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罪不容誅,意思到底是該誅還是不該誅?用了十幾年都用錯了!

2020-12-04 小鳴聊史

有這麼一個成語,罪不容誅,字面上理解,此人犯下的罪過尚未達到誅殺的程度;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此人犯下的罪,就是誅殺他九族都不能抵消他的罪過。

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得不說中國文化的確是博大精深,很多成語或者詞語都不能看表面意思,比如空穴來風,萬人空巷什麼的,都是及其容易用錯的成語。

所以說成語不能單看字面意思,需要結合歷史故事,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歷史故事,罪不容誅的背後,同樣有這麼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

那麼我要開始講故事了,一個黑社會的故事,少兒不宜!

黑社會叫自己黑社會嗎?

不會!他們會稱自己為江湖好漢,綠林好漢,甚至梁山好漢,這是中國的,外國的比較洋氣,日本山口組,俄羅斯光頭黨,美國黑手黨……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教父》了,電影上映後,就掀起了一陣黑幫熱潮,這哪是黑幫啊,明明是一群有道德,有俠義,有胸懷,有尊嚴的一群人,尤其是教父,更是所有人的偶像。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咱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這種人了,甚至比他還厲害!

西漢時期有這麼一位行俠仗義之士——郭解,他明於事理,有胸懷,有武藝,有膽量,有道義,知恩報德,善於施捨,卻不求回報,名噪一時。

有一次,他的侄子同別人喝酒,可是人家酒量不行,他的侄子卻不依不饒,定要人家喝得一塌糊塗,那人卻是個倔脾氣,一言不合就開罵,兩人就互懟起來了。

或許是失手,或許是吵得過於激烈,兩人動起武來,那人一不小心刺死了郭解的侄子,一看事情不對,趕緊就跑路了。

郭解的姐姐十分生氣,畢竟自己的兒子被殺了,便讓郭解去處理這件事,相信憑藉郭解的人氣,一定會將抓到此人並痛快地處理他。

可誰知呢,人確實找到了,在郭解仔細詢問事情的經過後,判定此事過在侄子,不怪人家,竟直接將此人放了。這件事情之後,郭解的名氣更高了,門客不遠千裡來拜訪郭解,求拜於他的門下,向他學習道義的行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郭解雖家居鄉裡,城中賢人豪傑無人不識,誰家有棘手難以處理的問題,都來找郭解解決,直接忽視縣令,當然大部分都是縣令無法痛快解決的問題,比如什麼恩仇死生一類的。

遇到這些事情,郭解也從不吝嗇,而且不貪圖財產,做事有分寸,有手段,有道義,講情場,讓求事者滿心滿意,讓承擔著問心無愧。就這樣,郭解是越來越出名,不僅城中的人認識他,連朝廷都有人想認識,並結交他。

但是有時候,勢極必反,太出名也未必是好事,這不,麻煩就上來了。

漢武帝為了壓制各個地方的豪強,想了一個好方法,令家族資產超過三百萬的遷移茂陵,茂陵是幹什麼的?是漢武帝修陵園的地方,就是去服勞役,明白著壓榨你們,打擊你們,很符合如今的仇富心理。

茂陵現址

可是郭解行俠仗義,家中資產並沒有三百萬,但名單上卻的確有郭解的大名,郭解還沒說話,他手下一堆人爭先恐為為郭解奔走,希望去除郭解的名字,甚至連大將軍衛青都去向漢武帝求情。

最慘的莫過於將郭解寫入名單的官員了,竟然被人肉了出來,直接在家被殺死了。官員的家人前去京城告狀,到了宮廷門口,又莫名奇怪被殺死了,這些郭解都是不知道的。

漢武帝聽衛青說完就挺好奇,家裡沒錢竟然能讓將軍為他說情,讓他人情願為他殺人,郭解到底是何方神聖,便下令將郭解抓了起來。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郭解早期是黑社會出身的,什麼殺人綁票,掘墓偷盜,無所不為,只不過他運氣好,每次都能遇到天下大赦。後來郭解黑社會日子過夠了,竟然開始學習俠義之士來,提倡道義為先,吸引了許多人拜訪於他的門下。

郭解「改邪歸正」以後,確實沒有殺過人,也沒有觸犯法律,該如何處置讓漢武帝煩惱了,而且朝堂外為郭解求情人的絡繹不絕,下至平明百姓,上至滿朝文武,集體籤字畫押,乞求武帝釋放郭解,人能活到這面子,這輩子也夠了。

這時候,官員公孫弘卻站出來說:「況於郭解之倫,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誅矣。」郭解一市民匹夫,居然有殺生之權,罪不容誅!接著又說道:「雖郭解不知情,但他的罪名,比親自殺人的罪名還大!」

