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撿書小逸
圖源網絡
前些日子讀得汪國真先生的一首詩,對於正處在迷茫的自己頓覺茅塞頓開。如下:
有一個未來的目標
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
甘願做烈焰的俘虜
擺動著的是你不停的腳步
飛旋著的是你美麗的流蘇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裡誰能說得清
什麼是甜 ,什麼是苦
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返顧要輸就輸給追求
要嫁就嫁給幸福
很多人一直都在想,為什麼我聽了那麼多的道理,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呢?
也許我們誰都逃不脫這樣的靈魂拷問吧!
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沒有一個中心點,也就是所謂的目標。我們在生活裡變得瑣碎,煩躁,難過,頹廢,甚至是一蹶不振……
的確,我們需要的是人間的煙火氣,但是我們在俗世中不知道如何去掌控自己的人生了!因為目標不夠明確,假如你有既定的目標然後不論別人怎麼說,你都在努力朝著它前進,又怎麼不會實現呢?
過程是很難得,誰都無法否認。就像《肖申克的救贖》的男主,他為了越獄可以在那樣艱苦的情況下忍耐自己,他挖了整整19年,他逃出去之後還有一段路要走,他要經過一段路,那是無比骯髒的下水道,普通人光想想都覺得噁心想吐的地方他卻要從那裡一點一點的爬過去……
自由的那一刻,他笑了,下著瓢潑的大雨,電閃雷鳴的。但是在黑暗中,那便是自由之光啊!
《肖申克的救贖》是我至今看到的最震撼的電影。
男主是被冤枉,然後進了監獄。因為長相帥氣,總遇到騷擾,但是他一直都是用自己的命和那幾個人在對抗。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後來用自己的手段把那個欺負他的男人送到了其他的地方,最後那個男的被打成了殘疾。
他從剛進監獄沒多久,就開始自己的越獄計劃,買海報,買小鐵錘,建圖書館……
這些看似沒有聯繫的事情,都在最後幫助了他。剛開始他買的那個小鐵錘,其中的一個獄友說你想用這個越獄的話,起碼要200年。
最後他只用了短短19年的光陰,就完成了這個偉大的計劃。他出去的那一刻,我也是深深地為他高興,以及非常欽佩這樣的男人,因為他沉著穩定,堅持不懈。
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因為男主對地理學的有研究,所以他知道怎麼判斷石子的好壞。他知道哪天會下雨,算準了那天會下雨,才會做出越獄那樣的舉動。
他用自己的金融學知識在獄中闖出了一片天地,所有的獄警都要找他去做帳。因為這樣可以為他們省下很多的錢。其實這些都是違法的事情。但是在獄中他也是迫於無奈。
他最牛逼的事情是把獄長給扳倒了,獄長最後舉槍自盡,他還得到了獄長貪汙下來的所有錢財,改頭換面的過氣了另一種自在的人生。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他讓他安然無恙地走出了肖申克的牢房,最後還過上了富足瀟灑的日子,老朋友也一直在身邊。
所以,人需要多讀點書,它一定會在某個時刻照亮你前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