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據報導,今年2月莫奈的兩件重要作品《垂柳與睡蓮池》(Saule pleureur et bassin aux nymphéas)與《威尼斯公爵宮》(Le Palais Ducal)將分別於倫敦佳士得和倫敦蘇富比上拍。消息一出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近年莫奈的作品在國際市場上連連拍得高價,作為家喻戶曉的印象派大師和市場熱點藝術家,其在過往的市場表現中呈現何種趨勢?
莫奈作品的投資回報
據Artprice數據統計顯示,在2000年投資價值100人民幣的莫奈作品,截止至2018年12月,其平均價值可上漲到287人民幣,意味著有187%的上漲幅度。
▲2018年莫奈市場表現情況,數據來源:Artprice
在Artprice公布的2017年全球前500強藝術家榜單中,莫奈位於第七,2016年位於第六。2018年莫奈的作品價格呈現明顯上漲,總成交額較2017年上升了16.6%,全球排名第二。
▲ 2016年全球前500強藝術家榜單Top10,數據來源:Artprice
▲2017年全球前500強藝術家榜單Top10,數據來源:Artprice
從2015-2019年區間來看,莫奈價格指數在經歷2017年的短暫回落之後,出現回升跡象。我們再把時間跨度從5年拉長至20年,從2000-2019年區間來看,莫奈的價格指數整體呈現出上漲趨勢。可見莫奈作品的長期投資回報收益顯著,且相對穩定。
▲2015-2019年莫奈價格指數圖,數據來源:Artprice
▲2000-2019年莫奈價格指數圖,數據來源:Artprice
近年高價作品頻頻出現
據Artprice公布的2000-2019年莫奈作品價格等級分布圖顯示,其作品市場價格主要集中在1-5百萬美元區間,也有相當一部分已超出5百萬美元的價格。
▲依作品價格等級分布 (2000-2019) ,數據來源:Artprice
從近年莫奈的市場表現來看,高價作品頻頻出現。紐約時間2018年11月11日晚,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上,全場最高價來自莫奈晚年作品《睡蓮池》,該作當晚以2000萬美元起拍,最終以2800萬美元落槌於佳士得香港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資深專家何杏淇的電話委託,加佣金成交價為3181.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2億元),為亞洲買家競得。
莫奈的《睡蓮》系列是現代藝術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畫作系列。就在2018年5月,在世紀拍賣——「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系列珍藏」拍場上,莫奈創作的另一幅《睡蓮》系列作品《綻放的睡蓮》最終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落槌,加佣金以8468.75萬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幣5.39億元。
▲《綻放的睡蓮》
創作階段的價值對比
在莫奈的藝術生涯中,最被人們熟知的兩個時期是以《日出·印象》和系列畫為代表的藝術道路中期階段,也是「印象派」面貌開端。另一時期就是以《睡蓮》系列為代表的在法國吉維尼莫奈花園生活創作晚期階段,「印象」的特點更加成熟。
在莫奈拍賣作品成交結果TOP10中,《睡蓮》系列的上榜作品佔到榜單的7成。我們把《睡蓮》系列按照莫奈的創作階段劃分,大致可分為1896 - 1909年的前期和1915 - 1926的後期階段,1909-1914因眼疾與家庭變故未算在內。《睡蓮》系列總共包含251件作品,所有作品都以睡蓮為核心元素,不過卻有多個分類,包括睡蓮(The Water Lilies)、日本橋(The Japanese Bridge)、垂柳(The Weeping Willows)、紫藤花(The Wisterias)及鳶尾花(The Irises)。其中102件作品收藏於各個博物館。另有兩件則不幸已被破壞。
▲莫奈拍賣作品成交結果TOP10
從榜單上可以看出,莫奈頂尖高價睡蓮畫作均來自創作後期(榜單中2件去佣金拍賣結果近5億元的作品均來自這一時期);但從數量上看,高價《睡蓮》又大多數來自莫奈創作前期。
其中重要原因是,前期《睡蓮》的平均尺寸是後期的三分一至二分一,由於尺寸相對小,前期《睡蓮》流通性高、易保存和出手。例如創作於1904年的一幅《睡蓮》自1936年以來,這幅畫從未公開曝光。2007年倫敦蘇富比拍賣中以1850萬英鎊(去佣金約2.49億元)成交。另一幅於1906年創作的《睡蓮》在2014年6月倫敦蘇富比上以5500萬美元(去佣金約2.96億元)成交。
▲莫奈1906年作《睡蓮》在2014年6月倫敦蘇富比上以5500萬美元成交
而後期《睡蓮》主打是大畫,普遍超過20,000 cm 。例如2018年5月《綻放的睡蓮》大概是莫奈1915年左右創作的,尺寸大約 28,800 cm。最終是以75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以8468.75萬美元成交。更有創作於1919年的睡蓮在2008年倫敦佳士得上以4092萬英鎊(去佣金約4.93億元)的成交價打破了當時莫奈作品拍賣價格的紀錄,這幅也同樣是大型睡蓮。這兩件作品的成交時間相差十年卻只有這樣輕微的差價可以說明,莫奈後期的大型《睡蓮》價格與市場是比較穩定的。
莫奈睡蓮系列的成功與佳士得、蘇富比有關,他們對莫奈的作品尤其對這個系列很負責,不會去哄抬市場價格,即便在很好的市場狀況下起拍價也比較平穩,不會叫高價。另外對中國買家來說,莫奈的作品就像他們熟悉的中國傳統水墨畫,所表現的主題是相通的。
2018年剛拍出2.2億的《睡蓮池》是莫奈在1918年為參加杜蘭·魯埃畫廊(Galerie Durand-Ruel)展覽所創作的14幅「睡蓮」之一,代表了莫奈晚年高超藝術造詣。由於戰亂原因,現已有兩幅《睡蓮》毀於戰亂,而在近期的展覽及研究當中,莫奈的《睡蓮》被看作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源流,而被賦予了新的學術價值和市場高度。在2000年,佳士得曾公開拍賣過此件作品,當時的估價為900-1200萬美元,當時售價遠低於估價,僅為680萬美元。然而18年後,莫奈的市場顯然更加強勁,其中亞洲和中東買家的需求在當前的全球化市場中扮演了越發重要的角色。
▲《睡蓮池》
許多人都知道莫奈晚期的《睡蓮》系列作品,實際上,乾草堆才是莫奈的最愛。從1865年莫奈正式成為一個畫家開始,到他去世,乾草堆就一直存在於莫奈的作品裡,貫穿了他的一生。截止目前,莫奈的拍賣最高紀錄作品也是由《乾草垛》創下。
在紐約佳士得2016年秋拍上,莫奈《乾草垛》(1891)以8144萬多美元(去佣金約4.97億元)創下了莫奈畫作的最新拍賣紀錄。該次上拍的這件被認為是《乾草堆》系列中形式上最大膽的一幅,也是少數落入私人收藏家手中的畫作,市場罕見。畫面描繪了一堆乾草,部分因至畫布邊緣而中斷,形態與色彩均超越自然主義的界限。
《乾草堆》系列被認為是莫奈生命中難度最大、最破格的作品。1891年秋到1892年春,莫奈畫了25幅《乾草堆》,以尋求他心中的那種光影和色彩,而目前這一系列作品多數被世界各大美術館收藏。
▲莫奈《乾草堆》(1891)
印象派運動可以看作是19世紀自然主義傾向的巔峰,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藝術的起點,莫奈的名字與印象派的歷史密切相連,被認為是藝術史認證的藝術家。從市場表現來看,莫奈的作品價格一直相對平穩,而從長遠來看未來莫奈作品的市場價值還是很值得大家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