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寧折不彎的誠實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1-01-15 新京報網

  書房裡的米塞斯,側著臉,微微仰望,以勇氣和孤獨相處。米塞斯留下來的照片不多,這一張經常作為他的作品、傳記或評論的封面圖。

  瑞士的朝聖山,在1947年的春天迎來一群經濟學家和政商要員,由哈耶克組織的「朝聖山學社」要在此會聚。不管是當時,還是當下,該學社或都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學術群體,但拋開所有這些而回到會議的現場,卻有過甚為驚奇的一幕。

  會場上的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在討論間臉色驟變,令人詫異。不顧組織者哈耶克的私交情面,憤而離場。哈耶克可是他的弟子。

  兩年後,1949年,米塞斯的《人的行為》出版了。「如果沒有可看得見的國民,就沒有可看得見的國。」「經濟學對於有權力的人的妄自尊大是一個挑戰。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實,你就不可能懂得經濟思想史。」這些散落在書本裡的表達,打開了兩年前「憤然離場」的謎底。

  堅持完整的「個人」是米塞斯貫徹一生的價值選擇。他拒絕使用觀察的方式研究人的行為,它們太過複雜,不可能將其以解構的方式進行研究,而且害羞等本性使得無法被正確觀察。這意味著,人不是物理上的原子式個人,而是運用其自由意志在日常生活中行動的人,不能像工程師處理非生命物質的技術那樣來處理,那種試圖通過統計方法來找出經濟規律的經濟學,在他看來將誤入歧途。這樣的機械處理技術,目的可能聽來美輪美奐,但通向美好的途徑,卻反個體和反自由,而兩者卻是經濟運行的基礎。

  米塞斯見證了逆「個人」價值而行的政策手段,給德意志人民帶來的無盡災難。但在哈耶克組織的會議上,仍然存在龐大的群體在支持這樣的政策幹預傾向,米塞斯果斷離場,顯得直率而古怪。

  那漸行漸遠的背景,是米塞斯一生「做學問」和「做人」的方式所在——寫作上直抵問題,古板而缺乏靈活;思想上堅持認定的真理,從不妥協。風起雲湧的二十世紀,讓他這樣的「寧折不彎的誠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濟大蕭條到來的前後,幹預和計劃政策興起,壟斷了歐洲和美國的經濟思想,米塞斯對它們保持著警惕。但不管是在奧地利,還是顛簸到了美國,米塞斯都被嚴重邊緣化。政府拒絕他的政策建議,大學不給他正式的教職,所有的經濟研究工作只能依靠一些私人基金會維持,深處變動年代的孤獨感,不得不從自己舉辦的私人討論班裡尋找慰藉。

  米塞斯以92歲的高齡,在1973年離世。儘管在此後的二十年間,他差點被忘記,但他的經濟思想的境遇,漸漸有了轉變。二十世紀末,見證了冷戰的結束和歷次的經濟危機,米塞斯的經濟思想被拾起,即便包括斯密和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在歐美大學校園裡已被冷漠,但他的作品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讀者,在流行財經作家面前也不遜色。

  時至今日,從整個人類經濟思想的發展脈絡看,米塞斯和奧地利經濟學派所獲得的,「讚譽」和「質疑」都兼有。但半個世紀前,在知識面前不妥協,以己身力量迎戰二十世紀的那個米塞斯,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研究。臺灣經濟學家夏道平早年翻譯的《人的行為》,在上世紀經由複印本在漢語學界傳閱,二十年來,米塞斯作品在大陸的漢譯本仍在湧現,儘管這一頭經濟思想「大象」來得晚了點,但終究是來了,帶著他的進步和局限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選擇。

  新京報記者 羅東


■ 延伸閱讀
《米塞斯回憶錄》
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譯者:黃華僑
版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5年9月


《米塞斯大傳》
作者:(德)約爾格·吉多·許爾斯曼
譯者:黃華僑等
版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6年8月


