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救贖者——有機碳肥

2021-01-21 巧施肥施好肥


「大爺,您這是在用什麼呀?」

「施肥料啊」

「為什麼施肥料呀?」

「這不缺肥了麼」

「您以前沒用肥料嗎,怎麼就知道缺肥了?」

「用啊,用的還挺多呢,但是這莊稼就是不長,果子也不好,所以再給它來點肥料。」

這是當前種植中經常碰到的一種現象,農戶遇到作物長不好了都是靠去增加肥料來解決,然而都沒有去細想用的那麼多肥料哪去了,作物為什麼長不好?都沒有去關注作物耐以生存的根本——土壤有沒有出現問題

大家可以想一下,以前種植莊稼,隨便施點肥料都可以長得很好,結的果子還好吃,而現在呢,用的肥料是越來越多,但種植卻遇到了瓶頸,產量上不去,各種問題卻一大堆,究其原因是土壤瘦了——土壤有機質含量越來越低,土壤碳營養越來越少了。


19世紀4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化學植物營養學中」,碳是排在植物營養需求首位的,然而由於認識的局限性,很多人都忽視了碳的重要性

佔植物總養分的50%以上,是NPK總量的5倍多,是名符其實的超大量元素。

是構成有機物骨架的基礎,碳養分能夠形成有效的「碳框架」,將各種礦質元素組合於其中而形成有機物,就像混凝土結構中的水泥,這也是化學肥料利用率受限制的原因。

養分和其他養分之間是陰陽關係,以碳為陰面,其他養分為陽面,只有做到陰陽平衡,作物才能健康生長,而當陰陽平衡失調時,單純的追求無機養分之間的平衡就毫無意義了。

碳短板嚴重製約作物養分平衡

隨著年年種植,一味的從土壤中帶走碳營養,而忽視碳營養的補充,導致土壤碳營養含量越來越低,作物處於碳飢餓狀態,長期的缺碳會導致作物缺碳病的出現:根系衰弱甚至枯竭、植株早衰、作物亞健康、果樹落果嚴重、果實不豐滿、低產劣質、抗逆機能低等現象。而且由於農作物的缺碳病而並發的其他農作物病害就更多,例如炭疽病、黃萎病、花葉病、青枯病、霜黴病、根腫病、果樹黃化病等。

缺碳導致礦質元素離子被轉化成有機物(糖類、澱粉、蛋白等)受阻,不僅肥料利用率降低,而且殘存在細胞液中的礦質元素還會大大影響了果實品質和口感。

缺碳導致作物碳氮比失衡降低,會影響作物根系的生長和花芽分化。

說到補碳,長期以往的觀念都是空中二氧化碳多得是,不需要補充,事實上,僅僅依靠大氣補充碳肥是遠遠不足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遠沒達到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佳濃度,在低溫寡照、午後的大棚內、水稻、大豆等枝葉稠密農作物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更低,夜間和陰雨天,作物幾乎沒有光合作用。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廖宗文也認為作物依靠自然狀態的二氧化碳營養,這種靠天補碳方式僅能滿足其需求的五分之一,作物長期處於「碳飢餓」中。

說到這,有的朋友就會感到很疑惑,他們大量施用有機肥或有機質含量高的產品,為什麼作物還得不到足夠的碳營養呢?

因為有機肥是緩效肥料,它的有機質含量雖高,但大部分在短近期不能溶於水,只有通過微生物作用逐漸微量地分解出小分子水溶有機碳,才能被利用。有人曾試驗:將有機肥兌4倍水混勻置於密閉容器中100天,測試其溶於水的有機碳僅1%!可見,施進土壤的有機肥,其當季被吸收的有機碳營養是非常少的。

