱彬女士系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常務理事、婦女部主任,漁溪鎮前亭村人。1981年,林鬱彬、郭金營伉儷到香港創業,事業有成之後,他們熱衷於家鄉的公益事業,捐贈巨款修橋鋪路、拉自來水、捐資助學、興辦教育、扶貧濟困,造福鄉裡,直到今天,捐贈依然在繼續著。(完)

相關焦點

  • 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返鄉 與退離休教師歡度教師節
    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名譽會長林鬱彬發表感言。 陳仁傑 攝   中國僑網福清9月13日電 (陳仁傑 鄭松波)9月11日,由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名譽主席林鬱彬、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理事長吳小玫帶領的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領導一行25人,專程返鄉福建省福清市,參加漁溪鎮退離休教師協會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慶祝第33個教師節活動,與漁溪鎮近300名退離休教師一道感受濃濃的尊師敬教氛圍
  • 點亮荒漠綠色夢想,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首片「晨光林」揭牌
    2021年1月7日,「晨光公益林」捐贈儀式在甘肅省民勤縣昌寧鎮四方墩灘建舉行,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首片「晨光林」正式揭牌,為民勤縣的荒漠化防治貢獻一份力量。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首片「晨光林」捐贈揭牌儀式甘肅省民勤縣是中國沙塵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從2007年開始,青梭公益發展中心開始組織村民們種植梭梭樹拯救民勤,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越來越多的村民返鄉加入治沙的行列,這個曾經被認為即將消失的城市不僅沒有消失
  • 福州福清:僑鄉老建築的新時光
    再造利用中小學校舍成了文化大院作為全國著名僑鄉,福清本土有133萬多人,同時有110餘萬華僑分布在世界各地。無論旅居何方,對故土的眷念和熱愛,是他們不變的情懷。長期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福清華僑通過直接捐資、捐資辦學等多種方式支持家鄉經濟、社會和公益事業發展。其中,捐資興建中小學校舍是重要一方面。
  •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十周年,出資 20 億助力公益生態「創益」
    6 月 13 日,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在北京召開。峰會期間披露了騰訊基金會在十年探索徵程中的十大重要發現。同時,騰訊還宣布將推出「創益計劃」,首期將拿出 20 億人民幣總額的廣告資源,助力全國的公益機構和公益項目,提升公益創意傳播能力。
  •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善行團公益基金」志願者車隊滿載捐贈物資...
    3月2日晚,42名善行團志願者駕駛滿載上百噸捐贈物資的24輛重型卡車抵達武漢,這已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善行團公益基金」海內外志願者捐贈第三批防疫物資。今天,42名志願者將爭分奪秒,按照當地防疫指揮部統一部署,在湖北省僑聯支持協助下,盡全力完成上百噸救援物資的交接與分發工作。
  • 10家中國公益基金會獲獎---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訊】(記者 鍾國斌)13日,中歐社會論壇和中國公益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生態文明與綠色轉型」研討會暨「中歐十佳綠蔭基金會獎」頒獎典禮在深交所舉行。阿拉善生態基金會等10家中國公益基金會獲頒「中歐十佳綠蔭基金會獎」,以表彰他們在推動節能減排方面的努力。 深交所總經理助理李輝表示,基金會可以更多運用PPP模式。
  • 發揮專業管理優勢 慈善信託助力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
    特別是今年疫情發生後,其以「善」為本、服務社會的公益屬性更加凸顯,通過發揮信託制度優勢和功能優勢,在精準服務有需要的困難群體和企業方面作用顯著,已形成規模化的發展趨勢,並已成為社會慈善事業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今年以來,在外部環境持續變化的形勢下,慈善信託發展情況如何?有哪些突出的變化?
  • 慄坤二度參加「輕鬆籌」公益盛典 助力精準扶貧公益事業
    2020年12月3日,第四屆輕鬆籌公益盛典在北京舉行,一年一度的「輕鬆籌公益盛典」有著「公益界奧斯卡」的美譽,是年末公益界極富影響力的盛典,更是公益領域的裡程碑事件。當晚,李若彤、慄坤、安琦、姜潮、肖驍、李溪芮、徐百慧、高嘉朗、施展、周韋彤、蘇妙玲、杭天琪、任靜付笛生夫婦等眾多藝人朋友前來為公益助力。
  • 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候選案例:好未來公益基金會
    教育,需要公益的力量。由環球網主辦,維思傳媒(知更鳥網)承辦的第二屆「公益,讓教育更美好——環球網教育盛典」拉開帷幕。以下是本年度教育盛典候選機構簡介:好未來公益基金會由好未來教育集團出資200萬元發起,是教育培訓行業設立的首家非公募公益基金會。
  • 清華五道口「慈善金融獎學金培訓項目」走進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清華五道口「慈善金融獎學金培訓項目」走進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2019-11-2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隋福毅 11月15日,清華大學五道口慈善金融獎學金培訓項目首期班(以下簡稱「慈善金融班」)走進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愛爾基金會」)。
  • 世界自然基金會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益新夥伴,音樂跨界給公益事業...
