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清:僑鄉老建築的新時光

2021-01-08 福州新聞網

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原來的小學校舍改造成為綜合性文化活動場所,得到了再利用。

全國著名僑鄉福清市擁有眾多華僑捐建的中小學校舍等老建築,由於時代發展等原因,很多閒置了。如今,當地對其進行改造提升,轉變用途,賦予新功能——

紅磚厝、舊校舍,變身文體活動場所,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老建築、家族祖屋,改造提升為鄉土館,展示鄉風鄉俗……

春日,走進全國著名僑鄉福清市,記者發現,很多過去華僑捐建的中小學校舍、修建的祖屋等,曾因種種原因被棄用,如今紛紛華麗轉身,有了新用途、發揮新功能。這種做法不僅留住了鄉愁,繼續為心系桑梓的華僑涵養「根」的情懷,也為其他類型的老建築再利用探索出一條可行的路徑。

再造利用

中小學校舍成了文化大院

作為全國著名僑鄉,福清本土有133萬多人,同時有110餘萬華僑分布在世界各地。無論旅居何方,對故土的眷念和熱愛,是他們不變的情懷。長期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福清華僑通過直接捐資、捐資辦學等多種方式支持家鄉經濟、社會和公益事業發展。

其中,捐資興建中小學校舍是重要一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華僑捐資助學資金達3.79億元。這些校舍為加快福清教育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於歷史發展以及中小學整合提升等多種因素,很多中小學校舍「退役」,成為空置狀態。如何處置這些老建築,成為一大課題。

「這些華僑捐建的校舍,很多帶有那個時代的特色,比如紅磚厝就是。可建築一旦沒有人氣,就會漸漸頹敗。」福清市統戰部副部長陳成龍介紹說,經過調研之後,他們積極引導鎮村在充分尊重華僑意願的前提下,對老建築加以提升改造,將其轉變為文化、體育活動場所。

宏路街道周店村原來的小學校舍就是蝶變的典型。這是一座印尼華僑於1958年捐建的小學,紅磚建築,古色古香。2016年9月,規模更大的周店小學新校舍竣工投用後,原來的紅磚厝校舍就被棄用了。

「我們全村人都覺得這麼漂亮的建築沒有使用了,非常可惜。經過大家討論,決定在保護好建築的前提下對其改造。」周店村村支書紀敏說,他們對校舍進行修繕,對房屋功能進行重新布局,將其變為一個綜合服務活動場所兼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

改造完成後,這個場所室內有老年人棋牌室、學習會議室、農家書屋等文化活動場所,室外繼續保留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設備設施。2018年10月,周店村還在老建築隔壁建起用於村裡老人居家養老的幸福院。

「這個校舍改造再利用後,非常好。平時村裡可以在這裡開會議事,我們老年人也多了休閒鍛鍊的好去處。我一有空就到這裡看看書,練練書法。」村裡76歲的倪立忠老人說。

新厝鎮硋灶村也有一座由華僑捐建的小學,前些年小學搬進新校舍。如今,氣勢宏偉的僑捐建築改建成新農村文化大院,中心戲臺、排練室、器樂室等12個功能室一應俱全,每年有十幾場專業劇團的戲劇表演,全鎮30多名器樂愛好者逢周日在此排練,幾十支民間文藝隊伍經常在大院裡排練和參加匯演……

據了解,類似這樣的改造利用,在福清還有不少,如東瀚鎮三營小學、鏡口小學的閒置校舍已改造成為村老人活動中心。

重獲新生

百年華僑老厝變身鄉土館

除了中小學校舍等公益設施外,華僑捐建的還有家族的祠堂、祖屋等。隨著歲月流逝,這些老建築有些甚至已經荒廢了。如何讓這些老建築再度「活」起來,福清市很多鄉村進行了探索。

在福建首批省級傳統村落——新厝鎮江兜村,百年華僑老厝變身鄉土館,是一次成功的再造。

江兜村大部分人姓王,有很多華僑旅居東南亞等地。其中,100多年前,有王氏華僑建起了王高宗祖屋,佔地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如今,雕梁畫棟的祖屋雖顯斑駁,但風採不減。王高宗家族後人一般五六年回故鄉一趟,祖屋由於長期沒人居住,漸漸失去活力。

為了不讓極具價值的歷史建築荒廢,福清市委宣傳部聯合新厝鎮、江兜村積極與王高宗家族後人聯繫溝通,在徵得他們同意的情況下,決定對其進行保護性修繕,改造為展示鄉風鄉俗的新厝鎮鄉土館。2017年10月開始籌建,2018年8月鄉土館建好並對外開放。

