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解密」多種類物質傳感應用,華為新型憶阻器架構

2020-12-05 愛集微APP

【嘉德點評】憶阻器的發展是半導體行業的一大革新,在現有AI和5G發展的大趨勢下,器件與材料的性能往往能使算法性能大大發揮出來,而憶阻器與存算一體技術則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華為逐漸布局憶阻器晶片領域,利用憶阻器的工作特性將普通信號轉換成可控電壓電流,從而在物理上模仿神經元與神經突觸的運作,將儲存、計算功能合二為一,降低同類晶片成本的同時,能大大提升計算效率,在消費電子領域具有明顯優勢。

憶阻器是近些來迅速發展的具有記憶效應的非線性電阻,它的記憶效應使得其在存儲器件、圖像傳感器、神經網絡的傳感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由於納米粒子材料具有常規材質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當入射光子頻率與納米粒子的集體振動頻率相匹配時,可以產生等離子體共振(LSPR),即產生光譜的特徵吸收峰。憶阻器可利用納米粒子的LSPR特性對周圍介質的折射率進行傳感,間接應用到傳感器方面,然而納米粒子只能對單一頻段光響應,無法實現對不同種類物質的傳感,限制了憶阻器的大範圍應用。

針對這一問題,早在2015年6月5日,華為公司就提出一項名為「一種憶阻器和傳感器」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510306360.9),申請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南京大學。

圖1 憶阻器的結構示意圖

此專利提出了一種新型憶阻器,能夠對不同頻率的光進行強烈吸收,以產生不同響應波長的 LSPR 現象,從而實現對不同種類物質的傳感。憶阻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反應電極102、轉換層103和非反應電極 104,並依次並排在襯底表面,反應電極和非反應電極分別位於轉換層的兩側並均與轉換層形成電接觸,利用這種結構,光可以避開轉換層兩側的電極而直接照射在轉換層上,更有利於該憶阻器在傳感器方面的應用,提高傳感的靈敏度、選擇性、集成性。

圖2 憶阻器製備流程圖

此專利提出的憶阻器製備流程如圖2所示,首先提供襯底,在襯底表面旋塗光刻膠,利用正性光刻膠的性能和無掩膜紫外光刻法得到反應電極圖形,進而在帶有反應電極圖形的襯底上,利用磁控濺射法生長反應電極。在步驟S102中,在襯底的表面同樣利用正性光刻膠的性能和無掩膜紫外光刻法得到轉換層圖形,之後在轉換層圖形上利用脈衝雷射沉積(PLD)技術製備轉換層。最後在襯底的表面製作非反應電極圖形與非反應電極。

圖3 憶阻器中轉換層析出局部圖與射線能量

在對此憶阻器進行性能測試時,施加一個橫向電場,圖3左側展示了電場處理後轉換層中的析出相在銅網上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像(HRTEM)圖像,這些析出相是由許多直徑約為 10nm 的顆粒構成,其傅立葉變換圖像如左上角所示,展示了析出相的晶面指數。對左圖中某一點採用高角環形暗場探頭(HAADF)進行X射線能量色散光譜(EDS)分析,結果如圖3右側,表明該析出的枝晶狀的納米線。經測試,該憶阻器對不同頻率的光均有強烈的吸收,產生不同響應波長的 LSPR 現象,從而實現對不同種類物質的傳感。

憶阻器的發展是半導體行業的一大革新,在現有AI和5G發展的大趨勢下,器件與材料的性能往往能使算法性能大大發揮出來,而傳統晶片利用存儲晶片來存儲信息,中央處理器來負責計算,當數據量變大時,晶片之間的信息傳輸會造成功耗增加、額外延遲,而且晶片成本也高,而憶阻器與存算一體的發展則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相信隨著未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憶阻器這一新型器件一定能夠走上產業化的道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關於嘉德

