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理論為什麼會帶來「超光速現象」?真相其實很簡單

2020-10-10 小彭來給您解惑

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裡面有很多奇怪的結論,其中有一個結論就是:超光速。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世界上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光速,那麼這與量子力學所推導出的「超光速」結論就已經衝突了,那麼量子力學為啥會帶來超光速現象,兩者衝突如何解決,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你要明白量子力學裡面的一個特點:概率。在微觀世界裡面,我們討論任何物體的運動狀態都不能用「非常確定」的語氣來表達,而必須用「可能性」來表達,也就是用概率來表達。舉一個例子,宏觀世界裡面我們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以用這句話來說:當T=3秒時,物體的位置在x=10米處。但是微觀世界對這個物體的描述卻是:當T=3秒時,物體的位置在X=10米的概率是30%。所以大家體會到宏觀和微觀世界描述差別沒?其實就是宏觀世界用肯定語氣表達,微觀世界用不確定語氣表達。

明白這點後你得知道一個概念「疊加態」,關於這個狀態上一期我已經講解過,不懂可以往前翻下。由於微觀世界必須用不確定語氣來表達,那麼表達某物體的位置,就不能直接說物體在x=10米。而要說物體在x=0、x=1、x=2......x=10等等,每個位置的概率分別是多少。也就是說把X可能的位置對應的概率值都算出來才行。由此可見,描述一個微觀物體的位置肯定比宏觀物體要複雜很多。而當你把微觀物體所有可能的位置概率都算出來後,其實微觀物體就是同時處於這些位置,這就是「位置疊加態」。

那麼為啥這個疊加態會帶來超光速現象呢?這是因為微觀世界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規律,那就是「觀察」會影響到微觀物體的運動狀態。在舉一個例子,假設宏觀世界裡面有一個小球正在地面上滾動,你在T=3秒時去觀察它會發現小球有一個速度和位置。但是我們同時也明白,假設我在T=3秒時不去觀察它,其實小球也是有一個速度和位置,而且這個速度和位置,與我們去觀察時的速度和位置是相同的。換言之,宏觀世界裡面的觀察,只是觀察,不會對觀察的結果造成因果關係。

但是微觀世界則完全相反,當你在微觀世界裡面去觀察,就會影響到被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比如本來微觀物體速度是3m/s,被你一觀察速度立即改為9m/s,你不去觀察了,微觀物體速度可能又變成4m/s了。所以對微觀世界進行「觀察」會直接影響到微觀世界的演化進程。有了這個知識,你就能明白為啥會出現「超光速」現象了。

問題的核心在於「概率」,比如此時一個微觀物體同時存在於A、B和C的位置疊加態,A的概率20%,B的概率70%,C的概率10%。此時如果對A位置進行觀察想看看微觀粒子是否在此處,假設觀察到的確存在於A處,那麼觀察的這個時刻,A的位置概率瞬間從20%變到100%,B和C的概率瞬間變為0%。也就是說「觀察」瞬間破壞了微觀物體的「位置疊加態」。最終的效果就是我只對A位置進行觀察,居然瞬間影響到了B和C位置的概率,無論B和C距離A有多遠,這個影響都是瞬間完成的。這個已經通過無數次實驗驗證了,這個作用過程的確是瞬間完成。

所以大家明白量子力學為啥會帶來「超光速」現象了吧,其實指的就是觀察某個位置,會瞬間作用於遠在天邊的另一個位置的事物,這種瞬間作用雖然沒有傳遞有質量的物體,但是卻可以用於傳遞一些抽象的信息。而愛因斯坦相對論則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能超光速。所以量子力學傳遞的瞬間作用其實是無質量的,所以並不與相對論衝突。但是愛因斯坦依然認為這種瞬間作用是不存在的,一個事物要對另一個事物產生因果關係,必須要花費時間,儘快時間也許非常短,但是肯定要花費時間,不可能瞬間完成。