    本次展覽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支持下,實現了音樂、藝術與公益的跨界嘗試,以「動物」為創作靈感來源,建立起音樂、美術和人之間的深層對話,呼籲大眾關注每一個生靈,倡導關愛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公益理念,發揮了音樂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展覽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有此山共同打造。
  • 微愛基金會、輕鬆集團與泰康人壽打造聯合助力教育扶貧新樣板:「泰...
    2020年11月24日,「泰愛行動」公益捐贈儀式在湖南省桑植縣賀龍中學舉行。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崙、桑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茂蓉、桑植縣教育局局長彭國鋒等領導出席了此次捐贈儀式。
  • 5.5億中國人「手機種樹」超2億棵 武漢林被愛澆灌登城市綠色能量榜首
    對於武漢林持續大熱,武漢市委網信辦信息化處負責人表示,「螞蟻森林」作為新時代網際網路領域的一座創新試驗場,有效促進了網民生活與公益環保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為信息化驅動綠色創新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模式。「武漢市委網信辦積極支持支付寶公司開展這項工作。希望「螞蟻森林」平臺堅持創新理念,弘揚網絡正能量,助力網際網路+公益事業發展越來越好。」
  • 「同心·彩虹行動」助力掛牌督戰涼山州鄉村教師公益培訓班在西昌...
    11月16日,「同心·彩虹行動」助力掛牌督戰涼山州鄉村教師培公益訓班在西昌開班。  王剛指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中共中央發出了掛牌督戰的指示,民進中央積極參與,開展了公益培訓項目。希望參訓教師認真學習,因地因校制宜,不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努力讓當地青少年兒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他們的發展打好基礎,共同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為國家人才培養作出新的貢獻。
  • 桃花源基金會參與發起「自然保護公益夥伴計劃」
    日前,自然資源部聯合11家公益組織共同發起「自然保護公益夥伴計劃」,在京召開發起人會議並交流座談,該計劃致力於傳播生態文明理念,開展自然資源公眾教育,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倡導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煙臺時間」助力福清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2020年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煙臺持久提供的整套時間同步系統運轉良好。
  • mamain傾情助力「晶心關愛移動母嬰室」公益項目正式啟動
    2019年8月20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華志願者協會以及青年歌唱家譚晶聯合發起的「晶心關愛移動母嬰室「公益項目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新聞媒體各界及合作夥伴受邀出席。,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一級巡視員閆宏,中華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全國婦女聯合會宣傳部原部長張小媛,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副秘書長鄭皓天,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志願服務處處長李紅梅,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調研員樊小永,全國人大代表、著名青年歌唱家譚晶女士。
  • 多方面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大家保險為公益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獲認可
    日前,在2020中國公益年會上,大家保險集團因在抗擊新冠疫情、參與國聘行動助力「保就業」、關注「一老一小」並開設「大家夢想課堂」等方面彰顯的企業社會責任獲評「2020年度中國公益企業」。 2020年初疫情來襲,大家保險集團第一時間快速反應,採取8大行動、推出18項應急措施,捐贈1000件防護服、17000個口罩,並為疫情一線記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5億元保險保障。
  • 6成公益機構遭遇疫情生存危機,3000家公益機構腦暴數位化「藥方」
    科技對公益的助力或許會遇挑戰,但從不會掉線。3000家機構同時在線參會怎麼實現?今天公益界做到了。  在今天舉行的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公益峰會上,3000餘家公益機構和社會組織代表進行在線互動與「雲端對話」。
  • 【海外福清人】魚躍龍門闖希臘,這位福清哥致富不忘助鄉親!
    為深入挖掘我市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僑鄉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向世界展示海外福清人的良好形象和桑梓情懷,福清市委宣傳部、福清市委統戰部攜手東南網海外部共同推出「海外福清人」專題,通過探訪海外福清人的生存現狀、記錄他們的奮鬥歷程,從而進一步傳承發揚他們的拼搏精神。今天推出人物專訪報導:《陳華美:魚躍龍門闖希臘,致富不忘助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