這正是武帝想聽到的,遂下令,郭解大逆不道,罪不容誅,誅九族。

罪不容誅,某人所犯下的罪過誅殺他九族都無法抵消,郭解正是如此,生命大於一切,又有什麼道義比生命更需要遵守的呢?換而言之,我覺得漢武帝處理富強以及黑幫的方法,確實是個好方法。

相關焦點

  • 古代動不動就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說出來你別不信,僅此3例
    我們在電視也好,還是小說當中也好,總是能夠看到如下的臺詞,你膽敢謀反的話,那可是要誅九族的啊!這也不由得讓人好奇,古代動不動就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說出來你別不信,歷史上所記載,被誅九族的,僅此三例。九族是哪九族?
  • 古代誅九族,是哪九族?其中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誅不誅?
    死亡的歷史會復活,過去的歷史會變成現在,這都是由於生命的發展要求它們的緣故。——克羅齊 古代人對於刑罰這一塊看的是特別的重,這也是帝王的一種統治手段。在古代往往有誅九族那麼一說。那麼這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其實這件事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說道說道。
  • 罪無可赦,誅九族,歷史上的2次誅九族讓人心生害怕,那麼誅十族又有...
    「罪無可赦,誅九族……」,在一些歷史劇中我們經常能夠從皇帝的口中聽到,那麼,何為九族,大多數人應該不甚清楚。 這一殘忍的刑罰,最早源於秦商鞅變法後,頒布的夷三族法,秦朝法律的嚴苛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而夷族,就是統治者為了要避免那些存活下來的親人尋仇,進而造成社會動蕩。
  • 古代誅九族要殺多少人?居然還有人被「誅十族」,只出現了兩次
    因為,古代的刑罰要比現在重得多,很多犯人知道自己跑不了都會選擇自殺。一旦被抓,不僅要忍受各種酷刑的苦,最後依然難逃一死。要說刑罰中最重的,要數誅九族了,那麼什麼是九族呢?又包括哪些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九族包括哪些人?關於誅九族的說法,最早出現在秦朝變法之後的夷三族。
  • 這些最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意思南轅北轍,用錯了,語文分數銳減
    下面這些成語,最容易讓人產生望文生義的感覺!趕緊看看你被哪些成語的字面意思給「騙了」。1.文不加點:不是句子不加標點符號的意思。比喻寫作寫得很快,一蹴而就,不用塗改就寫成。2.明日黃花:貶義詞,不是指美好的事物。不是明天的花朵,而是指過時的或沒有意義的事物。3.高山流水:指的是樂曲高妙,自然風光美好,也用來形容知音,知己。
  • 誅九族算什麼 夷三族才是歷史上最狠的刑法
    秦、漢時代之刑名,即凡犯特殊重罪,尤其謀反謀判謀大逆等十惡之罪名者,雖無犯意之聯絡,但基於政策上之考慮,處以誅滅三族之極刑,以收威嚇懲戒之效。此乃親屬一體之觀念在刑事法上具體之表現。《史記·秦本紀》說:「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後漢書·楊終傳》亦說:「秦政酷烈,一人有罪,延及三族。」可見夷三族首創於秦代之刑名。
  • 古代「夷三族」和「誅九族」哪種刑罰更殘酷,為何親屬不逃跑
    縱觀華夏歷史,以法家思想為根本的律法成為封建君主們維繫江山統治的根本方式,在眾多的古代法律處罰名目之中,」夷三誅」和「誅九族」是最讓囚犯及其族親膽戰心驚的判罰。這兩種處罰多對謀反及弒君罪名的重犯叛罰,都是以「斬草除根」的方式徹底消除被處死囚犯後代及親屬復仇的實力和社會關係。
  • 異界玄幻文:召喚神將,搶絕世美女,斷千宗傳承,誅萬界神魔!
    不僅如此,楚風的長刀在黑魔狼身上留下了十幾道細微的傷口,可素以強悍體質著稱的妖獸黑魔狼,竟然無法阻止鮮血的流失,那涓涓的血流,竟是不受控制的向著楚風的長刀席捲而去!嗷鳴!終於,黑魔狼狂吼一聲,被打出了真火!只見它狼口一張,純黑色的火焰鋪天蓋地卷了過來,落在堅硬的山石上,竟絲毫沒有熄滅的跡象,仿佛連巖石都能燃燒,霸道異常!
  • 「一鳴驚人」,這個成語,來自於楚莊王,還是齊威王?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比喻一個人平時默默無聞,聲名不顯,卻突然一下子做出十分驕人的成績,它常與「不飛則已,一飛沖天」連用,這個成語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來自楚莊王,另一說來自齊威王。一天,右司馬伍舉來到楚王后宮,對楚莊王說:「有一隻大鳥落在南方的阜山上,整整三年過去了,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默默無語,這是只什麼鳥呢?」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它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 古代誅滅九族 殺不殺女人?不殺女人的話她能做什麼?
    在電視上看到歷史上因為造反、爭權失敗被株連九族、殺全家的時候,都是不分男女老少,直接押赴刑場處決,連審判程序都省了,甚至連刑場都免了,直接在家裡全部像切菜一樣殺光。不管男女老少,丫頭、僕人、馬夫、家丁,也都在可殺之列。