就目前的物理學發展來看,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個瞬間作用是的確存在。愛因斯坦似乎也有錯誤的時候,但是這也很正常,做學術科研不可能保證自己的成果任何一個部分都絕對正確,都是大家發表出來,相互討論,慢慢推動科學的發展。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三分鐘看懂「量子力學」兩大重點,超光速一萬倍的現象真實存在
    最近小編在平臺上看到一篇科學文章打著意識的幌子說「世界是虛假的,我們並不存在」,本人覺得很有意思,這應該說的是量子力學中的薛丁格的貓,在意識參與的情況下會坍塌出現不同的結果,這種現象被許多人誤解為我們這個世界存在是由於意識坍塌的結果,認為是意識決定世界,而且還有許多讀者贊同這種說法
  • 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理論在未來會被推翻嗎?為什麼?
    小夥伴們,相對論、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發展的前沿理論。不過,很多人有一些錯誤的理解,什麼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啦,量子理論不存在啦,等等。其實,這是對物理學無知的論調。有些人人云亦云,跟著起鬨。我們說,科學是嚴謹的,同時科學也是發展的。
  • 一根針以光速和超光速撞擊地球,分別會帶來啥後果?答案讓人害怕
    光速是我們理論中的極限速度,也對我們的宇宙觀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忽略光速帶來的問題,僅僅是「速度上限」就讓人著迷,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朝著一個方向不斷的加速,突然間你就感覺自己越來越吃力,但是速度並沒有增加多少。不論你怎麼努力都只能感覺腳步越來越沉重。
  • 為什麼有人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
    「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個想法並不準確。量子力學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但是它並沒有推翻任何理論;並且,並不是只有量子力學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實際上,整個20世紀的科學都圍繞著「不確定性」展開討論的。
  • 光速、超光速、因果悖論:量子力學的根源,或許就是相對論!
    從一開始,量子力學就一直以其難以理解的奇特之處讓人們驚嘆不已。為什麼一個粒子似乎同時通過兩個狹縫?為什麼我們只能談論概率的演變,而不是具體的預測呢?根據華沙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理論家的所說:量子世界最重要的特徵可能來自狹義相對論,而到目前為止,狹義相對論似乎與量子力學關係不大。
  • 光速、超光速、因果悖論:量子力學的根源,或許就是相對論!
    從一開始,量子力學就一直以其難以理解的奇特之處讓人們驚嘆不已。為什麼一個粒子似乎同時通過兩個狹縫?為什麼我們只能談論概率的演變,而不是具體的預測呢?新研究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暫時不涉及解決方案的物理或非物理性質,認真對待的不是狹義相對論的一部分,而是它的全部,以及超光速系統,會發生什麼?而且預計會出現因果悖論。
  • 量子力學被證明,為什麼人生就毫無意義?真相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在科學上的探索一直都是永無止境的,很早以前愛因斯坦就提出了相對論等理論,這些理論都刷新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其中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以後,有科學家認為人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科學家到底為何這麼說呢?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 真相其實並不難
    上一期我們談到了量子力學裡面的一個現象「超光速」,從疊加態的概念出發,解釋了觀察是如何導致信息實現超光速傳遞的。這一期我打算談談「觀察」對微觀世界的影響到底是如何發生。首先還是回歸到以前的知識,我們都知道進行物理學探索,必然要進行觀察。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描述這種變化的便是量子力學,它有別於描述宏觀世界中物質運動的經典力學,經典力學中物理量的變化是連續的,或者說變化量可以無窮小,不存在最小的變化單位。量子世界最大的特徵便是粒子運動的不確定性、隨機性,粒子的波動性便源於此。正這是這個原因,科學家們只能用統計和概率的方式來描述粒子的運動。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描述這種變化的便是量子力學,它有別於描述宏觀世界中物質運動的經典力學,經典力學中物理量的變化是連續的,或者說變化量可以無窮小,不存在最小的變化單位。量子世界最大的特徵便是粒子運動的不確定性、隨機性,粒子的波動性便源於此。正這是這個原因,科學家們只能用統計和概率的方式來描述粒子的運動。比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在被觀測之前都是不確定的,並且位置和速度不能被同時精確測量。
  • 量子糾纏超光速,相對論不允許超光速,兩者衝突嗎?
