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在中國會有怎樣的影響力?
蒂姆·羅賓斯至今記得一件事:「
我去中國農村的時候,居然有很多人因為《肖申克的救贖》認出來我。」
(編者按:2011年前後,因為出演馮小剛的《一九四二》,蒂姆·羅賓斯曾在中國農村拍攝該片。)
1994年10月14日,《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大範圍公映。今天,剛好是這部影片上映25周年的日子。無論是IMDb還是中國的影評網站,《肖申克的救贖》都雄霸佳片榜首。
在電影的結尾,安迪在留給瑞德的信中如此寫道:「希望是件美好的事,它也許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時至今日,這部上映25年的電影已然在影迷心裡留下了不可撤更的印記。
德拉邦特曾憶起自己與《肖申克的救贖》這個項目的第一次接觸。當時的他只是位劇作家,沒有什麼導演經驗,與「恐怖片導演」似乎只有一步之遙。
「我最早想拍的是《迷霧》(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另一部作品)。在
《猛鬼街3》和重拍版
《幽浮魔點》做過編劇之後,我的想法是如果有幸執導電影那找上門的肯定是恐怖片,這樣我就很容易被定型。」
「我可不想被人拿來跟喬治·A·羅梅羅(
《活死人之夜》系列導演)、韋斯·克雷文(
《猛鬼街》系列導演)或者大衛·柯南伯格(
《蒼蠅》導演)這些拍什麼電影都很厲害的業界大咖來做比較。」
於是他決定不走恐怖路線,而將導演的戲路調轉到劇情片上,「反正我以後也可以再回頭拍恐怖電影嘛」,他笑著說。
弗裡曼與羅賓斯也坦言,他倆加盟《肖申克的救贖》的源動力就是看中德拉邦特的劇本。弗裡曼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當時經紀人把劇本給他看的時候忘了告訴他要演哪個角色。儘管如此,讀完劇本之後弗裡曼還是毫不猶豫的同意出演。
為了研究角色,飾演安迪的羅賓斯專門跑去一間監獄的禁閉室裡待了一下午體會被囚禁的孤獨感。他說:「我還去跟獄警與囚犯聊了很多。不過,我覺得歸根結底在表演時還是得靠想像,摩根也會同意這種看法的。畢竟片中人物身陷牢獄那麼多年,他們的處境肯定比我們在前期準備時的體驗糟糕好幾百倍。」
《肖申克的救贖》主要拍攝全部是在氣候潮溼的俄亥俄州完成的,除了不時來襲的龍捲風,羅賓斯在拍攝期間還面臨過更大的挑戰。安迪從下水道中爬出來重獲自由的瞬間是片中最為經典的場面,而羅賓斯卻因此吃盡苦頭。
由於拍攝選擇的河道附近有很多農場,拍攝那個鏡頭的時候,羅賓斯不得不在混雜了很多奶牛排洩物的下水道裡表演。回憶起那場戲,他慶幸地表示:「拍完之後好好的洗了一次熱水澡,實在是太舒服啦。」
德拉邦特談到兩位執行製片人對這部經典之作的貢獻:「他們特別支持我對原著改編劇本的處理,最大的建議就是希望能修改片尾的結局。」
德拉邦特的原始劇本結局與小說相同,是用瑞德在公交車上的鏡頭作為大結局的。「還好他們的提議說服了我,觀眾的確在看完兩個小時二十分鐘之後更樂意見到安迪和瑞德團聚的畫面。」他說。
而對於幾經周折的影片結局,弗裡曼和羅賓斯也調侃,他倆絕對支持最終改動後的版本,因為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去加勒比海島享受幾天好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肖申克的救贖》上映之後的二十五年間,德拉邦特總會收到許多影迷的來信。許多人在信中提到他的電影改寫了他們的生活。不止一次有人告訴他是《肖申克的救贖》幫助他們放棄了自殺的念頭而重拾希望,也有很多人將自己走出抑鬱症的功勞歸結於這部電影。
而蒂姆·羅賓斯最近談到電影為何會引發如此多的共鳴時表示:「很少有電影是關於兩個男人之間的一段真摯而深厚的友誼,並且不涉及追車、女人等等。我認為人們想要或者需要這樣的故事。」
「但從更大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部關於希望的電影,是關於超越生活中的挑戰和障礙,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電影。如果你有耐心,有信念,生活寬宏大量,在墨西哥的海灘上,也許會有一塊地方適合我們所有人。」
羅賓斯繼續談到:「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束縛著我們的生活。有時候你討厭這份工作,但你必須去做。有時候,你試圖經營的一段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你。有時是因為你出生的環境。克服創傷、克服過去的痛苦經歷,所有這些都是最終導致我們生活中缺乏自由的因素。這部電影談到了自由是我們內在的東西,只要有正確的生活方式,不管你的環境如何,自由都是可能的。」
作者:Brent Simon 王小羊 編輯:hello王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