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臨淄區是省內有名的蔬菜種植基地。針對蔬菜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的地膜不易回收、不易降解、極易造成土壤汙染等問題,臨淄區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推動、強化宣傳、技術示範、企業研發等措施,建立起「政府+合作社+農民+企業」的綜合防控體系,地膜汙染防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破解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白色汙染」是個系統工程。「臨淄區農業農村局成立了地膜科學應用推進工作組,對蔬菜集中產區地膜科學使用提供技術指導與服務,並積極探索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推動落實金融、稅收等扶持政策,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地膜生產企業等參與地膜汙染防治工作。」12月2日,臨淄區農業安全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武立波說。
農民是這個系統工程中的關鍵一環。自2018年開始,臨淄區籌措資金30餘萬元,在全區實施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廣項目,對應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農戶、合作社等每畝補助100元。臨淄區農業農村部門與區財政、環保、農機等部門及各鎮街密切配合,引導各應用主體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產品供貨單位則跟上進行應用指導,形成了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工作合力。兩年來,全區推廣應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面積3240畝,對推廣使用降解地膜起到了良好的引導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臨淄區充分利用農民培訓、田間課堂等平臺,結合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培訓項目,舉辦地膜應用及管理培訓班,開設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講座,向農民、合作社、農資經銷商等宣傳地膜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宣傳培訓地膜科學使用及汙染防治技術和知識,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切實提高農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推進地膜汙染防治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2018年以來,共組織專題培訓10餘期,培訓2000餘人次。
此外,臨淄區通過政府引導,以合作社為重點建立試驗示範區,並通過在試驗示範基地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等方式,向農民直觀地展示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技術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目前已累計示範面積300畝,輻射帶動面積超過3000畝。
臨淄是我省地膜主要產地之一,生產企業眾多。為發揮地膜生產企業積極性,臨淄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引導鼓勵地膜生產企業創新產品,參與到地膜汙染防控工作。
「清田塑工是臨淄區地膜生產龍頭企業,生產研發能力強。針對目前廣泛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地膜老化快、易破碎、清理回收難的問題,清田塑工立項實施聚乙烯改性可回收地膜開發和地膜回收項目,以納米增韌改性技術為核心,應用聚乙烯地膜專屬耐老化、增強增韌材料,結合多層共擠複合膜微結構調控技術,成功研發出了增強型聚乙烯可回收地膜系列產品,大幅改善了聚乙烯地膜的機械強度和耐老化性能,初步解決了聚乙烯地膜回收性差的難題。」武立波說。
目前,清田塑工正計劃建設年產5萬噸回收廢舊農地膜產品再利用項目,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助推臨淄破解蔬菜種植過程中產生的「白色汙染」問題。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磊 李波 通訊員 王坤 李姝穎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