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來自北大的學生,製作了一批遊戲,堪稱高考指南

2020-12-05 大象遊媒

曾經有那麼一群人,專注幫助同學們早起。

也有那麼一群人,靠著興趣製作了一堆既娛樂又專業的遊戲。

創造歷史的人是一個普通的北大女學生,她的名字叫胡孝楠。

起源

在一個普通的早上,哦不,應該說是中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大二學生胡孝楠從床上爬起,看了一眼時間——中午11時25分,再看看周圍,室友上自習的上自習,寫作業的寫作業,就她一個人白白荒廢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上午。

「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胡孝楠在心裡提醒自己。

但是該怎麼做?人多力量大,胡孝楠決定尋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在人人網上創建了「北京大學起床協會」的公共主頁。

第二天早上,胡孝楠驚呆了,在人人網上,幾乎每刷過四條消息中就有一條「xxx加入了北京大學起床協會。」關注者持續增長,當天就達到了2000之數。

在後來胡孝楠的回憶中,她不止一次地提到,「在我最初的設想中,北大起床協會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組,只是幫助一些患有賴床困難症的同學......」在多年後的一天她才恍然大悟:「我創造了歷史。」

起床協會 ,早起還能脫單

「你報了啥社團?」 「起床協會。」

這樣的對話不僅出現在了北大的校園中,還出現在了全國上下各大高校當中,起床協會儼然成為了一種新星潮流。

賴床症是當代大學生共通的一種共通病症,患症者通常會日夜顛倒,晚上精神飽滿,到到了早上就進入了冬眠狀態。

大好的清晨時光怎能浪費,北大起床協會的成立帶了一個全新的契機,通過人人網,全國高校學生知道了這樣一個協會,紛紛效仿。

為了讓同學們早起,他們手段頻出腦洞大開,什麼「異性起床問候」,「床前一碗麵香」之類令人捧腹大笑的奇怪方法層出不窮。

北大起床協會被尊為高校起床協會之祖,胡孝楠也被尊為北大起床協會教主,當之無愧的大姐大。

學霸遊戲 ,堪稱高考指南

成立了北大起床協會後,會長和協會會員們自然會舉辦各種團建活動,不過他們的一個協會活動,在全校乃至全國高校的社團中都屬獨一無二。

他們喜歡做遊戲。

《本座倒要看看你能活幾天》——數學

2013年的夏天,熊世豪用橙光製作工具製作出了遊戲《本座倒要看看你能活幾天》,發到群裡讓床協眾人試玩。

同年的8月25日,《本座倒要看看你能活幾天》正式發布到橙光遊戲平臺,並且著名作者為北京大學起床協會精神文明與大行教主治喪辦公室。

玩家將作為一名後宮嬪妃,在每天接受皇帝的刁難,回答一些超難數學問題—題目來自大學數學。

其中有一部分題難到讓玩家連題都看不懂,比如「八維射影空間最低可以嵌入到幾維歐氏空間中」,其題目的專業性甚至連數學系的同學都望而卻步。

這款遊戲源於什麼樣的天才想法?

「說起《本座》的誕生,實屬倏忽間的靈光一閃,純粹是內部消遣」,胡孝楠說道。

起初他們只是自娛自樂,直到遊戲在人人網上反響甚好,他們才嗅到苗頭。《本座》的設計者熊世豪讀的是數學學院邏輯方向,不僅是資深學霸,還非常愛看《甄嬛傳》等宮鬥劇,設計出《本座》駕輕就熟。