鄉土館圍繞「民俗·鄉土·家」三個主題,分為7大展區13個展館,包括石器文化區、生活場景區、農漁文化區、兒時記憶區、非遺展示區、牌匾文化區和攝影圖片區。通過場景實物、文圖、語音等形式,從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各個時期,把具有福清味、莆仙味、古早味的東西,把老華僑特色、傳統民俗等情景展示出來。

比如,在生活場景區,主要還原了舊時人家的會客廳、廚房、飯堂、洞房花燭夜等場景,展示了各個時期使用的生活用品,滿滿的都是祖輩父輩口中念叨的歷史記憶。「這裡很多場景和用品都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我們通過集中展示,可以讓大家重拾兒時記憶。」新厝鎮黨委宣傳委員陳春利說。

華僑古厝再造利用,也得到華僑的高度認可。「鄉土館建好之後,我們把展示陳列照片拍給王氏後人看,他們也覺得這樣是對老房子最好的利用,並表示要回到故鄉,好好看一下感受一下。」陳春利說。

據介紹,其他華僑數量比較多的村也進行了類似的探索。比較典型的有,陽下街道溪頭村著名僑領林文鏡的父親林洪寬的故居,改造提升為鄉賢文化館,以文字展板加歷史照片等形式,展現林文鏡先生助力家鄉建設重要事件、中國著名家族的經典家訓等鄉賢文化。

福清市委統戰部、僑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總結經驗,在尊重華僑意願的情況下,繼續引導做好閒置僑捐建築再利用工作,讓老建築繼續發揮作用,也讓廣大華僑的愛國愛鄉情懷持續在故鄉紮根。(記者 段金柱 卞軍凱 通訊員 毛晨熙 吳坤虹 文/圖)