米塞斯(右一)與其弟子哈耶克在一起。

  隨著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最重要的著作《人的行為》以及《米塞斯回憶錄》被引進大陸,米塞斯的思想已經逐漸為中國大眾所了解。雖然米塞斯是哈耶克的老師,但他進入中國的時間卻要比哈耶克晚得多。

  許多讀者是在讀過哈耶克之後,才知道他有這麼一個奇怪的老師。

  米塞斯1881年9月生於奧匈帝國的萊姆堡,按今天的地理劃分,該地區已屬於烏克蘭。米塞斯的父親是工程師,有一定的文化,但也稱不上世家。米塞斯1900年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法律與政治科學。早期的米塞斯並未表現出對理論的熱情,反倒閱讀了大量歐洲歷史,這也是奧匈帝國當時的主流學術方法。

  1903年,米塞斯讀到奧地利學派創始人門格爾所著《國民經濟學原理》,大為觸動,對經濟學產生了興趣。他總是很冷靜,從未表現出對龐巴維克或其他奧地利學派領袖的崇拜,而同時形成了對奧地利學派「方法論的個體主義」的信心。

  1906年,米塞斯獲得維也納大學的博士學位,此後在維也納商會工作,有一段時間也在維也納大學擔任編外講師,無薪,收入來自學生學費。但他借鑑前輩的做法,開始舉辦私人性質的學術討論班。1929年,震驚世界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爆發,米塞斯對歐洲現實經濟失望透頂,感受到納粹思想在歐洲興起,於1934年移居日內瓦,擔任日內瓦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到1940年,納粹德國已經佔領歐洲,米塞斯不得不移居美國。

  米塞斯終身保持了舉辦私人討論班的習慣,不論身在維也納還是紐約。很多著名經濟學家如哈耶克、摩根斯坦、馬克盧普和羅森斯坦·羅丹等都曾在不同階段參與過米塞斯討論班,獲益匪淺。

  人生▶▶▶ 寧折不彎的誠實

  到了美國之後,米塞斯並沒有在大學裡找到合適的長期職位。當時他的很多學生都已在美國大學任教,積極幫他聯繫工作,但一無所獲。美國大學的經濟系正盛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所以沒有哪所大學願意聘任堅定反對凱恩斯主義的米塞斯。最終,米塞斯移居紐約,在紐約大學擔任一個不領工資的訪問教授虛職。即便如此,米塞斯在此期間也寫出了《官僚體制》等名作。

  雖然工作不盡如人意,但米塞斯仍然堅持舉辦討論班,重新匯聚一批學生,也吸引不少贊成自由主義的美國青年人。後來,這批學生中的很多人都成為新一代美國奧地利學派的領軍人物,在美國延續奧地利學派的香火。二戰後,米塞斯專心寫作,筆耕不輟,於1949年出版了巨著《人的行為》。體系嚴謹,卷帙浩繁,從奧地利學派的方法論擴展到各類具體問題,無所不包,可謂奧地利學派的百科全書。

  年過七旬的米塞斯已經習慣整個社會對他的排斥和無視,變得越來越平靜。他的興趣轉入歷史和方法論等根本問題,陸續寫出《反資本主義心態》(1957)、《經濟科學的終極基礎:論方法問題》(1962)、《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歷史背景》等著作。

  但從影響力看,他卻一直不如學生哈耶克。主要原因是,哈耶克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並且寫出了《通向奴役之路》這樣的通俗小冊子,有利於自由主義思想的傳播。而米塞斯的思想更純粹、更清晰,他從不為迎合主流觀點而作妥協,因此很多言論過於直接,顯得不近人情。

  這種「寧折不彎的誠實」,卻是認識米塞斯思想和奧地利學派的重要切入點。米塞斯的所有結論都是採用「人的行為學」方法演繹而出,具有高度一致性。米塞斯堅持自己的方法和結論,甚至不惜得罪朋友。他在朝聖山會議上的離場就是很好的例證。在哈耶克看來,參加朝聖山會議的學者,包括弗裡德曼等芝加哥學派主流學者,都是奧地利學派的同路人。可米塞斯認為,芝加哥學派的方法論與自己截然不同,他們只是偶然獲得與自己相似的結論,並不能保證下一次仍然類似,更不是同路人。