  • 杳無音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杳無消息,反義詞有:指日可待,杳無音信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杳無音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杳無音信(yǎo wú yīn xìn)成語釋義:杳:不見蹤影;沒有跡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斷絕;了解不到對方的情況。成語出處:宋 黃孝邁《詠水仙》詞:「警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 推薦五本歷史小說:誅天驕神話,容萬獸為己用,滅蒼天之不平
    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是趙曳夫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趙曳夫看來,李安是如此的讓他動心,不論是騎馬時的英姿颯爽,還是學習吐蕾語言時的呆萌,又或者是遇到危險時候的鎮定,還有暗送秋波時的瀟灑,都是如此的讓她心醉。《壯哉大唐少年郎》劇情簡介:人,即神;我在,就是君臨!
  • 煮蝦該用熱水還是冷水?做法錯了,難怪不好吃,活了30年才清楚
    煮蝦該用熱水還是冷水?做法錯了,難怪不好吃,活了30年才清楚蝦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海鮮了,除了吃的時候需要剝皮麻煩一點以外,其他還是挺討人喜歡的,因為它不僅味道鮮美,也很有營養,蝦肉裡面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0%,這個含量已經是佼佼者了,像魚類和雞蛋之類的都比不上它。
  • 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成語的詞義也是經過歷史的變遷變得大不相同。所以,在成語這方面要是不認真學習,就會導致一些成語的解釋弄混淆掉。今天魔方小編為同學們整理了一些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趕緊收藏起來。
  • 【夜讀】48個容易用錯的成語,肯定有你用錯過的(收藏)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我敢打賭,朋友們肯定用錯過!罪不容誅【解釋】:罪大惡極,處死都不能抵償。【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殘忍、情節非常惡劣,社會危害極大,罪不容誅。【誤用】:常被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 4本系統流爽文:少年獲魔劍入體,各項屬性提升,踐踏至尊誅武皇
    本文的第二本:《超級至尊系統》少年獲魔劍入體,各項屬性提升,踐踏至尊誅武皇。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文。第一本:《末世大帝系統》——帝羈精彩劇情:可以說,現在李昊見到的其實是進化版的陳毓靈。言歸正傳。陳毓靈咬著麵包,喝著純淨水,感覺自己真的挺幸運的,要不是李昊搜刮天府逸別墅區的時候,順便把她叫醒了,現在她不是變成一堆爛肉就是變成那種不人不鬼的東西了。李昊讓龍一龍二先去整個基地查看了一番,自己則是守著陳毓靈讓她休息一會兒。陳毓靈靠在李昊懷裡才算睡了個好覺。昨天晚上擔驚受怕的,而且又遇到一個不解風情的李昊,凌晨三點多才睡著,是在是困得受不了了。
  • 高考中哪些成語容易出錯?注意以下幾點,高考成語選擇題妥了!
    常見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有:休戚相關、空谷足音、汗牛充棟、耳提面命、三令五申、巧奪天工、嶄露頭角、十室九空、含英咀華、鼎力相助、椿萱並茂、搖旗吶喊等2.看詞義,忌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就是指不了解成語的確切含義,僅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造成不確切的理解
  • 這60個常用成語,據說80%的人都用錯!來看看你錯了嗎!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 三人成虎 【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 熬豬油該用豬板油還是用肥肉?原料用錯就差很多,出油少顏色差!
    熬豬油該用豬板油還是用肥肉?原料用錯就差很多,出油少顏色差!其實如果說到豬油的,我知道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吧,其實如果是上一些年齡的人都知道追起來各種的營養非常的好吃,如果用豬油炒菜的話也是非常香的,以前人們在炒菜的時候都是用豬油來炒的,因為以前那個時候因為生活不好,所以說很多人在買肉的時候都會買上一些非常肥的肉熬煮出了。一些豬油炒菜的。
  • 開車門該用左手還是右手?專家:看起來很簡單,開錯了真「要命」!
    在開車的時候,有很多不起眼的細節都會決定到我們的安全,想必大多數車主都沒有思考過,開車門的時候到底是該用左手,還是改用右手,甚至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但是很多司機卻因為這個問題釀成了大禍,左右手的使用非常關鍵,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到底該怎麼開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