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2020-12-01 澎湃新聞

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2020-06-07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法官,我今天兌現了在法庭上的承諾,感覺落心多了……」近日,在雷山縣郎德鎮楊柳村村委橋上,知錯就改、言出必行的被告人餘某某自行將購買的兩千餘元魚苗投入河中,在場見證的法官、檢察官以及村民紛紛為他點讚。至此,雷山法院環境資源審判法庭審理的「毒魚」案終於圓滿完結,餘某某也完成了「毒魚—放魚—護魚」的「救贖之路」。

(投放魚苗現場)

案情回顧:2019年5月14日,時值禁漁期,餘某某夥同李某某(另案處理)、莫某某(另案處理)到雷山縣郎德鎮楊柳村附近用網捕魚。期間漁網出現破損,三人遂商量決定由余某某前去商店購買漁網。餘某某在購買漁網時,私自另外購買兩瓶農藥「甲氰菊酯」(俗名「滅掃利」),後投放到捕魚河段,導致河內的魚出現中毒現象,期間三人拾得三斤左右河魚,隨後被群眾舉報。經雷山公安局偵查鑑定,餘某某投放的農藥中檢出甲氰菊酯。春夏交接正處魚類水產品繁殖期,餘某某投毒捕魚行為對河流生態資源造成了不可逆轉的侵害。據此,2020年4月16日,雷山檢察院將餘某某起訴至雷山法院,該案於2020年4月30日審理終結,餘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庭審過程中,被告人餘某某承諾向毒魚河道投放價值兩千元魚苗。

(餘某某受審現場)

(本案部分偵查圖片)

在兌現投放魚苗的承諾後,餘某某向承辦法官說道:「現在,我經常自發去監管這條河道,截止目前已逮住4個在禁漁期偷魚的人並對他們進行警告和普法宣傳。現在,我感覺守住這條河,也就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

下步工作中,雷山法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探索實行生態恢復補償的懲戒模式,依法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切實為轄區汙染防治攻堅戰及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同時積極延伸職能,精選典型案件深入村寨開展巡迴審理,切實強化環境保護普法力度,主動向黨委及上級法院請示匯報並與相關環保部門溝通協作,助推轄區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構建。