  不過也正是米塞斯這種頑固精神,逐漸贏得後來學者的敬重。這幾十年來,米塞斯在奧地利學派信徒心目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大家在米塞斯一系列著作尤其是《人的行為》中,學到一整套邏輯嚴密的分析體系,這就是正統奧地利學派的精髓。這套高度一致的理論不會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而過時。與之相反,隨著歷史發展,米塞斯的理論邏輯會越來越展現出迷人的光彩。

  學派▶▶▶ 繼續奧地利學派的思考方式

  從奧地利學派的整個脈絡來看,米塞斯是承上啟下最重要的一環。但時至今日,我們所說的奧地利學派,實則已變成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不管是羅賓斯、熊彼特這樣的前輩大師,還是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經濟思想史教科書,一般從兩個維度來描述奧地利學派。

  第一種論述,認為門格爾與傑文斯、瓦爾拉一同開創了「邊際革命」,用邊際分析取代傳統的價值分析,從而為新古典經濟學奠定基礎。單純從時間來看,此說並無問題。但從內容來看,不論傑文斯的方法還是瓦爾拉的一般均衡思想,都實實在在嵌入到日後的新古典經濟學之中,而門格爾的歸算理論卻自成一格,與新古典經濟學的框架大有不同,其實是貌合神離。

  第二種論述,現在看來可能更為重要,就是把奧地利學派作為德國歷史學派的對立面來看待,從他們抽象的方法論角度加以界定。門格爾的主要身份不再是邊際革命三位創始人之一,而是奧匈帝國講臺上歷史學派教父施穆勒的論敵。門格爾與施穆勒有關於方法論的好幾個回合的爭論,存在根本分歧而無法調和。演繹的方法論以及個人主義從而變成判斷奧地利學派的重要標誌。德國歷史學派主導德國學界大半個世紀,而奧地利學派直到1900年前後才逐漸為人所了解。

  從門格爾到龐巴維克,奧地利學派的學術傳承非常清晰。門格爾另一弟子維塞爾的氣質與龐巴維克截然不同,不喜辯駁但好學深思,在那場方法論大爭論中一舉成名,所以也被公推為奧地利學派第二代代表。在他們之後,奧地利學派的傳承就變得有點模糊不清,米塞斯、哈耶克和熊彼特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門格爾的思想。但隨著奧匈帝國解體,他們很快散落四方,不再是一個經常能夠聚會的團體。米塞斯曾很明確地表示,門格爾1921年去世,奧地利學派就此告一段落。

  但是米塞斯、哈耶克和熊彼特後來都陸續到了美國,在不同地方教書,產生極大影響,也培育出不少出類拔萃的弟子。他們都不曾親炙於門格爾,但通過深入學習後都對奧地利學派的宗旨堅信不疑。他們也出版了大量作品,使得奧地利學派能在新古典經濟學幾乎一統天下的美國奇蹟般地存活下來。隨著哈耶克獲得諾獎,美國奧派學者的研究工作也逐漸獲得承認。

  但羅斯巴德等人所說的奧地利學派,與米塞斯、熊彼特等老一輩學者所說的奧地利學派是否是一回事?很多讀者在閱讀米塞斯的時候,就會產生這種懷疑。米塞斯是個純粹的經濟學家,甚至可說是個原教旨經濟學家,堅持用門格爾方法來解剖計劃經濟;他的寫作沒有一點含混,只是顯得刻板無趣。

  

上世紀的「經濟大蕭條」(1929-1933)是米塞斯對現實經濟思考的大背景。


《現代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基礎》
編者:(美)埃德溫·多蘭
譯者:王文玉
版本: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8年10月