所以我們需要更快速,更直接的補碳方式,那就是——有機碳肥

有機碳肥是指能夠提供水溶性高、易被植物吸收的液體或固體有機碳營養的肥料,其分子粒徑一般在800nm以下,易吸收,易利用,肥效高(來源於李瑞波)。

有機碳肥已經是有機態,無需消耗光能進行CO2+H2O——有機碳這一反應,這部分節省的光合能可用於其他生化反應,製造其他必需物質,從而促進作物更好、更快地生長(來源於廖宗文)。

除此之外,將有機碳施用到作物根區,還能有效的提高根區土壤的碳/氮比,提高根區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從而起到活化根區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促進根系發育和養分的吸收。

所以,在當前種植施肥模式下,補充速效有機碳肥是補碳首選的有效途徑。

C:35%,O:33%

富含醇類和酚類物質

挪威雲杉速溶有機碳,能夠快速補充作物所缺乏碳營養,緩解作物「碳飢餓」現象,大大減少作物缺碳病的出現。碳營養的補充能夠有效提高礦質元素轉化成有機物效率,提高果實品質和口感。

寶杉在芹菜上的表現,植株壯,根系發達


寶杉促進葡萄根系生長


寶杉促進葡萄轉色,著色均勻,果粉好


寶杉增加葡萄果實糖度,提高葡萄品質和口感




 諮詢電話:0755-27822238


了解產品可直接撥打上面諮詢電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留下您的地址、聯繫電話,以便我們與您聯繫。