數學+宮鬥,這款遊戲焉能不火?在收到許多網友的留言後,胡孝楠決定把製作遊戲當做北大起床協會的常規活動。

《是文科生就殺了那個狗皇帝》——文綜

《是文》是《本座》的姊妹篇,其原因是文科生的怨念—就只有理科題才能使人崩潰?屬於文科生的逆襲之戰就此打響。

「今天的珠江流域在西漢時屬於哪」,「《四書》裡最基本的《大學》在哪一章提出了『慎獨』一說」,這些題目範圍極廣,除了文學外,還包括歷史哲學,政治地理等是文綜內容。

讓人知乎:「簡直是又考了一次高考。」而根據大神考據,《是文》的題目中確實有很多歷年高考原題,假如玩家通關了《是文》,跟做了整套高考複習題也差不了太遠。

《朕要笑著看你們每一個人哭》——物理

繼承了硬核知識+宮鬥的優良傳統,代表物理的《朕要笑著看你們每一個人哭》應然而出,自數學專業以及文學專業的學生之後,物理系的學生也不甘任由他們專美於前。

這次的作者腦洞大開,在後宮中開了一個物理杯競賽,各種物理知識輪番拋出,無論是常識還是冷知識,都讓人覺得收穫匪淺。

《朕笑》也是床協學霸遊戲的三部曲最後一部,這三款遊戲帶給他們的熱度還要遠超最初協會創辦時的熱度。

此後床協教祖胡孝楠媒體多番採訪,事跡等錄於報,雖有爭議,但終歸讚揚多過質疑。

系列學霸遊戲

床協的學霸三部曲擊中了全國高校學生的痛點,同時也給予了他們靈感,類似的遊戲層出不窮。

例如同屬北大的化學院學生製作的《你以為修仙就能多活幾天》就專注於化學知識,其餘的還有理化綜合的《飛越科學院》、南師大文學院的《不作死就不會死》、地理的《文科生的地理逆襲》、外語的《是學外語的就去逆襲啊》。

甚至還有醫學知識,中醫版的《治不好朕殺你全家!》以及西醫版的《本宮賜你一顆高貴冷豔的硝酸甘油片》。

床協的落幕

起於人人,終於人人,隨著人人網的落寞,以及諸位元老臨近畢業,北京大學起床協會終於漸漸走向了落寞。

14年6月,床協第一批「元老」大規模畢業,熊世豪等數名會員扛著會旗,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附件的草坪上拍了很多照片。做了許多搞怪互黑的動作,將照片上傳人人後,他們在主頁上寫道:「2013春→2014夏,我們的黃金時代。」

14年9月17日,北大床協的人人主頁發布了最後一條消息。

胡孝楠回想起和會友們的最後一次聚餐:「像是有種青春落幕之類的感覺吧,這是床協最好的一代人。」

結言—高考加油!

起初想選這個選題,是想蹭高考的熱度,不過隨著小探漸漸深入地收集資料,是真的想要把這樣一個協會—北京大學起床協會他們的故事讓更多人的人知道。

原來各校起床協會的起源竟然是他們,原來他們還做了這麼多有趣的遊戲。

人人網的落幕,床協在人人網上發布的最後一條消息,讓人不勝唏噓。

這就是大學的青春啊。

俗話說,生老病死,結婚生子,人生中的大風大浪還多哩,不過一次高考,小探相信在座諸位學子們能夠順利發揮出自己的實力,考上理想的大學!

高考,加油!!!