  知識卡片

  產生於19世紀的奧地利學派(Austrian School),主張個人主義的經濟研究方法論。他們相信人是擁有自由行動意志的對象,對個人經濟活動的演繹、推理可以說明錯綜複雜的現實經濟現象。

  米塞斯和哈耶克進一步強調了人是複雜而自主的,而非可以操控的機械零件,他們的行動包含了許多無法觀察和計算的信息。幹預和計劃政策因不能掌握這些信息而將走向失敗,同時可能傷害個人在市場上的自由選擇權利,乃至限制他們的自由空間。

  但如何掌握這些信息?市場是一個學習和發現過程。奧地利學派將希望寄託於企業家在生產和交易中的探索和試錯精神。

  學科 ▶▶▶

  經濟學處理的是現實世界

  可熟悉馬克斯·韋伯著作的讀者都知道,韋伯雖然治史,但從不局限於故紙堆中,更不反對抽象理論,而是高度重視理性方法對研究的指導作用。雖然他與歷史學派的關係更親近,但在立場上完全倒向奧地利學派,甚至多次批評過施穆勒在國家概念上的陳腐認識。韋伯很早就讀過米塞斯的著作,頗為讚賞。米塞斯更是對這個前輩極為敬佩,兩人在一戰後才有機會碰面,相見恨晚。米塞斯甚至想過將韋伯的經驗方法用於自己的研究,更明確地反對德國社會科學家。後來米塞斯發現已有不少人用韋伯的術語建立起一套平行於經濟學的社會科學,即社會學,那才作罷。

  不管怎樣,韋伯使得米塞斯相信,在社會科學中確實有一門完全與歷史不相干的獨立學科的存在,那就是經濟學。這門學科處理的是現實世界,而非理想世界,所以實證主義應該成為它的核心方法論。不管奧地利學派後來怎麼演變,至少在20世紀20年代,這是所有奧地利學派學者的共識,連向來立場曖昧的熊彼特也完全贊同。

  也是從這時起,米塞斯開始深入研究貨幣和商業周期問題。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奧匈帝國已經瓦解,政治仍然動蕩,經濟凋敝衰落。米塞斯為奧地利賠償委員會工作,深知奧地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貨幣問題。他組織定期的討論班,一同研究貨幣問題,哈耶克也是討論班的常客。從事後來看,遠在英國的凱恩斯也埋首於貨幣理論研究,這絕非偶然。這些思想家都沒有為戰爭結束而歡欣鼓舞,而是更多地從當前的經濟危機中感受到未來更深重的危機。

  在這一階段,米塞斯思想上的敵人逐漸變成那些掌握財政大權的保守經濟學家,例如財政部長黑爾弗裡希。隨著施穆勒的去世,歷史學派在德國式微,更多經濟學家開始接受英國新古典經濟學和邊際分析方法。但是新古典經濟學在貨幣問題上的認識,還停留在數十年前密爾經典著作的水平上。密爾是貨幣中性論的擁躉,認為貨幣發行不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當時主流的德國經濟學家基本也是如此認識。

  但是早就有人發現邊際價值理論與貨幣中性理論不一致。奧地利學派第二代的領軍人物維塞爾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提出一套以貨幣存量為核心的理論,被後人稱為「銀行學派」。維塞爾的思考可謂對錯參半,已經比新古典經濟學的貨幣理論前進了一步,但仍然無法徹底拋棄貨幣中性論、貨幣面紗論的約束。當時年輕經濟學家如熊彼特、希法亭等大多也追隨維塞爾。

  論敵 ▶▶▶

  與凱恩斯的共識遠多於人們的想像

  米塞斯的思考最早也是沿著維塞爾起步。在他早期著作如《貨幣與信用原理》中,仍然能看到一些維塞爾的影子。但是隨著米塞斯對經濟歷史和當下狀況的研究逐步深入,他不斷發現主流經濟學家或者「銀行學派」在經濟政策上的失誤,意識到自己必須擺脫「銀行學派」,站到另一派更激進且更邊緣的「通貨學派」中去。他一方面不斷地回到門格爾,用門格爾最基礎的邊際分析方法來反思貨幣的本質;另一方面,他也在研讀經濟史,鑽研早期法國經濟學家坎替隆的《商業性質概論》,堅定了「通貨學派」的立場。