來源:雷山法院

原標題:《一個毒魚者的「救贖之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電魚的被當作毒魚的抓 巡邏村民與電魚者打進派出所
    近日,我大隊處理了一個非法電魚的捕魚者,不過,這個電魚人不是被執法隊員抓獲的,而是由執法隊員從派出所領出來的。  記者夏斌婷核實報導:當天中午,陳某在老鄉的邀請下,帶著自製的電魚器具來到義烏江東街道後園村邊的石溪旁,看到附近有幾個挽著褲腳淌在水裡的男子,便認為是找到了同行,於是馬上下了水。
  • 疫情下的墮落和救贖,人類自我修正之路
    作者:無負鈞言Namaste 大家好也許你聽說過,魚的記憶只有短短7秒鐘,但它依舊會遊泳,會生存下去,這就是魚的生存本能。人類同樣如此,記憶同樣短暫的。(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從我做起)如果2020年的疫情真的是野生動物對我們的一次警告,那麼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就是我們人類做的一次救贖和修復之路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一男子投藥毒魚被抓獲
    近日,金雞鎮一男子投農藥毒魚,被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抓獲。前不久,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金雞鎮蜂水村一水溝投農藥毒魚。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查明,毒魚男子黃某共起獲小雜魚93條0.68公斤。
  • 《無人區》:一場墮落和救贖之路
    確實,從前大部分影片來看,多個角色的你爭我鬥,一場場鬧劇,將動物本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在文明社會動物販子、律師是完全不同的群體,表面上看起來毫無共同點,但通過利益交織在一起;而在人跡罕至的環境中人還是回歸了野性,一個為了金錢不斷殺人,一個為了保住自己名譽甚至妄圖掩蓋自己撞人真相,兩者從這方面看來別無兩樣。
  • 金華公布毒魚事件調查結果水質監測達標 可放心飲用
    7月16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毒魚現象確實存在,但並非水庫承包商在毒魚,而是當地村民、個別釣友和驢友。當地水利部門也就此事展開調查,並採集水樣檢測。 新聞回顧:《網友:有人在沙畈水庫投毒?!當地水利局正在調查》  昨天下午,金華市委宣傳部、金華市水利局就沙畈毒魚事件向媒體通報調查情況,水質符合飲用要求,市民大可放心飲用。
  • 重返毒魚現場
    用1升「甲氰菊酯」農藥毒魚,引發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檢察官在審查中發現,廖某涉嫌在天然水域傾倒1升「甲氰菊酯」農藥毒魚,對漁業水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決定啟動公益訴訟程序。  「這是我院近5年來辦理的在天然水域投毒數量最大、影響最為惡劣的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環保檢察室主任廖禮說。  經查,今年2月14日,廖某在投放農藥後,兩次從其安放的漁網中收取被毒害的魚約2.4千克。
  • 因無聊竟用缺氧劑毒魚 南靖三男子涉嫌汙染水環境
    11月14日,南靖警方接到報警電話稱,有人帶著工具到葛竹村的河流毒魚。   到達現場後,民警見三個年輕人被村民圍住。經詢問了解,這三名男子均為平和縣蘆溪鎮人,因無聊遂提議到葛竹村用缺氧劑毒魚。在毒完魚並撈出十幾斤魚準備離開時,被村民們發現。該溪流中的魚是村民為維護生態環境而放養的,村民們對三名年輕人的行為十分氣憤,雙方產生了爭執。
  • 世界上最毒的毒的魚———石魚
    在澳大利亞有一種最毒的魚石魚石魚產生的毒液是世界上最毒的毒液對人類是致命的在中毒後需要迅速注射足夠量的抗毒劑才可以在中毒後毒素會引起嚴重的疼痛和腫脹
  • 《肖申克的救贖》給我帶來了這些思考
    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成就能夠媲美《肖申克的救贖》,不管是口碑還是好評,《肖申克的救贖》都是一騎絕塵的將其它類型的電影遠遠的甩在身後,所以,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在影視界的影響會如此之大。
  • 《肖申克的救贖》原著作者告訴你:一個好作家是如何養成的
    在這本書中,史蒂芬·金從個人成長經歷、工具箱、寫作方法論幾個方面入手,娓娓道來自己的寫作經歷,以及對寫作的理解,書雖不厚,但內容比較龐雜,我們先從史蒂芬金的個人成長經歷來探討一下他是如何走上創作之路的。
  •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
    一時間,「毒魚事件」引發讀者的極大關注。這起「毒魚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跳跳魚」到底是不是元兇?獨家深度記者通過多方採訪,為您解釋「毒魚」的來龍去脈。  美味變毒藥&nbsp市民頻中招  3月14日起,龍門農墾第二醫院陸續收治了22名食物中毒患者,其中,多數人出現了頭暈眼花、嘔吐、手腳麻木等症狀。有些人中毒較深,已經全身癱軟無力,甚至開始神志不清。
  • 《肖申克的救贖》: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取自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的《肖申克的救贖》劇本。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毒鮋 —— 世界上最醜最毒的魚!!!
    毒鮋,學名:Synanceia horrida ,又稱石頭魚,毒鮋科毒鮋屬的一種魚類。
  • 我縣「2·15」毒魚案成功告破
    2月24日,記者從縣公安局獲悉,我縣「2·15」毒魚案成功告破。目前,犯罪嫌疑人廖某因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 世界上最毒的魚-石頭魚,你吃過嗎?
    石頭魚,你知道嗎?世界上最毒的魚,因為長的身上的刺像玫瑰花刺一樣,並且有毒,所以他有一個很美的學名「玫瑰毒鮋」,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成為給予人類最疼的刺痛。石頭魚的保護色與海底完美融合,堪稱世界偽裝能力最強的七種動物之一。
  • 毒魚引發眾怒的他,今天被公開判刑了!
    毒魚引發眾怒的他,今天被公開判刑了!這個引發大家強烈關注的案件便是鶴溪河的毒魚案!雨水近期,經常有市民朋友在鶴溪河邊發現死亡的觀賞魚,而且數量還不少,大家對此關注度極高,並向鶴溪派出所報案。縣公安局對河道水質、死魚進行了採樣送檢,排除環境汙染因素後,基本確定是有人惡意捕撈。為抓獲嫌疑人,縣公安局還發布了懸賞公告。 不 能 忍!!!
  • 海賊王:路飛六次中毒,最嚴重的一次即死之毒,來自於一條魚
    冒險總是伴隨著危險的,路飛也不例外,路飛多次遇到毒,但並不是每次都能避免,或多或少還是中了6次毒。1、毒鉤這應該是路飛第一次中毒,卻不是第一次遇到用毒的對手。之前的提督克利克也用毒,但路飛戴了防毒面具,所以沒有中毒。
  • 譚軒轅新歌《無名之路》上線 獻給迷茫中的奮鬥者
    6月10日,「音樂才子」譚軒轅發布全新個人單曲《無名之路》,用音樂態度鼓舞人們在坎坷和迷茫面前要勇往直前。強烈的節奏搭配富有穿透力的嗓音,譚軒轅在《無名之路》中帶給聽眾全新的聽覺衝擊和感動。《無名之路》由譚軒轅作曲,在曲風上延續了他擅長的搖滾曲風。
  • 陝西商洛電魚毒魚屢禁不止 被執法人員抓現行
    還有的用藥物毒魚,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據了解,商洛境內所有河流的禁漁期是4月1號到6月30號,這段時間任何有礙魚類繁殖生長的活動都是禁止的,而電魚和毒魚,因其較大的破壞性和損壞性,更是被明令禁止。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毒魚的藥物是一種叫做魚藤精的農藥,不但魚類對它極為敏感,同時還能汙濁水源。而電魚人使用的電魚機也是私自改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