相關焦點

  • 北大田剛教授:我們最好的學生不是來自高考,而是競賽或自主招生
    溫馨提示:點擊這裡免費訂閱自主招生信息 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田剛教授說:在北大數學學院,我們最好的學生大部分是通過競賽或者自主招生招收進來的,他們通常有更紮實的數學基本功,也對數學更感興趣,所以後期的發展也更好。相對來講,高考成績反而並不能預測學生的未來發展。
  • 高一學生獲信息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小學自製遊戲
    原標題:廣大附中高一學生彭博獲信息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愛看全英讀物,小學自製遊戲據NOI官網消息,50名學生獲得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這50名學生中有4名學生來自廣東,其中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廣大附中」)學生彭博名列其中,且是廣東學生中的唯一一名高一學生。目前,彭博入選IOI(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2021國家集訓隊,並已被保送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圖靈班」。高一就奪金保送北大,彭博的「成長密碼」是什麼?
  • 如何在距離高考還有228天的今天,「提前」拿到清華北大通知書?
    距離2021年高考還剩234天,正是百萬考生埋頭苦讀,甚至拼死一搏的時候。但是已經有50名學生提前拿到了清華、北大的入場券。名選手可免高考,直接保送清華、北大等名校。
  • 高考報考:北大PK清華,你會如何選擇
    2013年高考的步伐越來越近,家長和考生此時,最為焦慮的就是高考志願填報問題。尤其是在院校選擇上,總會很糾結。對於有實力衝擊北大清華的考生和家長來說,總是在問:北大PK清華,你會選擇誰?   北大和清華,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兩顆奪目的明珠,猶如並蒂蓮花,都位於風景如畫的北京西郊。
  • 北大新生報到,有4對雙胞胎,他們有多牛?
    76人),他們分別來自全國939所中學;同時錄取了來自海外37個國家和地區的396名留學生,以及100名軟體工程第二學士學位學生。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發給了詹驍恆、郝文琴、高進一、劉彥君4名湖北學子,他們被北大基礎醫學專業錄取。
  • 廈外5位學生擬錄北大,其中3位來自海滄,是你校友嗎?
    福建省教育強區——海滄再次傳來喜訊廈門外國語學校外語類保送第一波來襲5位學生被擬保送北京大學其中3位初中畢業於海滄消息已在廈門炸鍋了看看他們來自哪個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2000年以來,廈外高考10人(4文6理)奪得福建省狀元,居全省之首,建校以來培養了22位廈門市高考文理科狀元。2010年以來,廈外學子上清華、北大、香港大學的總數229人。
  • 北大軟微學院數字藝術系參與中國優秀遊戲製作人評選大賽(CGDA)
    伴隨中國優秀遊戲製作人評選大賽(CGDA)作品徵集截止日期的臨近,各合作夥伴都在進行作品的最後統計和準備。在學生剛剛返校之際,北大軟微學院數字藝術設計系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以其優秀遊戲製作作品參評,大力支持CGDA組委會工作。
  • 她是高顏值的高考狀元,讀完清華北大後幹這一行,很多人都不理解
    如果把「網路遊戲」和「學習」放在一起,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水火不相容的兩種存在——前者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務正業」,而後者才是傳說中的「正業」。一個玩網路遊戲的人,有沒有考上清華可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呢?估計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這句話:「絕對不可能!」
  • 4次高考兩上清華一上北大,只為沒有自制力,如今現狀讓人唏噓
    基本每個人都會參加一次高考,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於是有的學生就選擇重新復讀再考一次。但是也有學生連續考試多次,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並不是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而選擇的復讀,相反的這個少年參加了4次高考,而且每次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考上國內頂尖的學校,那麼他是為什麼多次進行高考呢?
  • 這款遊戲從207個學生作品中脫穎而出 行業大咖紛紛點讚
    這場大賽同時也是一場高手雲集創意無限的未來遊戲製作人作品發布會。決賽直播彈幕中有玩家笑稱「這麼嚴格,好像大學畢業答辯」 遊戲創意天馬行空 多元題材創作富有深度 作為面向大學生的遊戲行業賽事,騰訊高校遊戲創意製作大賽鼓勵參賽學生及團隊自由創作,盡情發揮團隊成員的各項才能。