  當時的米塞斯並不知道,凱恩斯也正沿著相同的路徑,閱讀了坎替隆的書。米塞斯與凱恩斯不約而同地否定了貨幣中性論,而弔詭的是,兩人最終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政策主張。米塞斯堅定地反對墨守成規的政府干預貨幣,主張自由放任。而在另一端,凱恩斯對貨幣理論經過多年琢磨後,突然推出一套驚世駭俗的幹預理論,即《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導致了經濟學歷史上又一場革命。

  仔細推敲米塞斯與凱恩斯的貨幣理論,就會發現他們的相通之處遠多於我們的想像。他們在許多關鍵問題上都有共識,甚至在方法論上都不乏相似之處。只是因為整體方法論的不同,最終一個主張自由放任而另一個主張國家幹預。凱恩斯並不是一個凱恩斯主義者,米塞斯也絕非大眾認為的單純原教旨自由主義者。我們已經習慣以刻板印象來認識,這才會把米塞斯與凱恩斯列為經濟學光譜的兩極。

  米塞斯與凱恩斯還有兩點共識值得思考。首先他們都認為學界高估了普羅大眾作出正確選擇的能力。在這一點上,米塞斯顯得很悲觀,也許與他多年來在奧地利絕望地觀察經濟政策有關。他深知自己無力改變社會,但仍然堅持寫作和辦討論班,儘可能地培養學生,保留獨立思考的火種。不管周圍環境如何變化,米塞斯堅持不變。而凱恩斯則要靈活得多。他具有英國人獨有的睿智,既然不能改變大眾,那就不妨利用大眾。所以不管證券投資還是財政政策,凱恩斯都站在一個高度實用主義的立場上來分析問題。

  他們第二點共識,是對官僚系統的痛恨。米塞斯終身都沒有適應官僚系統,甚至都沒能適應大學系統。他在二戰期間流亡美國後,也並沒有與美國主流經濟學家有過多交往,只是擔任紐約大學的「訪問教授」,並從一家基金會領取工資。因此米塞斯也不必掩飾他對官僚系統的痛恨,在《官僚體制》等書中,他對官僚系統極盡嘲諷。

  交往 ▶▶▶

  以決絕的態度捍衛自身的理念

  儘管和凱恩斯一樣,米塞斯一直在懷疑官僚系統,但在1947年,米塞斯卻接觸了另一種官僚制度。他無意中參與了「朝聖山學社」,這個團體早在二戰之前就已成立,到了戰後,主導權逐漸落入哈耶克手中。但是哈耶克本身既沒有權力,也沒有資金。他受邀組織「朝聖山」,必須要做一些妥協,既邀請一些同情自由主義的政界商界人士,也邀請總體上支持他們主張的美國同行,這樣才能保證獲得資金,邀請他最希望參與的幾位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重中之重就是他的老師米塞斯。

  此時的米塞斯已經離開歐洲多年。他到美國沒多久就遞交了入籍申請,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公民。他對不斷衰退、遏制自由的古老歐洲早已失去耐心。他回憶說,為了對抗極權主義,歐洲曾出現很多經濟改革計劃,他自己就參與過不少。但這些計劃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因此他不再願意回到歐洲。

  但在哈耶克的努力之下,米塞斯還是在1947年4月去瑞士參加了「朝聖山學社」的成立大會。那次會議匯聚了多國政要,還有德國貨幣改革之父奧伊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羅賓斯,剛以《一課經濟學》成名的黑茲利特,哲學家波普以及來自芝加哥的奈特、斯蒂格勒、弗裡德曼等。從現在的視角看,這是一個傾向自由主義的陣容。

