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錶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測試卷,本單元考查學生能否說出鐘錶上的幾時,會通過觀察鐘錶正確寫出幾時,幾時是指指針指向幾,分針指向12。
本試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變能力,題目新穎,題型多樣化,這份試題如下:

這份試題分為A卷和B卷,A卷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B卷則是側重衡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維應變能力。A卷適合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而B卷則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綜合考查。
A卷共有七大題,題型多樣,從觀察鐘錶寫時間,到觀察時間並畫一畫時針和分針,按要求寫時間等等。多樣化的試題從不同層次考查學生對鐘錶的認識和理解,這些題目難易程度適中,分值合理。
其中,比較難理解的是第五大題和第七大題,第五大題既考查學生觀察鐘錶的能力,也檢測學生審題的水平,本題較難理解的是「1小時前」和「1小時後」各是幾時,這就要求學生先認真觀察鐘錶,明確鐘錶上的時間,再根據「1小時前」和「1小時後」,用加法和減法寫出正確答題。
最後一道題鐘錶上所顯示的時間雖然都是「9時」,但通過觀察圖片,發現一個鐘錶的時間是早上9時,另一個鐘錶則是晚上9時。

B卷考察的題型更有深度和層次性,本試題共有5大題,從題型的設計來看,這些題目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主,側重考察學生能否把理論應用於生活實際問題中,做到理論聯繫實際。
第一大題知識小站臺,本題設計正是本單元知識的重點,「鐘面上有12個數,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鐘錶上的時刻是7時,也可以寫成7:00。鐘面上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第三大題是一道難題,這道題涉及到了「幾時過一點兒」「快幾時了」「幾時」等知識的理解,「幾時過一點兒」主要是指分針超過了12一點兒,而「快到幾時」則是分針指向11和12之間,還沒有到12。

第四大題畫出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則是從側面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畫鐘錶之前,要先審好題,再認真畫畫,「11時」時,時針指向11,分針指向12。
第五大題生活益智園,共有兩小題,第
1小題很好地結合生活實際問題,要確定誰先到家,就先明白鐘錶上的時間,小灰兔4:00到家,小白兔5:00到家,聯繫生活實際,可知小灰兔先到家。
第2小題是一道創新題,這道題從側面考查學生對時間幾時的認識情況,幾時時,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12,從本題來看,第1個鐘錶壞了,當8時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

檢測學生是否全面掌握「認識鐘錶」這一個內容,從學生的答題情況即可看出來,本試題題型多樣化,有基礎題,也有中等偏上的難題,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習,建議大家收藏試題圖片,並列印出來給孩子練一練,以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評論區附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