  • 北大中文系77級:數風流人物,還看當年 | 恢復高考40周年
    回憶起當年的那一天,查建英爽朗地笑出了聲兒,「感覺自己前一天還在地裡幹活呢,怎麼第二天就成大學生了,還是北大!」 29歲的楊迎明沒有她這麼好的心情,鎖上家門的時候,他甚至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苦惱。恢復高考前,他已經在北京市文化局工作兩年,成了家,還有了一個女兒。 「高考只是試一試,沒想到真考上了,通知書下來的時候,覺得這是一件挺麻煩的事兒,生活的慣性一下子被打破了。」
  • 高一就被北大預錄取 都是信息學競賽的尖子生
    浙江在線07月2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當無數高三畢業生還在填報高考志願,等待錄取通知時,杭城有5位高一學生已經被北京大學預錄取了。  這5位讓人羨慕嫉妒恨的高一學生,4位來自學軍中學,1位來自杭二中。
  • 2019高考:全國197所中學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排名,你的母校第幾名
    985大學是我國實力最強的一批大學,其中就包含了我們最著名的兩所學府,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一般來說能考上985大學的比例只有2%左右,而若想要考上清華北大那麼這個比例可想而知,每年800萬考生為6000多個席位爭得死去活來。
  • 2019江西高考最牛班:全班54人,10人清華北大,7人北航
    2019江西高考最牛班:全班54人,10人考上清華北大,7人考上北航,3人考上南開。2019年江西高考,臨川一中的理科高三(1)班徹底火了!該校今年共有23名學子考上北大清華,其中有10人來自理科高三(1)班。
  • 北大30人小班豪配兩位圖靈獎導師!清華有「姚班」,北大看「圖靈」
    減少學生的學分壓力,同時增加課程的含金量。 比如「離散數學」這門課程,便是將信科學院三個學期的課程「集合論與圖論」、「數理邏輯」、「代數結構和組合數學」進行了整合教學。(這確定是減輕了壓力?) 圖靈班採取小班授課模式,並設置了「專家學生」的授課方式,即由一名同學在課後整理出課上的筆記、延伸的知識點,準備並主講那一章節的習題課。
  • 北大直博生第五年退學,只拿到肄業證書。這人是傻,還是另有追求
    近日,知乎上有位90後,今年9月,從北大退學。他不是本科退學,是讀北大計算機圖形直博,而且是直博第5年退學。而整個學制不過是5年。直博退學的後果有多嚴重?直博退學意味著5年白讀,連個碩士畢業證書也沒有,只有一個蓋章的肄業證書。帖子一出,大家驚呆了,這是什麼操作?一共5年的學制,4年堅持下來了,在最後一年退學,這人是傻還是怎麼回事?
  •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的高中AP課程,選修的大把,那是大學課程,高考不考,但也得學,競賽一試的內容,高考不考,也得學。在不修讀這些課程的情況下,他們通過高考裸分考上了北大清華,難道北大清華還掀桌子不錄取他們嗎……我支持第一種觀點,因為高考太簡單,全國都是這樣。北大的老師已經發出警告,根據目前的高考水平和招生規則,北大招到適合上北大的學生越來越少。清華的基礎課老師,數學教授,一樣對高考不以為然,認為那根本考不出水平。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成績好的並不想上清華、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們那個班裡聰明人太多,學習好的也太多了。」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後,史玉柱的數學理想破滅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識到我做不成這件事情,這是我理想破滅的主要原因。理想破滅後的史玉柱開始跑步,培養各種愛好。他每天從浙大跑到靈隱寺,18裡,然後,再跑回來,堅持了四年。
  • 北大30人小班豪配兩位圖靈獎導師!清華有「姚班」,北大看「圖靈」
    第一屆圖靈班從北大大一學生中遴選,招收了30名學生。 今年,北大圖靈班計劃招收60人,分為計算機科學方向與人工智慧方向。減少學生的學分壓力,同時增加課程的含金量。 比如「離散數學」這門課程,便是將信科學院三個學期的課程「集合論與圖論」、「數理邏輯」、「代數結構和組合數學」進行了整合教學。(這確定是減輕了壓力?) 圖靈班採取小班授課模式,並設置了「專家學生」的授課方式,即由一名同學在課後整理出課上的筆記、延伸的知識點,準備並主講那一章節的習題課。
  • 北大老師變身,這一輪課亮啦!
    特別是用學生發給我們的北大鈴聲上下課,下課後和助教討論,沒下線的學生和我們一起交流溝通,就像在教室裡學生課後提問一樣,有趣。我的這門慕課自2016年春季上線國內外平臺後,校內外同學對此給予積極的評價。以往幾年,我也開始在課堂教學中探索基於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校內學生對這種傳統課堂與網絡課堂相結合的混合時教學很稱讚,因為慕課這種隨時隨地便於學習的特點,便於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這一切一直激勵著我。 但是,此次突發疫情,我們不能在教室中面對學生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