  米塞斯卻不這麼看。他關心的絕不僅是每個人的一個總體表態,而是每個人言語思考中可能的幹預主義傾向。因此當他在會場上不斷聽到諸如宗教在自由社會的價值、工會的作用和政府如何影響收入分配等論題時,終於拍案而起。絕大多數人都是複雜的,米塞斯當然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但他仍然以這種決絕的態度來捍衛自身的理念,沒有絲毫妥協。

  □梁捷(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

  概念解釋

  邊際分析方法

  基本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之一,早期使用代表人物有傑文斯,以及奧地利學派的門格爾和龐巴維克等人。邊際即「額外的」、「追加」的意思,指處在邊緣上的「已經追加上的最後一個單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個單位」,屬於導數和微分的概念,就是指在函數關係中,自變量發生微量變動時,在邊際上因變量的變化,邊際值表現為兩個微增量的比:如「邊際成本」,是增加一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增量;「邊際收益」,是增加一個單位所帶來的收益增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經濟理論本質上是一致的?
    什麼,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經濟理論本質上是一致的?這怎麼可能?二者之間明明有著許多重要的差異。的確,至少在國內,奧地利學派的愛好者們往往認為米塞斯和哈耶克即使不是水火不容,也是涇渭分明的,「哈耶克不那麼奧派」的說法也很有市場。
  • 天津812爆炸事故七天大事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天,涉事企業受到關注,新京報記者查詢工商登記信息發現,2012年,瑞海公司成立初期,許可經營項目並不包括危化品存儲。  8月15日  11時30分,爆炸核心區救援人員在一處貨櫃附近發現倖存者韓鳳群。  防化官兵進入現場參與搜救,同時進行物質、土壤、空氣的取樣工作。
  • 王文興:沒有筆記的書等於白念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首五言絕句20個字,要一句一句慢慢讀,聲音好不好聽,搭配好不好,都要慢讀才能感受出來。你讀一首詩願意慢讀,那讀任何文學作品都應該慢讀。我們看電影也看得太快了,現在有了DVD,你就一段一段看嘛,比如說兩個小時的電影,一天看15分鐘,其中好的地方足夠你感受了。電影裡每個畫面都是設計好的,圖畫的結構、劇情、表演,都要嚴格判斷才行。  新京報:如果是讀不好的書呢?
  • 42歲,他成中科院最年輕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新產生的64名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極限高空運動挑戰者吳詠寧之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個月後,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才說,當時手太滑了,差點失手。而這次險些讓他付出生命代價的表演卻使他收到了史上最高的打賞:288.5元。  意外發生後,倆人共同的朋友童虎告訴金金,自己曾經還救過吳詠寧兩次。當吳詠寧在做動作時搖頭了,就意味著體力將要耗盡,此時童虎就會救他,拉他上來。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表示,高氯酸鹽汙染在各地的地下水、井水等中有檢出,不過濃度很低,「飲用水汙染比日、韓、美情況略好,瓶裝水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  風波  茶葉在歐洲檢出高氯酸鹽 限量標準正交涉中  讓中國茶葉陷入汙染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常被用於火箭燃料、軍工業生產、煙花爆竹等製造的高氯酸鹽。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67歲的老人有自己對付新聞的高招。  有時,他會在電話裡賠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時他會用商量的語氣說,「再等等,等這波熱點過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聞的傳播規律,希望趕緊出個新聞,為自己那張被熱炒的照片降降溫,過了兩天溫度沒降,他又略帶委屈地向記者解釋,「本以為這兩天熱度會過去的」,然後在郵件裡和記者商量,能不能以文會友。
  • 全國多地陷入嚴重霧霾天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張朋 攝  中東部地區成「重災區」,多條高速封閉、航班受影響;四川盆地、華北平原的霧霾天氣還將持續  新京報訊 (記者金煜)新年第二個周末,全國中東部地區都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汙染天中。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到黃色預警,環保部門的數據則顯示,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汙染。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穆拉德虔誠、體弱、久坐不動,有患癲癇病的傾向,更專注於他在多普卡帕宮的城牆內的宮內局勢,而把管理帝國的任務大部分委託給了他的維齊和總督。
