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安迪因涉嫌謀殺妻子,被判決終身監禁。他用一隻鶴嘴鋤,挖了19年,終於逃出生天。
無論你在百度,還是在豆瓣搜索最值得觀賞的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一定是選項之一。這部豆瓣評分9.7的電影原作就出自美國通俗小說作家史蒂芬·金之手。
史蒂芬·金著有多部暢銷小說,很多都改編成了影視劇,像我們熟悉的《閃靈》、《迷霧》、《危情十日》等等,他被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
1997年,史蒂芬·金著手寫作《論寫作》這本書。他說寫小說充滿了樂趣,但是寫這本非小說類的書的時候,每一個字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1999年,史蒂芬·金在例行散步途中遭遇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差點要了他的命。但僅僅五個月後,他忍著劇痛,坐到了書桌前,繼續開始這本書的創作,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共同分享的史蒂芬·金寫作心得之作——《寫作這回事》。
在這本書中,史蒂芬·金從個人成長經歷、工具箱、寫作方法論幾個方面入手,娓娓道來自己的寫作經歷,以及對寫作的理解,書雖不厚,但內容比較龐雜,我們先從史蒂芬金的個人成長經歷來探討一下他是如何走上創作之路的。
01.史蒂芬·金的個人成長之路
作家的作品裡往往能夠看到作者的影子,尤其是小說作者。史蒂芬金在第一篇裡用簡歷的方式,運用幽默的語言,敘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走上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
史蒂芬·金出生於1947年,母親一個人將他和哥哥養大。他的童年可以稱得上並不多麼美好,他和哥哥調皮搗蛋總闖禍,經常要換保姆,竟然還被惡趣味的保姆坐在頭上放屁。
他和哥哥戴維做「戴維的超強電磁場」實驗,爆掉了整棟樓的所有電器。
正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經歷、對未知事物的無盡探索豐富了史蒂芬金的創作素材庫,為他高產量的輸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因為鼻子和耳朵總犯毛病,史蒂芬·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便休學在家。
在讀了大約六噸重的漫畫書,以及傑克倫敦的動物故事以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創作。
史蒂芬·金說:「創作總是從模仿開始。」
史蒂芬·金的創作從模仿別人的漫畫開始,他把《戰士凱西》一字不落抄在便籤本上,在認為合適的地方加上一些自己的描述。
媽媽讀過以後,鼓勵他創作自己的故事,並相信他一定能寫得很好。
史蒂芬·金第一次原創了一個四個魔法動物的故事,媽媽以每個故事兩毛五的價格買下了他的故事。
02.史蒂芬金的投稿之路
1960年,史蒂芬·金十三歲,他第一次投稿,但被拒了,稿子卻被編輯留了下來。二十年後,史蒂芬金做籤售會的時候,這位編輯拿著這份稿子找他籤名。
史蒂芬·金說那場景恍如隔世,對每一個碼字的人來說,這就是動力:今天你對我不屑一顧,明天我讓你刮目相看。
史蒂芬·金不斷投稿,也不斷被拒稿,他把被拒的稿子用釘子釘在牆上。牆上的釘子承載不了太多稿子的重量時,他換了大釘子,繼續寫。
史蒂芬·金十六歲的時候,收到一位編輯手寫的退稿信:「故事不錯,不適合我們,但確實不錯,你有天分。繼續來稿。」
來自他人小小的一句鼓勵就會成為寫作路上的動力。
不要因為別人的批評就否定自己,史蒂芬·金說:「我直到四十歲才想明白,幾乎每一個哪怕只出版過一行字的小說家或者詩人都曾被人指責,被人說他或者她是在浪費上帝賦予的天分。你如果寫作,總會有人想讓你覺得自己很差勁。」
寫作的道路上往往是孤獨的,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中途就放棄了。其實,也許再堅持一下下就成功了。
關于堅持,史蒂芬·金說:「僅僅因為創作困難,不論是感情上的原因,還是因為想像力缺乏,就中途放棄一部作品,這樣的做法不可取。人有時候就得硬著頭皮上,哪怕力不從心,仿佛坐著鏟屎,使不上勁。因為你最終幹出來的活可能還不錯。」
下一篇我們繼續跟隨史蒂芬金探討學習寫作方法、寫作技巧。
路妖知馬勵:路妖,姓路,喜妖,故名路妖,寶媽,通信行業工作者;馬勵,喜歡作家路遙,故名馬勵,保險重疾核賠師。路妖和馬勵是攜手走過三十多年的青梅好友,路妖孩兒幼小,馬勵先獨自寫作,他日兩人一定會共同協作,一起徜徉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