相關焦點

  •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 福州這個地方將「霸屏」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區縣頭條
    2019年12月24日至 2020年1月2日 《三福之地·僑鄉福清》15秒高清視頻 將在被譽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 《書記去哪兒》第六集:陳春光眼裡的福清「小城大事」
    眾所周知,福清是著名的僑鄉,截至目前,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新移民有90多萬,遍布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福清擁有電子、塑膠、食品、玻璃、醫藥、電力能源、化工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是林則徐的祖籍地,也是林紹良、林文鏡、曹德旺等著名僑領、企業家的故鄉。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在享受著福清高速發展,所帶來便利的同時,依舊能感受到家鄉的溫暖與舒適。而這,也是現任福清市委書記陳春光最關心的事兒了。
  • 這幾所副部級985大學的校長都是咱福州福清的!
    盤點這幾所副部級985大學的校長都是咱福州福清的!1、陳杰 男,1965年7月生,福州福清人,2018年7月至今任同濟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2、侯建國 男,1959年10月,福建福州福清市陽下鎮嶼邊村人,出生於福建平潭,籍貫福建福清。
  • 恭喜福清!全國第七
    著名僑鄉、千年古邑,素有「文獻名邦」「中華夢鄉」美譽,更是「三福之地」!我市文教衛系統正積極貫徹落實福州市委工作會議和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不斷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助力福清高質量發展超越。文體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文化滋養群眾靈魂,體育強健百姓體魄。
  • 福建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助力福清公益事業
    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為僑鄉70歲至百歲退休教師祝壽。陳仁傑 攝 中國僑網福清2月6日電 (陳仁傑 鄭松波 林克文)3日,鄭百銖、林鬱彬夕陽紅基金會在福建省福清市漁溪鎮華華酒家設壽宴,為漁溪地區70位80歲、90歲、百歲退休教師集體祝壽。
  • 福州古厝又要全國出名了!|三坊七巷|鼓樓區|歷史建築|福州|古...
    >古厝保護「1+6」系列政策文件涉及歷史建築保護、修繕、文物保護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建設傳統老街巷保護整治、非遺保護等為切實保護福州文化遺產保駕護航上下杭2019年11月,市政府印發實施《福州市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工作方案》
  • 福州十二時辰,融創用七個項目連起「北鬥七星」文脈圖
    ,福州源汲取古老與當代的人文藝術,提純三坊七巷等傳統坊巷神韻,選取融創經典的珍珠藍和高級灰,以符號化的營造方式,賦予建築生命力。,望海潮凝結城市風骨,刪繁去冗,凝練出11棟保留輕靈通透的建築本身和內外連續流通的空間的建築,打造前所未有的充滿智慧、健康、科學的居住體驗。
  • 劉卓群任中共福清市委書記
    近日,經省委、市委研究決定: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劉卓群同志兼任中共福清市委書記。 原標題:劉卓群任中共福清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鄭莉莉
  • 福州新區多個項目集中開工
    其中,不少項目位於福州新區,一起來看看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項目!福清久策氣體(福清)二期擴建及特氣項目項目位於江陰港城經濟區,擬建設氫氣純化、壓縮充裝裝置,特種氣體的裂解、萃取、精餾、提純和壓縮充裝等裝置以及其他相關附屬配套設施。此次集中開工的還有位於福清功能區的溫福食品建設項目、港龍深鮮水產食品項目。
  • 萬華化學福建MDI產業園動建 福清18個項目集中動工 總投資581億元
    中國日報福州3月26日電 3月24日上午,福建福清江陰港城經濟區傳來好消息,「化工航母」萬華化學全產業鏈項目步入實質性建設階段,萬華福建產業園正式動建。當天,福清共有18個項目集中動工,總投資581億元。
  • 南寧九曲灣夢想的航船破浪前行福清海岸線
    福州福清市東瀚鎮蓮峰村及其周邊村落生態環境優良,歷史文化悠久,具有豐富的特色旅遊資源,投資產值前景非常可觀。而國悅集團作為紮根廣西二十年的企業,產業涉及景區整體開發運營、影視文化投資、農產品加工銷售、旅遊地產開發等,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團隊。
  • 快訊:福清出讓4幅地塊攬金14.52億 世茂集團連下兩城
    今日(6月9日),福清市國土資源局迎來2017年第一次土地公開出讓,出讓融宗地2017拍-01號福清龍山片區瑞亭村地塊;融宗地2017拍-02號福清元洪投資區地塊;融宗地2017拍-03號福清石井片區石井村地塊;融宗地2017拍-04號福清東部新城松峰村地塊四幅地塊。
  • 鼓樓晉安福清任命代理區(市)長 張帆任福清市代市長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記者 毛小春 張秀冰 王光慧)昨日上午,鼓樓區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七次會議。會議根據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提請,經審議,作出了鼓樓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朱訓志代理區長職務的決定。  朱訓志,男,漢族,1970年7月出生,大學學歷。
  • 許南吉任福建福清市委副書記 提名市長人選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唐嘉藝)據福清市政府網消息,8月15日上午,福清市領導幹部大會召開,會議宣布福建省委、福州市委關於福清市政府主要領導人事任職的決定:許南吉同志任中共福清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福清市人民政府市長人選,按法律程序和有關規定辦理。
  • 福州下雪啦!這次是鵝毛大雪!接下來更刺激……
    就在剛剛福州鼓嶺又下雪啦這次是鵝毛大雪哦快和海都君先睹為快吧>福州鼓嶺柱裡景區福州鼓嶺柳杉王公園11時,在鼓嶺柳衫王公園裡,出現了千年柳衫和雪花同框的畫面。明日福州將升溫這次降雪預計在今晚結束都說冬天不是因為下雪好玩而是因為下雪的時候有一堆看雪的南方人你準備出發賞雪了嗎
  • 40年磨一劍,福清這位老先生終獲科技界權威認可!
    點擊頂部「深度福清」藍字,關注我們獲得更多深度資訊
  • 僑鄉名校黎明職業大學:實踐第一 不辦小本科
    在黎明職業大學,記者看到,由於是華僑創辦的學校,校內每棟建築都以捐贈者的名字命名並刻上他們的名字。由於新生的到來,鬱鬱蔥蔥的校園顯得格外熱鬧。  在著名僑鄉福建泉州,有許多華僑捐資創辦的學校,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系。說起高等教育,人們自然會想起華僑大學,殊不知還有一所享譽海內外的僑辦公校黎明職業大學。
  •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12日,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林其天向中新網記者表示,「辦在僑鄉、僑親熱心辦學、始終為僑鄉社會發展服務」已成為黎大鮮明的特色。  當天,2013年黎明職業大學開學典禮在此間舉行,來自各地的近3200名新生走進了這所即將陪伴他們三年時光的校園。新生們發現:這所由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熱心辦起的學校裡,每一棟建築的名字都與捐贈者有關,並永久鐫刻在樓體上。
  • F2、F3、R1線途徑福清、連江、長樂……
    根據官方最新公示文件,福州地鐵2號線東延線和6號線東調段站點縮減,馬尾地鐵擬分期建設!另有F2、F3、R1線城際鐵路最新規劃出爐,途徑福清、連江、長樂等地! 地鐵2號線馬尾段擬分期建設 9月14日,福州地鐵官網發布《福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一期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