相關焦點

  • 土壤的救贖:把碳「種」回土壤裡,就能扭轉全球暖化?
    文章來源:《土壤的救贖》大家出版作者:Kristin Ohlson譯者:周沛鬱
  •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2020-06-07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多了才發現,《肖申克的救贖》並不經典
    試想一下,如果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並沒有包容這種優秀的土壤的話,那麼這個作品與當時所處的時代總是會顯得格格不入的,這樣的作品在當時自然是無法贏得共鳴,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很唏噓的。
  • 自我的救贖
    得先有思想的基礎土壤才能醞釀出思考的種子,有了種子才有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那天。看書可以隨性隨心看喜歡的類型,聽別人說就得選合適的人了,那些無趣的人說出的話也是貧乏蒼白無意義的。畢竟寫書的人還是遠遠少於說話的人的。       她在經歷一場自我救贖,能不能成功救贖自己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做到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過往的十年都是如此的渾渾噩噩,說是隨波逐流也不為過。
  • 土壤「八宗罪」,救贖在哪裡?
    主要原因:①有機肥投入嚴重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結構變差,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②長期過量偏施大化肥:長期過量施用大化肥,破壞了土壤結構,土壤有機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③鎮壓、翻耕、澆水等農耕措施導致上層土壤團粒結構破壞。
  • 禁毒警示話劇《救贖》「讀劇場」登陸保利劇院!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聶燦 通訊員 鞠博11月30日晚,大型原創禁毒警示話劇(讀劇節選)實驗演出《救贖》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市禁毒基金會、市文聯、市戲劇家協會的相關領導和戲劇愛好者到場觀看。該板塊旨在以讀劇展演的形式推介優秀劇本,打造劇本打磨推介服務平臺,從戲劇生產的初始環節入手,深耕戲劇發展土壤,推出一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舞臺劇劇本。11月25日至12月2日,「劇本車間·讀劇場」首批面向全國徵集精選出的8部優秀原創劇本陸續和深圳觀眾見面。《救贖》聚焦禁毒題材,講述一個將幾代人糾纏其間的愛恨故事。
  • 《催眠者》:人生路上荊棘遍布,救贖和自我和解後我們勇往直前
    最知名的心理學小說莫過於《當尼採哭泣》《活著就很偉大》《沉默的羔羊》等,而沙丁的《催眠者》又給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一、心理學小說小說雖然可以對生活的客觀環境進行深入的摹寫,但卻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學,也正是人對感情的宣洩、心理的展露才成為了小說體內的胚胎。
  • 《靈魂的救贖》株洲開機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靈魂的救贖》於12月31日在湖南株洲市柏靈美高梅酒店正式開機。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如何走出心裡困境的故事。災難過後,再生是另一場要經歷的磨難,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自我救贖是電影《靈魂的救贖》貫穿始終的主題。
  • 《肖申克的救贖》給我帶來了這些思考
    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成就能夠媲美《肖申克的救贖》,不管是口碑還是好評,《肖申克的救贖》都是一騎絕塵的將其它類型的電影遠遠的甩在身後,所以,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在影視界的影響會如此之大。
  • 《雲頂之弈》救贖怎麼合成 救贖合成攻略
    導 讀 救贖怎麼合成,一起來看看合成方法吧! 救贖合成方法 雲頂之弈中的救贖合成方法為女神之淚+巨人腰帶自動轉化。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被稱為男人必看影片,它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經典的影片,但豆瓣評分刷到9.7,甚至被冠以「影史第一」,片名起得很好聽,不過與其說是救贖,不如說是反抗。先簡單回顧一下安迪的經歷。安迪曾是年輕有為的銀行家,被控謀殺妻子和姦夫含冤入獄。
  • 《雲頂之弈》救贖如何合成 救贖合成方法分享
    導 讀 在雲頂之弈OL網遊中救贖裝備怎麼合成呢?
  • 《lol》雲頂之弈救贖怎麼合 救贖合成配方分享
    導 讀 lol救贖怎麼合成?在英雄聯盟遊戲中,救贖能夠使攜帶者死亡後,治療友方單位1000生命值,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 《肖申克的救贖》的姊妹篇在電影史上也值得銘記
    作為《肖申克的救贖》、弗蘭克的導演,五年後,當他再次將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時,這一次,從討論個人救贖到討論拯救眾生。如果《肖申克的救贖》是一種希望衝破僵化的體系,獲得自我救贖的欲望,那麼《綠裡奇蹟》就是在試圖用壓抑的情緒去感受眾生最後的救贖瀕臨死亡。電影中的巨人約翰來自哪裡?
  • 白色汙染的救贖
    塑料製品雖然具有使用輕便成本低等優勢,但是白色垃圾影響城市景觀,回收分類困難,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埋在土壤裡幾百年無法降解,影響土壤結構和水質,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塑料製品中的鹽酸二甲苯直接進入母親體內時,會抑制男性胎兒的雄性激素生長,雄性激素所發揮的作用就會減弱。很多人喜歡用塑膠袋裝食品再用微波爐加熱,市面上的大部分塑膠袋遇熱會產生毒素,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 王迅主演影片《靈魂的救贖》印度世界電影節獲獎
    而《靈魂的救贖》閃耀本屆印度世界電影節,也是華語電影走向印度的標誌。截止到目前,影片已提名法國尼斯電影節「最佳攝影獎」,同時正在角逐歐洲國際電影節等。 《靈魂的救贖》閃耀印度 華語電影繼柏林後再度走出國門  《靈魂的救贖》由張珈銘擔任總製片人,資深導演楊真執導,是一部關注地震後「失獨家庭」情感建設的勵志電影,根據作家李西閩的小說《救贖》改編而成。
  • 「翻譯」與「救贖」:劉宇昆的語言科幻
    Lilly 的形象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她自身也是一個翻譯者,或者說這篇作品的整個故事所描寫的便是一個翻譯者的成立過程。這裡所用的「救贖」這一概念是在本雅明的意義上使用的,指的是讓那些與現在和此處已經失去了聯繫、在未來也註定被遺忘的人和事從這種狀態中脫離出來,讓它們重新與我們在一起、一同走向未來。這種通過操控語言,也就是象徵的「翻譯者」將互相斷裂的人與人、過去與現在以及未來重新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加普遍的宇宙論,並在其中完成救贖的結構,也是在劉宇昆小說中不斷重複出現的一種普遍的故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