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小丑回魂》的預告片發布24小時內,YouTube上的點擊量就達到1.97億次,打破了此前《速度與激情8》創下的1.39億次的記錄。
如此萬眾期待,《小丑回魂》到底講了什麼呢?
它講述了在一個名為Derry的小鎮上,存在著一個外形像是小丑的怪物,他每隔幾十年出現的時候就會有孩子神秘失蹤,於是七個曾在小時候受到過「小丑」驚嚇的人在27年後又重回故裡,他們再次遇到「小丑」,並攜手對抗這個多年來的「夢魘」的故事。
本片改編自美國著名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小說《It》的其中一部分,且他本人也擔任了此片的編劇。
說到史蒂芬·金,就算你不知道他,也一定聽過他的作品,《閃靈》、《肖申克的救贖》、《嘉莉》等著名暢銷恐怖小說都出自他的手,他在美國恐怖小說界的地位就相當於金庸在中國武俠小說界的地位,無法超越。
而史蒂芬·金眾多精彩的作品也讓他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愛倫·坡獎(偵探小說領域的奧斯卡)大師獎等多項大獎。
如此一個泰鬥級的恐怖小說大師,誰會知道他有一個窮苦的童年,且在長大後也一度窮困潦倒,靠打工和寫稿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史蒂芬·金兩歲那年,父親以出門買煙為藉口,一走就再也沒回來,有人說他去了剛果當僱傭兵,這讓這個原本窮苦的家庭更雪上加霜,但他也給史蒂芬·金留下了將來的志向。
十四歲時,史蒂芬·金在家裡的閣樓上發現了父親留下來的一些恐怖小說,從此他深深地迷上了這些小說,並立志要當一名恐怖小說作家。
他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創作小說,大學就讀的也是英文系,儘管生活依舊很拮据,他也沒放棄寫作,不僅擔任校刊的主筆,還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生活費,他與妻子泰貝莎的第一次相遇就在當時打工的圖書館裡。
1971年,史蒂芬·金和泰貝莎結婚,而在畢業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史蒂芬·金一直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為了餬口,他甚至送過煤氣、當過門衛……但就算一家人窮得只能睡在拖車裡,他也會在洗衣房裡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搭一個臨時的桌子來寫作。
而這一切,在1974年因為《嘉莉》的問世而得到改變,這是史蒂芬·金創作的第三部恐怖小說,在妻子泰貝莎的鼓勵之下,此書得到出版,並為這個經濟拮据的家庭賺到了第一桶金,之後他的小說變得越來越暢銷,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史蒂芬·金」這個名字。
後來他又創作了《綠裡奇蹟》、《閃靈》、《末日逼近》、《肖申克的救贖》、《黑暗塔》等多部小說,大多被改編成了電影,而他也親自擔當編劇,創造了無數電影經典。
由他的小說《綠裡奇蹟》改編的同名電影於1999年上映,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大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本片在當時2875家影院上映,造就了史蒂芬·金第一部票房破億的賣座電影。
約翰尼·德普的經典之作《神秘窗》也是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集《午夜四點》中的一部分,此片在美國獲得了不錯的票房,而事實上,原著的結局跟電影完全不同,比起電影,小說更有意思。
在IMDB和中國的豆瓣均被選為250部佳片中的第一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同樣改編自史蒂芬·金的作品,是他的《四季奇譚》中的一部,與以往作品有很大不同的是,這個故事中幾乎沒有恐怖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此片還被美國電影學會選入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而他歷時三十餘年才完成的史詩奇幻巨製《黑暗塔》在今年也被搬上大銀幕,小說糅合了科幻、美國西部和奇幻等多種元素,多年來受到眾多讀者追捧,相信粉絲們也很期待8月這部電影的上映吧。
影視作品的改編讓史蒂芬·金的作品更加家喻戶曉,形成了廣泛的文化影響。
縱觀他的小說,史蒂芬·金總是描繪大量的「死亡」和「毀滅」,但這些並非他要表達的主旨,也許是他曾經經歷太多困苦,感受過更多人性的善惡,他把現實中的恐懼和焦慮寄託到了小說當中,看似恐怖懸疑,卻更表達了對人性「善」的渴望。