  • 易經班「導師」 手機號碼測命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此後每次上課前,學員全體都會起立喊「老師好」,林弋茹也以深鞠一躬回應,然後開始講課。  公益講堂主持人向亭之向學員介紹稱,林弋茹是清華大學總裁班的導師,北京大學EMBA導師,奇門遁甲現代應用協會副會長。「我的課堂不講神神鬼鬼的東西,因為清華大學是不允許講那個的」,林弋茹強調。  在第一堂課上,林弋茹先拿起籤到表,分析最先籤到4位學員的電話號。
  • 郭頂: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張「好聽」的專輯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到如今的七個多月裡,他幾次成為了音樂圈的話題中心——一方面,這張充滿科幻、太空元素的作品概念完整、詞曲俱佳,在當下華語歌壇中質量上乘又足夠獨特;另一方面,一位「失蹤」七年的創作歌手帶著全新的唱腔和氣質歸來,這無疑具備著成為一則好故事的誘人潛質。  「大家每次都覺得我是一個新人」,郭頂自己也承認。
  • 能量金字塔:神秘功效支撐的「傳銷」迷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位於山東威海的能量金字塔生產廠家。    「量子糾纏讓人變輕盈」主持人一邊說金字塔不能治病,一邊又向在場的灌輸金字塔能夠喚醒自愈力,讓人身體變好,「金字塔通過每秒上億次的諧波共振,釋放金字塔能,可以激活人體細胞,喚醒人體自愈力。」
  • 穿越蛇文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雖然「墨丘利節杖」與「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都有蛇纏繞,但前者無醫學內涵。據稱,這種錯誤用法源於1902年美國軍醫院,當時一位高官堅持使用墨丘利節杖作為標誌,從此將錯就錯。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62%專業醫療機構使用「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作為標誌,而76%商業醫療組織使用墨丘利節杖做標誌。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陳杰 攝  陳吉寧表示,決不允許「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治霾不能靠老天,需付出額外努力  昨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非典」改變的人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攝  前 言  十年後回首春天  我們總會在某些時間懷念某些人,就像樹枝在每一次開春,懷念去冬的落葉。  10年前的今天,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病逝。他會立刻激動起來,「我說我活得好,你信嗎?」  他們嘗試了各種途徑。包括定期陳述群體需求。  事情一點一點有了變化。  2005年,北京市將股骨頭壞死、肺纖維化和抑鬱症列入免費治療的範圍。  自我救助  2012年3月2日,方渤在和幾個後遺症患者聚會的時候拍了桌子。
  • 康婷:以科研破局構建創新產品體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康婷集團始終秉承「誠實守信推動產學研融合,創新賦能釋放發展內生動力康婷集團始終秉承「誠實守信、求質創新、尊重科學、穩步發展」的企業文化,發揮技術先鋒的作用和創新驅動的力量,為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造穩固的基礎。
  • 十個關鍵詞透析「全腦開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受訪者供圖1 腦開發  新京報:腦是可以開發的嗎,又包含哪些方面?  2 全腦開發  新京報:目前市場上諸多機構提及的「全腦開發」概念有問題嗎?  4 大腦閒置  新京報:「人類的大腦其實只開發了5%-10%,還有90%的大腦是閒置的。」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 北京海洋館迎新萌寵「斑紋鬚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工作人員把豹紋鯊引入池中。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工作人員把兩條小斑紋鬚鯊放入池中的培養箱中。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美人魚和白鯨共舞。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快訊(記者信娜)今日,北京海洋館的鯊魚池新增斑紋鬚鯊和豹紋鯊,並將招募美人魚形象大使。
  • 尼爾斯·玻爾及其時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文集細讀】  我不是一位人物傳記愛好者,但有兩本傳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我當作「勵志」的書來讀,這兩本書的作者是同一個人,一位物理學家,阿伯拉罕·佩斯,兩本傳記的名字分別是《上帝是微妙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活》《尼爾斯·玻爾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