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凱德廣場近日開始出售全生物降解購物袋,雖然價格比原來高出六倍多,但是依然得到廣大市民的讚許和支持。
眾所周知,白色汙染是當今世界的治理難題。塑料製品雖然具有使用輕便成本低等優勢,但是白色垃圾影響城市景觀,回收分類困難,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埋在土壤裡幾百年無法降解,影響土壤結構和水質,嚴重影響生態環境。
塑料製品中的鹽酸二甲苯直接進入母親體內時,會抑制男性胎兒的雄性激素生長,雄性激素所發揮的作用就會減弱。很多人喜歡用塑膠袋裝食品再用微波爐加熱,市面上的大部分塑膠袋遇熱會產生毒素,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當燙熱的食物放進塑膠袋中食品溫度超過50攝氏度時,塑膠袋中的鉛等物質就會融入到食品中,塑膠袋受熱可能會產生一些聚二苯、聚三苯等致癌物質,對人體產生危害。
塑料垃圾被很多動物誤吞,因無法消化也無法排洩而最終導致死亡。近期,蘇格蘭的一個海灘上,一隻鯨魚擱淺在海灘上,人們發現時,鯨魚早已經死亡。根據屍檢人員透露,在鯨魚的消化系統內發現了220公斤的塑料製品和其他人造垃圾,而正是這些鯨魚無法消化的塑料製品影響了它的消化,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病症並最終導致死亡。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1%,當過多的塑料垃圾排放入海洋,白色汙染不僅侵害了鯨魚,海鳥,海獅,海象,甚至螃蟹海蝦都成為塑料製品汙染的受害者。海洋研究人員從全球六個不同深海海溝中收集甲殼類生物,檢測到它們體內有百分之百的塑料顆粒,就連我們食用的海鹽裡都檢測出塑料微粒。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人類總共生產了83億噸塑料,其中超過63億噸的塑料垃圾被丟棄。這些垃圾要麼被填埋,要麼被丟棄在生態系統中。僅在美國,我們每天就使用超過 5億 根塑料吸管。它們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每分鐘,都有近兩百萬個一次性塑膠袋在全球範圍內被分發使用。每年,有 800萬 噸塑料進入我們的海洋。這足以覆蓋世界上每一寸海岸線,而且還在逐年增加。
那麼我們真的對白色汙染束手無策嗎?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類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黴菌(真菌)和藻類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種具有優良的使用性能、廢棄後可被環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終被無機化而成為自然界中碳素循環的一個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蟲子大顯身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在伊斯蘭瑪巴德的一處垃圾處理廠的土壤中分離出了一種名叫塔賓麴黴菌的真菌,發現它們可以在聚氨酯塑料上穩定生長,並且能在幾個月之內將一張聚氨酯薄膜完全降解。是不是很令人興奮呢?
日本的一個科研團隊通過人工篩選的方式,發現了一種名叫Ideonella sakaiensis的細菌中存在多種特殊的水解酶,可以在常溫下進食PET,將其消化為聚合物的單體——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並且可以在PET薄膜上繁衍生息。我們是不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塑膠袋的替代品。英國有家公司用吃剩下的廢蝦殼創造了奇蹟!他們將廢棄的蝦殼變成可生物降解的環保塑膠袋!據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甲殼綱動物身上都含有一種叫「殼聚糖」(Chitosan)的成分。這種成分在自然界中含量極大,其中以龍蝦殼中的殼多糖最多,含量達到了30%~40%,最大特點就是無毒、易降解。鑑於殼聚糖也是構成龍蝦殼的主要成分。這些英國的科研人員將蝦殼打成粉末,然後加入酸鹼溶液,使得裡面的礦物質和蛋白質進行分離,從而得到殼聚糖納米纖維。然後,再加入生物醋進行攪拌,就獲得生物塑料溶液。將溶液倒入不同的定製模具後,就能做出各種各樣的成品。最重要的是,它是可降解的,不會造成任何汙染。目前,該公司正在用以這種方法做出來的塑膠袋進行承重測試,以確保它能完全代替傳統的一次性塑膠袋。但願這種試驗能成功代替傳統塑膠袋,從而抵制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對地球的逐漸蠶食,令人觸目驚心。但是科學家們正在不遺餘力地研究,全力以赴地攻克難關。白色汙染的救贖,未來可期。但是今天,還是要從你我做起,減少有害塑料製品的使用,為千秋萬代的環保事業盡己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