深圳市嘉德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智慧財產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智慧財產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標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清華類腦晶片再登Nature: 全球首款基於憶阻器的CNN存算一體晶片
    傳統計算架構中計算與存儲在不同電路單元中完成,造成大量數據搬運功耗增加和額外延遲,被認為是馮·諾依曼計算架構的核心瓶頸。人類的大腦卻並非如此,而是直接在記憶體裡計算。被認為具有「存算一體」潛力的憶阻器,因而成為類腦計算領域的熱門器件,被寄予提高算力,突破技術瓶頸的厚望。
  • ...全球首款基於憶阻器的CNN存算一體晶片,能效高出GPU兩個數量級
    被認為具有「存算一體」潛力的憶阻器,因而成為類腦計算領域的熱門器件,被寄予提高算力,突破技術瓶頸的厚望。基於多個憶阻器陣列實現的存算一體化開發板該陣列晶片以憶阻器替代經典計算機底層的電晶體,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體成本大幅提升計算設備的算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計算框架「馮諾依曼瓶頸」的限制:大幅提升算力的同時,實現了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體成本。
  • 憶阻器
    憶阻器 Memristor ,是一種有記憶功能的非線性電阻器,它代表著電荷與磁通量之間的關係,具有會「記住」之前的電流量的功能。最早是在1971年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工程師蔡少棠教授首次提出,直到2008年5月,惠普科學家在《自然》雜誌撰文指出,他們終於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個憶阻器。通過向其施加方向、大小不同的電壓,可以改變其阻值。
  • 清華大學的存算一體化架構和並行加速方法專利
    打開APP 清華大學的存算一體化架構和並行加速方法專利 嘉德IPR 發表於 2020-03-14 11:41:10 清華大學基於多個憶阻器陣列的全硬體完整存算一體系統,能夠高效的運行卷積神經網絡算法,證明了存算一體架構全硬體實現的可行性,對今後AI算力瓶頸的突破有著極大意義。
  • 「專利解密」華星光電新型OLED關鍵技術,兼顧「穩定」和「效率」
    集微網消息,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作為目前主流的顯示照明設備,已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中,如華為、蘋果、小米等,應用前景廣闊。為進一步提高OLED設備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性,諸多研究機構如日本九州大學Adachi教授團隊在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究,並發表多篇論文,促進了OLED的進一步應用。
  • 中國科學家提出基於憶阻器陣列的新型腦機接口
    清華大學研發的基於憶阻器陣列的腦電信號處理系統正在測試中。圖片由清華大學提供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郭穎)腦機接口技術作為信息科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在康復醫學、醫療電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與應用。來自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提出基於憶阻器陣列的新型腦機接口,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新型憶阻器:完全由噴墨列印,將帶來柔性存儲器!
    導讀美國杜克大學第一次完全由噴墨列印的方式,通過納米油墨製造出柔性的憶阻器存儲設備,未來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設備包括RFID、環境傳感器等領域。現狀分析存儲領域,很多人都並不陌生,說起優盤、移動硬碟、內存條等存儲設備,每個人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會經常接觸。
  • 新型電子皮膚能感知疼痛,或用於皮膚移植,背後是三項專利技術
    知冷暖、感受疼痛,再也不只是人類「專屬」了。作為能讓機器人產生真實觸感的系統,電子皮膚大大提升了機器人的柔韌性和延展性,卻無法做到像人類皮膚一樣對疼痛做出反應。【皮膚分表皮和真皮,底下有皮下組織】基於上述特性,旨在通過模擬人類皮膚傳感功能實現甚至超越其性能的「電子皮膚」應運而生。除了機器人領域,電子皮膚在人工義肢、醫療檢測和診斷等方面也展現出了應用前景。
  • 【專利】華為公開一種新型手機外觀設計專利;小米又申請了兩個環繞...
    1、【專利解密】變廢為寶 松下可充電電池剩餘性能評價方案2、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一種新型手機外觀設計專利3、小米又申請了兩個環繞屏設計專利:這次能最終量產嗎?4、比亞迪公開 「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提升光電轉化率5、華為公開「基於區塊鏈網絡的聯合學習方法」相關專利