    幾個粒子處於糾纏態時,如果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測量,另外的粒子會立即變為相應的狀態。從描述粒子體系的函數中可以看出來,其他粒子的變化與時間及距離無關,意思是不論兩個粒子距離多遠,對其中一個粒子進行測量,另一個粒子會同時發生變化。這就是愛因斯坦說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認量子糾纏時的超光速違背了相對論,這是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不完備的重要原因。
  • 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學其實並不神秘!
    量子力學是物理中的神學,上帝究竟是依靠大量的擲骰子來制定了人世準則,還是早就制定好了一切的宿命呢?想要了解量子力學就要知道三個最關鍵也是入門的概念,「雙縫實驗」「薛丁格的貓」「波粒二象性」,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波粒二象性」,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下為什麼都說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最不確定的因素呢傳統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間最大的分歧就是「確定」「不確定」,愛因斯坦不相信一切事情的規律都是按照概率來發生,這似乎改變我們對傳統科學的認知,讓物理變得不再嚴謹,「波粒二象性
  • 量子力學並沒有否定客觀世界
    李淼先生曾指出:「……幾乎所有宏觀客體並不處於量子態,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宏觀客體總是不斷地與其他客體接觸,接觸之後不免互相作用……宏觀客體一旦與別的物體接觸,就不會處於量子態中。」 很顯然,這樣表達是完全沒問題的:微觀量子世界和宏觀世界並不存在一條明確的邊界,這是就物理理論而言;但對於大眾而言,微觀和宏觀的區別是很清晰的。
  • 在未來量子力學是否有可能被推翻?為什麼?
    並且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謬(EPR是指愛因斯坦,波多斯基和羅森),指出要麼量子理論是不完備的,要麼量子力學會導致超光速的作用,與局域性相違背。愛因斯坦認為玻爾的對量子世界的解釋過於荒謬,雖然他也知道量子世界不同於宏觀世界那樣,但是人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完備理論去解釋它,並且認為最終會找到合理完備的理論。
  • 量子衛星的幾個真相:並不超光速,也穿不透海水
    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前沿,量子通信聽起來更是「不明覺厲」,恐怕很少有人意識到,量子通信其實是通信保密的終極大殺器。量子力學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路,從而出現了量子通信技術。更奇妙的還有量子糾纏現象,以電子的「自旋」為例,處於糾纏態的一對電子無論分隔多遠,哪怕一個在地球另一個在比鄰星,你測量破壞糾纏態後,其中一個自旋表現為左旋,那麼另一個肯定是右旋,反之亦然。或許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奇怪的,兩個黑箱分別放左旋和右旋的陀螺,我相隔多遠打開也是一樣的效果啊。
  • 其實量子力學本身是對實驗現象的波函數演算
    原本量子力學的表述所針對的就是測量。它也是可以被推倒的。首先,物理學一開始是沒有測量這一步的,後來是量子力學才出現了所謂的測量問題,並且引入了波函數來描述薛丁格方程的波函數解。但是因為量子力學本身是對實驗現象的波函數演算,所以把實驗發現的實際現象簡化到可以用分布來形容,這種簡化會認為這種分布和測量是關聯的,會導致實驗現象不確定性的產生。而在測量時,其實並不是只要給定了基矢就可以確定是什麼,它也要看不確定性項如何影響測量的決定性特徵。實際上這種無知覺狀態下的決定性本質上是計算誤差。
  • 首張「量子糾纏」照片登場,愛因斯坦稱為「鬼魅」的現象真實存在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量子,量子又為什麼會發生「糾纏」,其實宇宙中並不存在「量子」它只是一種概念,所有符合要求的都可以被稱為量子,比如十分常見的光量子,值得注意的是量子的要求是能量最小的不可分割單元,因此量子就是最小的單位,不會出現半個量子或者四分之一個量子存在的情況。
  • 量子通信不是用量子糾纏超光速傳遞信息!其本質是絕對加密電磁波
    我國的量子通信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人會好奇,量子通信比傳統電磁波通信強在哪呢?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通信嗎?量子通信這個名字的確有點誤導性,它的全稱是量子加密通信,重點在加密,而量子理論知識幫助信息加密的。你可能依舊好奇,量子糾纏可以超光速,那量子通信可以超光速嗎?
  • 科學網—最簡單化學反應帶來奇特量子幹涉現象
    ,量子力學的大廈逐漸搭建起來。同時,與之相關的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中的量子力學現象,經歷幾十年的研究更顯具體。 近日,《科學》在線發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楊學明和張東輝兩位院士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 隱藏著量子力學的墨鏡
    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觀系統,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學,解釋了這些現象。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