  • 清華實現完整硬體CNN,憶阻器陣列效能高過GPU兩個數量級
    計算存儲一體化在硬體架構方面的革新,將突破AI算力瓶頸」。基於憶阻器的新型存算一體架構可以利用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的實現基於物理定律的原位計算(Compute on Physics),打破「馮諾依曼」架構中的算力瓶頸問題,滿足人工智慧等複雜任務對計算硬體的高需求。fHhEETC-電子工程專輯什麼是憶阻器?
  • 何為憶阻器?
    來自新加坡、美國和印度的國際團隊研究出一種新型有機憶阻器,不只速度快且穩定性高,保存資料的時間更打破原有紀錄。此外,憶阻器與人腦神經突觸的屬性類似,可能可以幫助模擬人腦的特徵,加速人工智慧的進展。但由於技術上的困難,憶阻器的概念提出時只被視為理論上的存在。
  • 「專利解密」三安集成 新型SiC結勢壘肖特基二極體
    【嘉德點評】三安集成的該項專利提供一種新型結構,可以將擊穿點引入到有源區中心區域,增加了雪崩狀態下的散熱面積,從而提高了雪崩耐量,此外還提供了相應的製作方法。對於那些在元件兩端產生較大尖峰電壓的應用場合,就要考慮器件的雪崩能量。而雪崩耐量通常與另一個詞一起出現,即:雪崩損壞,電壓尖峰所集中的能量主要由電感和電流所決定,因此對於反激的應用場合,電路關斷時會產生較大的電壓尖峰。
  • 「專利解密」華為光脈衝削波器,為人眼提供安全保障
    【嘉德點評】華為的光脈衝削波器專利,可以使雷射產生足夠短的脈衝以滿足某些雷射雷達應用的距離要求,比現有方法更適用於飛行時間雷射雷達應用,同時不會超出人眼的安全限制。集微網消息,近日有關華為造車的新聞已經推向了輿論的高潮,但「華為不造車,但會幫助車企造好汽車!」。
  • 憶阻器的神經形態計算
    在《Nano》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研究了憶阻器在神經形態計算中的作用。這種新穎的基礎電子元件支持以低成本和低功耗克隆生物神經系統。當代計算系統無法應對大數據時代尺寸縮小和計算速度的關鍵挑戰。馮-諾依曼瓶頸被稱為通過連接處理器和存儲器單元的總線進行數據傳輸的阻礙。
  • 浙大重磅發布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基於 792 顆自研「達爾文 2 代」晶片,可「意念」打字
    雷鋒網注意到,「達爾文 2 代」的研發工作由浙江大學牽頭,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與華為中央研究院分別參與了晶片研製與算法和應用場景研究。而在此之前,上一代「達爾文」類腦晶片是浙江大學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於 2015 年 12 月聯合宣布的。「達爾文」是國內首款基於矽材料(CMOS)、支持脈衝神經網絡的類腦晶片。1 釐米見方的「達爾文 1 代」內含 500 萬個電晶體,可模擬生物體的 2048 個神經元,最多有 400 萬個神經突觸連接及 15 個不同的突觸延遲。
  • 華為搶佔5G先機背後:一位科學家和他的二十年「冷板凳」
    瓦爾迪和他的博士後,以色列以色列理工學院的Ido Tal修改了糾錯技術,使其在應用於5G短塊長度時,性能優於其他最先進代碼。瓦爾迪說,他在2011年的一次會議上介紹了他的發現。「華為在場,在那之後他們就參加了會議」他說,似乎並沒有怨恨。(聖地牙哥大學擁有瓦爾迪和Tal的專利,並已以非排他性的方式將其許可給三星。)
  • 【解密】華星光電新型OLED關鍵技術;OPPO「伸縮屏」手機專利曝光...
    1、【專利解密】華星光電新型OLED關鍵技術,兼顧「穩定」和「效率」2、屏幕顯示面積可增加80%!OPPO「伸縮屏」手機專利曝光3、韓國地方法院裁決SK Innovation敗訴與LG Chem電池訴訟案4、撤回專利權無效請求,敏芯股份專利繼續有效5、小米無效西門子專利!
  • ...解密」華為如何實現物體檢測在大規模場景中的應用 助力智慧安防
    【嘉德點評】華為發明的物體檢測方法,通過構建跨域知識圖譜,可以捕捉到不同待檢測物體間的內在關係,從而更加精確的進行物體識別,在智能安防等複雜場景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其中華為的機器視覺技術尤其適合應用在智慧安防等領域,尤其是在AI技術的加持下,可以讓安防變得更加的省心且智能。例如,物體檢測就是一項基本的計算機視覺任務,它可以識別圖像中物體的位置和類別。在實際應用中,研究員和工程師們會根據應用場景與實際任務需求的不同創建針對不同具體問題的數據集,用於訓練高度定製化和獨特的自動物體檢測器。
  • 華為搜尋引擎面世:用不了谷歌,試試「花瓣搜索」?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澤南、杜偉、小舟為了解決沒有「谷歌全家桶」的問題,華為今年接連推出了 HMS Core、地圖服務、應用商店 AppGallery,現在連屬於自己的搜尋引擎「花瓣搜索」也面世了。2 月份,華為推出了全新的 AppGallery 應用商店。3 月份,華為推出了兩款搜索應用,即「Search」和「AppSearch」,並在德國進行測試上線。4 月份,華為在 AppGallery 上線了 HERE WeGo 地圖和導航解決方案,這是華為取代谷歌地圖的一次嘗試。但谷歌最為核心的服務搜尋引擎怎麼辦?
  • 清華造人工神經網絡晶片,憶阻器陣列效能高過GPU兩個數量級
    eYyednc憶阻器陣列當前國際上的相關研究還停留在簡單網絡結構的驗證,或者基於少量器件數據進行的仿真,基於憶阻器陣列的完整硬體實現仍然有很多挑戰:器件方面,製備高一致、可靠的多值憶阻器陣列仍是挑戰;系統方面,受憶阻器的阻變機理制約,器件固有的非理想特性(如器件間波動,器件電導卡滯,電導狀態漂移等)會導致計算準確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